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崔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9:12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崔瑗(77年-142年),字子玉中國東漢書法家、政治人物,涿郡安平(今屬河北省)人。

簡介

崔駰之子,生於漢章帝建初二年(77年),早孤,十八歲遊帝都,從侍中賈逵學習,與馬融張衡友好。

為其兄崔章報仇,手刃仇人後,流亡天涯。遇朝廷大赦,始歸家。

元初五年(118年)始為,後官至濟北國。崔瑗富於文辭,善書法,長於章草,師承杜操,兩人並稱「崔、杜」,張懷瓘《書斷》評其書為「點畫之間,莫不調暢」。張芝曾學其書法,對當時影響甚大。有《草書勢》、《篆書勢》等,已佚。

卒於漢順帝漢安元年(142年),年六十六歲。

崔寔

目錄

序言

經典研究

「第三以賽亞書」中社群衝突問題的分析——《以賽亞書》65:1—7的文本分析

路得記》家譜的文學特徵與神學意義

母親的重生——《路加福音》2:1—20與當前一些有關妊娠及生育的女性主義

理論之間的對話

約伯的困惑與超越

歷史研究(世界)

「1800年美國總統競選」引發的宗教爭論及意義

從儀式角度分析使徒信心會的分裂

論新教改革運動中的猶太因素

救贖、秩序與權力——論中世紀晚期西歐善會的緣起

歷史研究(中國

20世紀上半期基督教對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的影響

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中國天主教史研究述評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閩台基督教間的互動關係

競爭與創新:對中國基督宗教本土化的一個解釋

中國基督徒知識分子政教關係觀研究——以1920至1940年為例

學理關注與有限實踐——齊魯大學學生社團的政治關懷方式研究

理論研究

《論語》及儒家時機觀與《聖經》時機觀

當代中國基督教研究的進路與趨勢——從近期學術動態觀之

東正教聖骨崇敬探究

西方文化中耶穌形象的「人化」軌跡

近代西方基督宗教與科學關係探析

人物研究

丁尼生詩歌的宗教意識

楔入本土:林樂知在滬交遊網絡及其影響述論(1860—1886)

傳教與傳播科技文化並舉的利瑪竇

南京——利瑪竇進入北京的「踏腳石」

《基督宗教研究》徵稿啟事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