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驼鹿Alces alces), 又称迷路(moose),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是驼鹿属下的唯一种。以雄性的掌形鹿角为特征。驼鹿为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食草动物,单独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动。[1]

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也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下共有2个物种8个亚种。驼鹿为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食草动物,单独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动。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不同亚种的毛色有所不同。[2]

目录

名称

驼鹿的名称取意于其肩高于臀,与骆驼相似。它又称堪达罕满语)、犴达罕(满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驼鹿在北美洲称为“moose”(源于东阿布纳基语的“moz”),而在欧洲称为“elk” (“elk”在北美洲被用来称呼加拿大马鹿)。成年驼鹿平均肩高1.5-1.8米。雄性重380-535公斤,而雌性则重270-360公斤,雄性驼鹿在交配季节后会掉下鹿角,以保存能量过冬。新的鹿角会于春天再长出来,约需3-5个月才能完全长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动物器官。鹿角上有一层皮,当完全长成后就会脱下。[3]

特征

驼鹿以雄性的掌形鹿角为特征。高大的身躯很像骆驼,四条长腿也与骆驼相似,肩部特别高耸,则又像骆驼背部的驼峰,因此得名。[2]

栖息地及分布

驼鹿一般出没于北半球温带亚北极气候针叶林及混交林。在中国,它们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在北美洲,它们分布在加拿大阿拉斯加新英格兰的大部份地区、洛矶山脉明尼苏达州东北部、密歇根上半岛苏必略湖皇家岛,最南可以到达科罗拉多州

驼鹿于1904年成功引入纽芬兰岛,现时已成为当地的最多的有蹄类,但在圣罗伦斯湾安蒂科斯蒂岛则未能成功。于1910年引入新西兰峡湾的十只驼鹿相信已经消失。不过在新西兰仍有人称见过驼鹿,但真实情况仍有待考究。[4]

参考资料

  1. 麋鹿、驼鹿、马鹿、大角鹿等等,不用傻傻分不清楚了. 每日头条. 2019-03-15 (中文). 
  2. 2.0 2.1 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驼鹿. 每日头条. 2017-02-07 (中文). 
  3. 麋鹿、驼鹿 Moose. 寰宇国际猎搜 (中文). 
  4. Stu Oldham. Hairs move NZ moose out of realm of Nessie. Otago Daily Times. 2005-10-06 [200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