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環境資訊中心 |
蟋蟀,又稱促織、蛐蛐兒、蟋蟀欸、蟀子、𧉍(音同「唧」)、蜻蛚(音同「精列」)[1]、蹔𧉆[1],是直翅目昆蟲的一科,齧食植物莖葉、種實和根部,都是農業害蟲。身體黑色至褐色,頭部有長觸角,後腿粗大善跳躍,後腿極具爆發力。其雄性好爭鬥,兩翅摩擦能發出聲響。以晝伏夜出的為多,生性孤僻,通常一穴一蟲,發情期,雄蟲才招攬雌蟋蟀同居一穴。為了方便聽到公蟋蟀的求偶鳴聲,蟋蟀具有位於前腳關節略下方的耳鼓。每種蟋蟀的鳴聲不盡相同。牠們的叫聲是代表溫度[2],雌蟲不發聲,俗稱三尾子。全世界約有蟋蟀900多種,最普通的為中華蟋蟀,體長約20毫米。年生一代。
原形態
體長圓形,長13~16毫米,全身黑色並有光澤,有黃褐色微毛與褐色剛毛。頭棕褐色,頭頂短圓,略向前方突出,頭後有6條不規則的短縱溝。複眼1對,甚大,如半球形突出,呈黑褐色。單眼3個,黃色,位於頭頂的兩端。觸角細長,淡褐色,長於身體的半倍。前胸背板左右平行如橫方形,背中線稍向下陷,黑褐色,上生不規則的剛毛和棕褐色花斑;前胸背側片向下垂斜。翅2對,前翅棕褐色,側部上半面黑色,下半面淡黃色,雄蟲的翅長過腹部,基部有比較堅硬透明的發音器,雌的短於腹部,後翅甚長,灰黃色,卷迭呈尾狀,突出腹端。足3對,淡黃色,有黑褐斑及斜線,且有棕褐色微毛;後足脛節背面有刺10個,單行排列,腿節十分膨大而向側方呈扁狀。腹部近圓筒形,背面呈黑褐色,節間有污黃色斑紋;腹面呈灰黃色。尾毛褐色,雌蟲有1產卵管,幾與後脛節等長。[3]
生境分布
成蟲性前期喜隱居田埂、屋角及磚塊堆下的縫隙中和雜草叢生處,晝伏夜出。有趨光性,飛翔力強,夜間能群集遷移。
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等地。主產江蘇、上海、浙江、河北等地。
性狀
本品略呈長圓形,長1.5~2.2cm,寬4~6mm。頭部正面觀略呈三角形,複眼1對,觸角1對,細長。背部棕褐色,胸腹部淡黃褐色,可見翅2對,足3對,尾須1對,後足股節膨大。前胸背板略呈長方形,中後胸被翅所覆蓋。足、尾須及觸角均易脫落。質輕而脆,易破碎。氣腥,味淡。[4]
藥理作用
同屬的一種蟋蟀含退熱成分,曾暫名為蟋蟀退熱素,並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此物質的理化性質不詳,只知其能溶子水及低級醇(例如正丁醇),而不溶於乙醚、丙酮、氯仿。學名來詳的蟋蟀類,雄全蟲含維生素B12_58毫微克,雌者含76毫微克,又含精氨酸、α-酮-δ-胍基戊酸、γ-胍基丁酸等胍基化合物。[5]
功效主治
功效:蟋蟀科昆蟲蟋蟀,以乾燥全體入藥。用於水腫,小便不通,尿路結石,肝硬化腹水。[6]
主治:利尿消腫,破血。用於小兒遺尿,水腫,小便不通,尿路結石,肝硬化腹水。[7]
與蝗蟲、螽斯的不同
蟋蟀與蝗蟲、螽斯皆為直翅目昆蟲,蟈蟈是指螽斯,蛐蛐是指蟋蟀,但體態仍有不同之處:
- 蝗蟲的觸角最短,螽斯的觸角又比蟋蟀更長。螽斯的觸角長度甚至比身體更長。
- 蟋蟀和螽斯是依靠翅膀的摩擦發聲。但蟋蟀右翅疊在左翅上,螽斯左翅往往疊在右翅上面。蝗蟲則以其後腿摩擦翅膀發出聲音。
- 蝗蟲和螽斯生活於草地、草叢間,有綠色和褐色二種,蟋蟀生活於地面石礫間,顏色趨於暗褐色。
文化
中國有把蟋蟀作為寵物養在小籠子裡的文化,在西班牙、葡萄牙亦然,南宋《西湖老人繁盛錄》載:「促織盛出,都民好養,或以銀絲為籠,或作樓台為籠,……」。更有人用蟋蟀作為其他食肉類動物的飼料。
中國最早有《詩經》「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描寫。在中國等國家流行鬥蟋蟀為樂,唐朝《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秋興,妃妾輩皆以小金籠貯蟋蟀,置於枕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亦效之」。顧逢《負曝雜錄·禽蟲善斗》條云: 「父老傳:斗蛩亦始於天寶間。長安富人鏤象牙為籠而畜之。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啄。其來遠矣。」。宋朝宰相賈似道整日和群妾蹲跪在地上鬥蟋蟀,《類書纂要》曰:「賈似道於半閒堂鬥蟋蟀。」更荒唐者賈還帶蟋蟀上朝議政,甚至曾經發生蟋蟀自賈水袖內跳出,最後竟跳黏到皇帝鬍鬚上鬧劇;賈似道還編寫了一本「促織經」[8],講述自己養蟋蟀和鬥蟋蟀的經驗,《促織三拗》云:「贏叫輸不叫,一也;雌上雄背,二也;過蜑有力,三也。」,昆蟲學史專家鄒樹文稱:「這個對於蟋蟀交配習性的發現不論其是宋或明,其記述之早均可稱述。」[9]《促織經》也是世界研究蟋蟀的第一部專著[10]。
明朝鬥蟋蟀的風氣最盛,宣宗朱瞻基時家家戶戶皆捕養促織,鬥促織場也比比皆是。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載:「吳越浪子,有酷此戲,每賭勝負,輒數百金,至有破家者」。呂毖《明朝小史》記清秋吟蟋蟀,早聞物華兩個黃鸝鳴「宣宗酷愛促織之戲,遣使取之偶之意,又是博物史不記其斗蟋江南,價貴至數十金。楓橋一糧等等。賈似道華博之有人」。
清朝蒲松齡所寫《促織》為宣德皇帝尋蟋蟀;王應奎《柳南續筆》卷一《蟋蟀相公》條稱:「馬士英在弘光朝,為人極似賈積壑,其聲色貨利無一不同。羽書倉皇,猶以鬥蟋蟀為戲,一時目為『蟋蟀相公』。」
當代熊召政的《張居正》第二十九回曾以大量的篇幅描寫當時的盛況,並提到調養之法:「用籬落上斷節蟲,再配上扁擔蟲,一起烘乾研和餵之,再用薑汁濃茶配以銅壺中浸過三日的童便作為飲品,如此調養七日,黑寡婦仍驍勇如初」。
還有地方將生蟋蟀當作小吃供人食用。在泰國、柬埔寨等國家,也有將蟋蟀用油炸的烹飪方式製成食品。[11][12]
中國大陸一些城市有專門的蟋蟀協會,組織鬥蟋大賽。
台灣的臺南市新化區豐榮里,當地居民每年都會利用學校放暑假時,舉辦熱鬧的「鬥蟋蟀」大賽。
蟋蟀書籍
- 《促織經》宋,賈似道(原著今不傳,現在見到的是明人周履靖的續增本。詳細地介紹了捕捉、收買、餵養、鬥勝、醫傷、治病、繁殖等方法。)
- 《畜促織》明,袁宏道
- 《促織志》明,劉侗著
- 《促織經》清,金文錦
- 《蟋蟀秘要》清,石蓮
- 《蟋蟀譜》清,朱翠庭輯
- 《促織經》清,金六(音伊)廠刪定
- 《蚟孫鑒》清,朱從延纂輯、林德垓、莊樂耕重訂
- 《蟋蟀譜》近代,李文翀,1930年出版
- 《蟋蟀譜》近代,李石孫、徐元禮,1930年出版(全書十二卷,盆圖一卷,卷首一卷,譜十卷。)
參考資料
- ↑ 1.0 1.1 蔣宗孚. 神采飛揚斗「蹔𧉆」. 新民晚報. 2012-09-19 [2014-08-19] (吳語上海話).
蹔𧉆【she jik】。蹔,《玉篇》走部才濫切:「蹔,超忽而疾也。𧉆,《廣韻》入聲質韻資悉切:「蹔𧉆,蜻蛚別名。《詩經·唐風》疏:「蟋蟀,一名蜻蛚。」
- ↑ 蟋蟀溫度表 - 人民教育出版社網,小學科學實驗
- ↑ 原形態,中醫百科
- ↑ 性狀,中醫百科
- ↑ 藥理作用,中醫世家
- ↑ 功效,中醫百科
- ↑ 主治,中醫百科
- ↑ 喻長霖《民國台州府志·藝文略》(卷七十三)載:「《促織經》,宋賈似道撰。似道有《奇奇集》,已著錄是書。見《千頃堂書目》及倪燦《宋史·藝文略補》。」
- ↑ 《中國昆蟲學史》147頁
- ↑ 周琦:〈《促織經》:世界第一部關於蟋蟀研究的昆蟲學專著〉
- ↑ 柬埔寨人把蟋蟀當作頭等小吃(圖),新浪網
- ↑ 昆蟲食客 - 華爾街日報專欄文章. [2010-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5).
參考文獻
- Gorochov, A.V. & Mostovski, M.B. 2008. Apterous crickets of the tribe Gryllini from South Africa and Namibia (Orthoptera: Gryllidae). ' 49 (1): 109-121.
- Lisa Gail Ryan, Berthold Laufer, Lafcadio Hearn (1996). Insect musicians & cricket champions: a cultural history of singing insects in China and Japan. China Books. ISBN 0-8351-2576-9.
- Franz Huber, Thomas Edwin Moore, Werner Loher (1989). Cricket behavior and neurobi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4-2272-8.
外部連結
- 台南縣政府觀光旅遊網「新化鬥蟋蟀」
- The cricket suicide
- Intro on house crickets
- Singing Insects of North America An online field guide
- house cricket on the UF / Featured Creatures Web site
- tropical house cricket on the UF / Featured Creatures Web site
- field crickets, Gryllus spp. on the UF / Featured Creatures Web site
- Web article: The recent evolution of a population of silent Hawaiian crickets WhyFiles.org
- "Tuning in to Cricket Radio", John Himmelman, Berf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