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沁水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Mjlk讨论 | 贡献2019年12月19日 (四) 07:44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沁水县是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676.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21万人。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西临翼城县,东连高平市、泽州县,北和浮山、安泽、长子县接壤,南与垣曲、阳城县搭界。

地理坐标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2°47′-115°55′。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

历史悠久

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历山的传说。七十年代发掘的“下川遗址”,证明早在2.3万年到1.6万年前,沁水人的先祖们就创造了灿烂的“下川文化”。

2018年8月14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千万吨以上县(市)排名,沁水县以2418.35万吨排名第26位。

地名由来

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

历史沿革

沁水古称端氏。

夏为帝都畿内,属冀州。

殷商为郤国,属畿内地。

春秋属晋,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徙晋君于端氏。

战国属韩。西汉为河东郡端氏邑。东汉置端氏侯国,属司隶校尉部。

三国复为端氏县,隶司州平阳郡。

东晋隶建兴郡,北魏属建州,端氏时废又复置,隶建州安平郡。

并在今城西另设东永安,西河、高延三县,隶属建州泰宁郡。

北齐仍属建州,西河、高延并入东永安县,东永安改为永宁县,和端氏县同属建州安平郡。

隋开皇三年属泽州,隋大业三年(607),泽州改称长平郡,改永宁县为沁水县,和端氏同隶长平郡。

隋末、唐宋,端氏、沁水隶泽州(或称高平郡)。金代端氏、沁水属南泽州、忠昌军节度。

元至元三年(1266),端氏县并入沁水县,属泽州司侯司,隶中书省晋宁路。

明代属泽州直隶州,隶山西布政使司。

清代属泽州府,民国三年改属冀宁道。

1938年3月3日,沁水县城第一次沦陷于侵华日军。

1941年中条战役后,中共太岳区组建太岳南进支队挺进中条地区,先后在境内开辟出沁西、士敏、沁南三块抗日根据地,分别隶属太岳第四、第二专署。

1943年7月沁水(西)县撤销。1944年4月沁水全境解放。

1946年5月沁南县改名为沁水县。1947年7月士敏、沁水两县合并,恢复原沁水县建制。

1949年4月山西全境解放,沁水县改属翼城临时专署。新中国成立后,沁水县先后隶属于晋东南地区。

1958年10月,沁水县并入阳城县,沁水县城改为沁水城关镇。

1959年10月与阳城分治,恢复沁水县建制。

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销,沁水县直隶于晋城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于晋城市,位于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三大山系衔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2°47′-115°55′。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版图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26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沁水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处西南舜王坪海拔2358米,最低处东南尉迟村沁河出境处海拔520米,相差1838米。

沁水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中山区面积占40%,低山丘陵区占50%,河谷平川区占10%。山岭多属太岳和中条山脉。海拔1100米以上的高山有历山、鹿台山、大尖山、白云山、柏尖山、仙翁山、岳神山、牛头山、宇峻山、荒山。峻岭有东坞岭、老马岭、界牌岭、夜明珠岭、秋峪岭、关门岭、夫妻岭、山中岭、香山岭、佛庙岭。被称之为“十山”、“十岭”。其中东坞岭、老马岭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

水系资源

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沁河县河端氏河等三条河流。

沁河,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河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

县河,为沁河支流,沁水县境内最大的河流。由上游梅河杏河两大支流汇合而成。两河在县城东南汇流后,经城关、郑庄乡等4个乡镇,在河头村注入沁河。总长60.7公里,流域面积168.3平方公里。

端氏河,黄河支流沁河的支流。上游为山西省沁水县境内柿庄河和云首河,两河在固县乡境内汇合后称端氏河。河经端氏镇东山,注入至溪河,在端氏村西入沁河。含上游河,流经东峪、柿庄、十里固县、樊庄、胡底、端氏7个乡镇,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788平方公里。一般流量2.5立方米/秒。

气候特点

沁水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沁水县气候因地形复杂,差异显著,西部寒冷,东部温和,年均气温10度左右,一月零下4.1度,七月23度,年降水量64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160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沁水县是矿产资源大县,初步查明的有煤、铁、煤层气、石灰岩重晶石、耐火粘土、矿泉水等18种,其中煤炭储量最大。全县含煤面积242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0.5%,地质储量265.25亿吨,占晋城市地质储量的32.8%,探明储量109.94亿吨,占晋城市探明储量的40.2%。煤层气资源全县地质储量4372.07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城东。

森林资源

沁水县森林面积达193.04万亩。其中天然林129.1万亩。森林覆盖率48.4%。林木蓄积总量242.5万立方米,人均12立方米。牧坡草地全县175.8万亩。其中天然草地163.35万亩,最大的苏庄草地面积73.05万亩。

生物资源

沁水县共有野生植物400余种,隶属45科,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品种有红豆杉、连香树、领春木等11种。全县共有野生动物22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虎、金钱豹、金雕、猕猴、大鲵(娃娃鱼)等26种。

(以上数据截至2011年)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沁水县分设龙港镇、中村镇、郑庄镇、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柿庄镇7个镇和樊村河乡、土沃乡、张村乡、苏庄乡、胡底乡、固县乡、十里乡7个乡。全县共有239个建制村,9个居民委员会,1378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2168人,比上年末减少500人,其中城镇人口72352人,乡村人口129816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17643人,比上年末增加1031人,其中城镇人口97209人,乡村人口120434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1957人,人口出生率为9.01‰;死亡人口926人,死亡率为4.26‰,自然增长率为4.75‰。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4.76(以女性人口为100)。

沁水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俄罗斯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综述

2018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2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62.8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57.9亿元,增长6.4%。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3:69.7:27.0调整为3.5:71.2:25.3。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1.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5.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3.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4.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5348元,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5920美元。

2018年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0.0亿元,增长38.2%。其中,增值税6.3亿元,增长34.8%;企业所得税2.1亿元,增长178.0%;个人所得税0.2亿元,增长18.2%;资源税2.2亿元,增长2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增长29.6%。其中,税收收入13.2亿元,增长2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1亿元,增长17.1%。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3.6%,教育支出下降0.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11.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4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6.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0.8%,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4.5%。

第一产业

2018年全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4406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0114.3万元,增长2.8%;林业总产值7389万元,增长6.3%;牧业总产值61566.5万元,增长6.1%;渔业总产值2160万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835.7万元,增长5.9%。

第二产业

2018年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 ,共完成增加值143.0亿元,增长6.1%;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84.5亿元,增长2.4%;煤层气行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1.5%。共完成总产值306.9亿元,增长26.5%;实现利税125.4亿元,增长47.7%;其中煤炭行业总产值185.8亿元,增长24.7%;实现利税90.7亿元,增长35.7%;煤层气行业总产值72.1亿元,增长17.3%;实现利税31.2亿元,增长104.3%;共完成销售产值292.1亿元,增长21.1%;实现利润82.0亿元,增长70.6%;税金总额43.3亿元,增长17.8%。


2018年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1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4亿元,增长16.3%;其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其他工程分别完成1.23亿元、0.31亿元和0.09亿元。签订合同额1.87亿元,下降0.5%;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69亿元,下降0.59%。建筑施工面积达到4.94万平方米,下降1.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完成4.19万平方米, 增长10.3%;房屋竣工价值完成0.63亿元,增长8.62%。

第三产业

2018年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131411万元,下降15.4%。实际完成投资25270万元,下降35.9%。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20040万元,下降38.1%;办公楼投资18万元,下降88.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873万元,下降8.2%;其它投资339万元,下降78.6%。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95992平方米,增长16.7%。全年全县在库项目14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313.7亿元,本年完成投资49.0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8.3%。

交通运输

2018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4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3公里;共有载货汽车1540辆,其中,普通载货汽车载重量13906吨位;共有公路干线3条126.8公里,公路支线71条854.8公里,桥梁229座33330.5米;全年公路养护里程1541.2公里。

中国铁路总公司侯月铁路 G5512 晋阳高速公路

342国道过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8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9所,其中,幼儿园26所,小学37所,初中11所,高中3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1594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13865人,在园幼儿3871人。全县参加高考1460人,二本B类以上达线776人,在考生比上年减少472人的情况下,达线率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考取985、211大学人数149人,比去年增加24人,其中1人被北大录取。

科学技术

2018年,对2016年度、2017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自查。下拨市级光伏发电补贴资金297.5万元,补贴项目560项;向省科技厅申报了3项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目前三个项目均在实施中;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共展示各类宣传版面30块,发放各类科技宣传资料20000余份,科技咨询700余人次,开放科普基地2个。

文体事业

2018年年末全县共有群众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史博物馆1个,宣传文化中心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县级剧团1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全县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11支,业余文艺演出团体4家;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18项,县级55项。

广播电视

2018年年末全县共有广播电视台1个,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调频发射功率4千瓦,广播覆盖率为97%;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功率0.6千瓦,电视覆盖率达98.5%;有线电视用户4.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4万户;全年制作播发《沁水新闻》244期;电视台在央视发稿2条,省台发稿23条,市台发稿320条,电台在市台播发稿件近300条。

环境空气

2018年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50天,比上年减少62天;全年空气综合质量指数4.65,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全年列入市级考核的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全部控制在市控目标之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工程,涉重金属和涉危险废物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100%。

旅游景区

沁水县有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东峪村北齐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窦庄村宋代窦将军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庙以及明清建筑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阁古民居、窦庄夫人城等名胜古迹。

柳氏民居

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保护对象为明清建筑及唐末至清代以来的古建筑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书画工艺、壁画、皇赐金匾、石器雕物等。

原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后裔的宅第。1942年,在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下,西文兴村的世袭柳府始变为民宅至今,故称为柳氏民居。

历山自然风景区

历山

位于山西省南端沁水、垣曲、翼城三县交界处,面积 150平方公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是华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风景区,素有“五绝、十胜、百景”之称,被誉为“天然大公园”。

舜王坪

是历山主峰,传说为舜帝躬耕之处,山顶有四千余亩的高山草甸,主要景点有南天门、斩龙台、龙翻讪、舜王庙、犁沟、石猴观海等景点。

西峡景区

距下川村1公里。全长5公里,最窄处3米许。舜王“刀劈一线天,高山湖泊变桑田”的传说即源于此。此外还有天石、楼坎、试刀石等景观。

三都古城

“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58公里处的郑村镇境内的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赵树理故居5公里,背山临河。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万历20年进士)、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其古堡历史上民间俗称“三都堂”。

“湘峪古堡”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年),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

郭壁古镇

郭壁古镇距山西省沁水县东部的沁河西岸,西距沁水县城50余公里,东距晋城40余公里,隶属嘉峰镇。古代,这里曾是沁河渡口之一。由于村子地处滩涂戈壁,故名郭壁。

赵树理故居

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加丰镇尉迟村。故居内存有赵树理生前书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遗物。

著名人物

刘东星,明隆庆进士,累升湖广左布政使,与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贽私交甚厚。

孙居相(?—1634年),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累升兵部右侍郎。

孙鼎相,历官吏部郎中、副都御史、湖广巡抚,亦有名于东林中。

张铨(?—1621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历御史、江西巡按。死后被赠大理卿,再赠兵部尚书,谥忠烈。

张凤仪,明末著名抗清女英雄。

张五典,历官南京大理卿。卒,赠太子太保。

贾景德(1880年—1960年),清朝进士。曾任山西都督府秘书监、山西省政务厅厅长、正太铁路局局长、山西绥靖公署秘书长。1942年后任国民党政府铨叙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行政院秘书长。到台湾后,任台湾“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

赵树理(1906年—1970年),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李家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锻炼锻炼》。赵树理创立中国著名文学流派“山药蛋派”。

城市荣誉

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确定“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沁水县入选。

2018年8月,经过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行业部门评价和省级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沁水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错退率、漏评率均低于2%,群众认可度均高于90%,符合摘帽退出贫困县标准。

2018年8月14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千万吨以上县(市)排名,沁水县以2418.35万吨排名第26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