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1月19日 (二) 23:38 由 Mm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removed Category:中国古代历史朝代、五代十国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後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後晉高祖石敬唐936年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個皇帝,總計12年。為與司馬氏的晉朝相區別,又別稱為石晉

後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後晉高祖石敬唐936年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個皇帝,總計12年。為與司馬氏的晉朝相區別,又別稱為石晉[1]

建國

後晉的開國皇帝沙陀人石敬唐是後唐開國的功臣,他曾經多次在危難中救護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和明宗李嗣源。李存勖和李嗣源都十分器重他,李嗣源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後唐建立後石敬唐任河東節度使(今山西),石敬唐成為當地軍民最高指揮官。石敬唐在河東政績很高,而且生活清廉,很受當地人的歡迎。但李嗣源死後後唐內部互相傾軋,石敬唐受李從珂的猜忌,因此漸漸產生了反唐的計劃。當李從珂決定將石敬唐調離河東時,石敬唐決定反唐。

石敬唐在河東的兵力不足以抵擋後唐的進攻,因此石敬唐決定求救於契丹。作為條件,他同意割讓燕雲十六州(此十六個州[2],屬今河北和山西)給契丹,並對遼太宗耶律德光稱「兒」。在這種情況下,耶律德光決定幫助石敬唐。

契丹和石敬唐的聯軍打敗了後唐,攻入後唐首都洛陽。後唐滅亡,石敬唐稱帝,國號,史稱後晉。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唐的「土」德之後為「金」德,因此後晉以「金」為王朝德運。[3]後晉移都開封,並按約將16州讓給契丹。這16州是:幽(今北京市)、薊(今天津薊縣)、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州)、檀(今北京密雲)、順(今北京順義)、新(今河北涿鹿)、媯(原屬河北懷來,今為官廳水庫庫區)、儒(今北京延慶)、武(今河北宣化)、蔚(今河北蔚縣)、雲(今山西大同)、應(今山西應縣)、環(今山西朔縣東馬邑鎮)、朔(今山西朔縣),並向契丹稱兒皇帝,契丹封其為「晉帝」。

後晉《疑獄集》

石敬唐割讓燕雲十六州為遼國和金國後來對宋朝長江以北地區的威脅打開了門戶。

建國後的動亂

後晉建國後一直處於動亂狀態,石敬唐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唐本人到死沒有改變他對契丹依附的政策。但國家內部許多地方發生叛亂,石敬唐的兩個兒子在這些叛亂中被殺,這些事情都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打擊。為了對付這些叛亂,石敬唐加劇了懲罰的法律,引入了許多毒刑,同時他對自己的手下人也非常猜忌。

石重貴反遼亡國

石敬唐死時,立石重貴為繼承人。石重貴是他的侄子,因為在戰場上立戰功獲得石敬唐的賞識。但石重貴是一個一勇之夫,根本無法在已經相當困難的情況下對付這些政治問題。登基後,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但不稱

桑維翰(898年—946年),字國僑,洛陽人。桑維翰於後唐同光中登進士第。不久,跟隨石敬瑭歷任河陽河東鎮州武順軍等節度掌書記,直到石敬瑭立國稱帝。晉立國十多年中,桑氏兩度任宰臣,同時,晉設樞密院,桑氏以宰臣負責樞密院事,或充樞密使,另任翰林學士、集賢殿大學士,歷任相州兗州晉昌軍等節帥。五代十國時期,樞密院兼具顧問、行政兩系統的職權,樞密使職權膨脹,「權兼內外」,翰林學士等顧問權力亦膨脹,翰林學士屬近侍重臣,有「內相」之稱。桑維翰任宰相、樞密使、翰林學士,一身榮登三要職。

對此,契丹當然不能坐而不視。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滅亡。

後晉亡後,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太原稱帝,建立後漢[4]

君主

君主世系圖

 
 
 
 
 
後晉獻祖
石紹雍
 
 
 
 
 
 
 
 
 
 
 
 
 
 
 
 
 
 
 
 
 
 
 
 
後晉宋王
石敬儒
 
 
 
後晉高祖
石敬唐
892-936-942
 
 
 
 
 
 
 
後晉出帝
石重貴
914-942-946-974

參考文獻

  1. 《舊五代史》卷八十五(晉書).卷075(晉書) 高祖本紀一
  2. 根據邊城玫女的《中國歷代疆域面積考》,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予契丹,天福八年(943年)後晉領土面積約92萬平方公里。
  3. Chen, Yuan Julian. 陳元-台北故宮藏宋元明帝王畫像與其隱喻的王朝正統性, Zhongguo wenhua 中國文化 [Chinese Culture] 44 (2016): 137-53 (英語). 
  4. 晉高祖石敬瑭 .講歷史[引用日期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