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長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江蘇無錫人,中國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和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譽主席。
目錄
[隱藏]人物簡介
錢偉長(1912—2010),祖籍浙江杭州,生於江蘇無錫。
我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1年至1937年在清華大學學習,後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並於1942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42年至1946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師。1946年回國,任清華大學教授兼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副教務長、教務長、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83年後歷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大學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執行會長,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會長等職務。[1]
著有《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彈性柱體的扭轉理論》《彈性力學》《變分法及有限元》《穿甲力學》《廣義變分原理》等。[2]
人物經歷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鴻聲鄉七房橋村,是錢穆長兄錢摯之長子,錢穆的親侄。「偉長」這個名字就是錢穆給取的。1927年秋,錢穆在蘇州江蘇省立中學任國文教員。這時錢偉長16歲,父親病逝,隨錢穆在蘇州上學讀高一學習到了數理化和西洋史,之後就一直跟隨著叔父生活。[3][4]
1931年,錢偉長畢業於無錫市第一中學。他以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走進了清華大學。
1931年,以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數理上一塌糊塗,物理只考了5分,數學、化學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沒學過是0分的成績考取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9月18日發生九一八事變,錢偉長因此決定要轉學物理系以振興中國的軍力。但由於他高考物理成績僅為5分,系主任吳有訓一開始拒絕其轉學要求,後被其誠意打動,同意其試讀一年,在此期間的普通化學、普通物理、高等數學三門課必須考到70分以上,錢偉長通過勤奮學習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為了能盡早趕上課程,他早起晚歸,來往於宿舍、教室和圖書館之間,廢寢忘食,極度用功。畢業時,他成為了物理系中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獲高夢旦獎學金,跟隨導師吳有訓做光譜分析。為呼籲抗日救國,曾參加一二九運動和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北平淪陷後在天津耀華中學任教近一年,1939年初經香港、河內到昆明,剛到西南聯大,錢偉長就得到了執教的機會,在西南聯合大學講授熱力學,此時他也遇見了該校中文系四年級女生孔祥瑛。1939年7月,錢偉長參加中英庚款基金會第七屆留英公費生考試被錄取。孫祥瑛正巧大學畢業,兩人決定結成終身伴侶。8月1日結婚這天,清華文科方面由朱自清出面,理科方面由吳有訓出面,分別擔任主婚人和證婚人。[5]
1940年1月考取中英庚款會的庚子賠款的留英公費留學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突發,船運中斷,改派至加拿大。英國中英庚款會安排的行程,讓他們先在上海等著,當得知所乘船隻要經過日本,讓他們在橫濱逗留3天後再起程時,錢偉長和其他公費生一致認為,在抗日戰爭期間,經過停留日本有損國格,於是他們全體憤然離船,大家一齊把加有日本簽證的護照扔到了黃浦江里。後來,英國人道歉說「不知道你們會有如此強烈的愛國心」。
1940年8月,錢偉長終於趕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習,主攻彈性力學,跟隨導師辛吉(Synge)研究,用50天時間完成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發表於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vonKármán)的60歲祝壽文集內,與愛因斯坦等著名學者的文章刊登在一本文集裡,愛因斯坦看後,感嘆: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此文奠定了錢偉長在美國科學界的地位,1942年獲博士學位。
1942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噴射推進研究所攻讀博士後,與錢學森、林家翹、郭永懷一起,在馮·卡門教授指導下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工作,參加火箭和導彈實驗,並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於奇異攝動的理論。錢偉長用一種巧妙的攝動展開法,給出高速空氣動力學超音速錐流的漸近解,大大改進馮·卡門和N.B.摩爾給出的線性化近似解。過去,人們在漸近序列中一般是採用冪級數,錢偉長拓寬了漸近序列的範圍,引入了對數函數,這對攝動法是一項重大突破。50年代之後,這項成果才被人們認識和接受。
1946年,錢偉長與馮·卡門合作發表了《變扭率的扭轉》一文。馮•卡門曾說這是他一生中最為經典的彈性力學論文。這幾年,確實是錢偉長的科研多產期。他成了馮·卡門的得力助手,一顆科學新星。[5]正當錢偉長在美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選擇了回國,在母校清華大學當了一名普通教授。
1956年,在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規劃會上,中央組織400多位專家教授,制定了新中國第一個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就在這次史無前例的大會戰中,錢偉長和錢學森、錢三強一起,被周恩來總理贊譽為:我國科學界的「三錢」。
1957年6月,「反右」運動在全國迅猛展開,錢偉長因5個月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高等工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問題」一文中,對當時清華大學照搬蘇聯模式的教學思想質疑,與清華大學內外的時潮相背,引發一場歷時3個月的大辯論,結果反成維備受打擊的對象,清華報刊上連篇累牘地刊登出批判錢偉長的文章,並最終把他打成了「右派」。當時被打成「右派」的共有6個人,只有他沒有去北大荒勞動改造,原因是毛主席保了他。毛主席說,錢偉長是個好教師,要保留教授職位。所以錢偉長就成了一名保留教授資格的右派,繼續待在清華園里。但他那時已經沒有上課的機會了。
在科研上,錢偉長什麼領域都去研究,在什麼領域研究都有收獲,於是有人戲稱他為「萬能科學家」。從被打成「右派」到1966的9年間,這位被困在清華園里的科學家先後為各方提供咨詢、解決技術難題100多個。
1968年,這位56歲的科學家又被分配到北京首都特鋼廠勞改擔任爐前工,要用的鐵棒足有52公斤重,一般人拿不起來的,錢偉長同樣也拿不起來,但他發揮了自己懂力學的優勢,把鐵棒的一頭放在一個和爐子一樣高度的鐵架子上,再去另一頭把鐵棒按下去,這樣就拿起來了。工人們試了後都說好,於是就把10個爐子前都做了鐵架子,錢偉長在首鋼成了發明家。
1970年,在周總理的直接關懷下,錢偉長有幸接受了接待國際友人的外交任務。
1972年,錢偉長又有機會參加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出訪,進行學術交流。
1983年他被任命為上海工業大學校長。
1983年6月—1988年4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84年,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上海市應用數學與力學研究所所長。
1985年,錢偉長獨創了宏觀字形編碼法,俗稱「錢碼」。「錢碼」以高速易學聞名於世,為IBM機所採用,並獲得1985年上海科技發明獎。
1986年,當選為加拿大多倫多賴爾遜學院院士。
1988年4月—1993年3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89年,入選「美國名人錄」和「英國劍橋名人錄」。
1992年,入選「世界500傑出人士名錄」。
1993年3月—1998年3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6]
1994年,任上海大學校長。
1997年,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
1998年3月—2003年3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04年3月12日,錢偉長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部分科學家的委託,給中央領導寫了一封信,建議編研出版《二十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系列。
2007年,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看望錢偉長,說起當年他還是河北省的一個縣委書記時,就曾聆聽過錢偉長的報告,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親切地對錢偉長說:「您老也是我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創導者。」
2010年7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2011年2月,獲評為「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7]。
2012年10月,在錢偉長誕辰100周年之際,上海大學籌建錢偉長圖書館,以表達對錢偉長校長的崇高敬意與無限懷念;2019年5月,錢偉長圖書館於寶山校區東區建成使用並全面開放,成為新生入學教育、校友返校憶舊、校內成果展示、校外嘉賓來訪的又一重要場所和平臺,是上海大學新的文化地標。[8]
回到校園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2年底,正在一家研究所講學的錢偉長突然接到清華大學黨委組織部的通知:中央任命他為上海工業大學校長。錢偉長以獨特的眼光和魄力對上海工業大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提出「破四道牆」的口號--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破師生之間的牆,破科系之間的牆,破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為了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他推行短學期制,精簡教學大綱。針對上海經濟發展的需要增設科系。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上海大學和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成了新的上海大學,錢偉長被任命為校長。
2010年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9]
人物故事
從文科到理科的傳奇轉變
錢偉長,這位與錢學森、錢三強齊名的科學家,被譽為「三錢」之一,是中國力學領域的奠基人。他不僅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力學專業和研究所,而且一生都在不斷挑戰自我。
錢偉長的求學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以優異的文科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後,中文系的老師們對他寄予厚望。然而,入學第二天,錢偉長就決定從文科轉向理科,專攻物理。這一決定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從文科到理科的跨度極大。
盡管錢偉長的理科成績並不理想,數學、物理、化學和英語總分只有25分,物理更是只得了5分,但他的這一決定最終成就了他的科學事業。他的成就證明了,無論起點如何,只要有決心和毅力,都能在科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錢偉長的手稿和研究成果,不僅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寶貴財富,也是對後人無盡的鼓舞和啟示。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勇敢前行,就一定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跡。[10]
通才
錢偉長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從文科到理科,從力學到應用數學,從物理到教育再到社會活動,他一生學過十幾個專業,科研生涯涉足幾十個行業,在多個領域均取得了常人無法企及的卓越貢獻,是一位罕見的百科全書式的通才跨界者。其秘訣在於對國家興亡、社會進步有著深沉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感,「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正如他經常說的:「我36歲學力學,44歲學俄語,58歲學電池知識。不要以為年紀大了不能學東西,我學計算機是在64歲以後,我現在也搞計算機了。」
錢偉長憂國憂民,情系蒼生,南到西沙群島,北到漠河,西到新疆,無不留下他奔走忙碌的身影。他以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導向,對於知識的吸收和積累不僅僅局限於專業,而是海納百川,厚積薄發,善於解決實際問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被稱為「萬能科學家」。
從1957年後的20多年間,他與清華園里的科學家們解決技術難題100多個:應李四光要求研究測量地引力的初步設想措施;為國防部門建設防爆結構、穿甲試驗、潛艇龍骨計算提供咨詢;為電纜廠提供從未發表過的電纜強度計算方法與公式;為人民大會堂眺臺工字梁的穩定提出方案;為北京工人體育館提出網絡結構設想和計算方法;為北京火車站屋頂邊框強度設計提供計算方法;與工人們一起建立起了熱處理車間,還設計了當時北京最好的液壓機床。1980年參觀福建馬尾港時,錢偉長建議在對岸水中堆積卵石,束水攻沙,解決了馬尾港泥沙淤積問題;建議用分級提水的方法解決定西地區的乾旱問題,提出「以水發電、以電提水、建設灌區、興辦糧倉」的扶貧方案;在甘肅白銀和金川新建礦區,明確提出「超產留成,進行原材料深加工,帶動地方鄉鎮經濟發展」,使金川變成了河西走廊東段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錢偉長憑借深厚的物理學基礎和漢文化根底,在1985年獨創了「錢碼」。「錢碼」以高速易學聞名於世,為IBM機所採用,並獲得1985年上海科技發明獎。
他積極為國家制度建設建言獻策。1953年錢偉長參與起草新中國第一部憲法。1980年後,錢偉長相繼被選為民盟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和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執行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和《辭海》副主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委員等。[11]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錢偉長主要從事力學、應用數學、物理學和中文信息學等研究工作,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在力學方面,他創建了板殼內稟統一理論和淺殼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提出的「參數攝動法」解決了西奧多·馮·卡門於1910年提出的圓薄板大撓度變形問題,並用於解決各種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其中,「板殼內稟理論」中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被稱為「錢偉長方程」,為廣義變分原理的建立和有限元法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此外,他在波導管理論、奇異攝動理論、潤滑理論、環殼理論、有限元法、穿甲力學、大電機設計、高能電池、空氣動力學等方面也都有貢獻。
在應用數學方面,錢偉長長期從事力學研究,在廣義變分原理、漢字宏觀字形編碼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關於廣義變分原理的工作,從理論上闡明了變分原理與變分約束條件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利用待定的拉格朗日乘子法,把全部或部分的變分約束條件吸收到泛函中去,把原來的有若干變分約束條件的泛函極值問題化為完全消除或部分消除約束條件的新的泛函駐值變分問題,並簡稱這種變分原理為廣義變分原理。
在物理學方面,錢偉長曾在西奧多·馮·卡門領導下研究火箭彈道、火箭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氣象火箭、人造衛星軌道、氣阻損失、降落傘運動、火箭飛行的穩定性、變扭率的扭轉、超音速對稱錐流等問題,為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中文信息學方面,錢偉長對漢字文字改革、漢字信息處理作過研究,研製成新穎中文打字機,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據此批準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成立了「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獎項。
1956年、1982年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教育貢獻
作為一名教育家,錢偉長提出了一套完整、豐富、系統、科學的中國高等教育理論,對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的突出做出了貢獻。他參與創建北京大學力學系,開創了中國大學里第一個力學專業,並招收中國解放後的第一批力學研究生。他還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開設了中國第一個力學研究班和力學師資培養班,創建上海市應用數學與力學研究所,與此同時開創了全國現代數學與力學系列學術會議,以及理論力學的研究方向和非線性力學的學術方向。
此外,錢偉長提出了「拆除四堵墻」的辦學理念,堅持「三制」(學分制、選課制、短學期制),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想和人文思想,提倡和諧教育思想和美育思想。他還曾作為主要執筆者之一參與制定了我國「十二年科技規劃」。
社會活動
錢偉長積極投身於社會活動,推動祖國的統一大業。他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等職務。
錢偉長是一位在科研、教育和社會活動等多個領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傑出人物。他的貢獻不僅體現在學術領域,更體現在對國家和社會的深遠影響上。
後世紀念
2012年10月,在錢偉長誕辰100周年之際,上海大學籌建錢偉長圖書館,以表達對錢偉長校長的崇高敬意與無限懷念;2019年5月,錢偉長圖書館於寶山校區東區建成使用並全面開放,成為新生入學教育、校友返校憶舊、校內成果展示、校外嘉賓來訪的又一重要場所和平臺,是上海大學新的文化地標。[12]
視頻
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高考物理只得5分,卻成為力學巨匠
第一個讓清華放下身段,破格錄取的人,錢偉長有怎樣的傳奇人生?
參考資料
- 移至 ↑ 錢偉長:即使在最艱難時期,依然樂觀向上,中國軍網
- 移至 ↑ 我是忠於我的祖國的——錢偉長的科學人生,清華大學校史館
- 移至 ↑ 錢偉長的校園故事
- 移至 ↑ 來源:中評社. 「萬能科學家」錢偉長 論文讓愛因斯坦感嘆.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10-07-30 [2019-02-07] (中文).
- ↑ 移至: 5.0 5.1 來源:光明網. 錢偉長:科學巨子 傳奇人生. 壹讀. 2015-07-30 [2019-02-07] (中文).
- 移至 ↑ 著名科學家錢偉長生平,新京報
- 移至 ↑ 物理考5分上清華,棄文從理終成大師,他說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正史也瘋狂
- 移至 ↑ 星光璀璨,偉業流長!紀念錢偉長先生誕辰111周年!,微信公眾平台
- 移至 ↑ 為了國家需要,「高考」物理僅5分的他成了力學大師!,紅色文化網
- 移至 ↑ 錢偉長:從文科到理科的傳奇轉變,開心香菜餅
- 移至 ↑ 錢偉長:即使在最艱難時期,依然樂觀向上,中國軍網
- 移至 ↑ 老一輩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