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錢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原名思鑅,字賓四江蘇無錫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儒學學者,教育家。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的叔父,香港新亞書院創辦人,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國學大師」「中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國學大師」。他1949年後遠走香港和台灣,1992年歸葬大陸故土。[1][2]

生平

錢穆七歲入私塾學習。中學就讀常州中學堂,受呂思勉影響甚大。辛亥革命爆發後學校停辦後自學。1912年至1930年間,先後在小學、中學、師範任教。

1923年著《先秦諸子繫年》詳述自孔子至李斯先秦學術思想的淵源遞變。1930年撰《劉向、劉歆父子年譜》,開闢了經學史上以史入經的嶄新道路,1930年秋獲顧頡剛推薦任燕京大學國文講師。錢穆居北平八年,其後任北京大學史學系副教授,兼任清華、燕京、北平師大史學教授。1937年撰《國史大綱》,建立國人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自信。抗戰時又著有《文化與教育》、《政學私言》等,批駁反中國文化的謬誤。抗戰時期,輾轉任教於西南聯大武漢大學華西大學齊魯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撰寫《國史大綱》,採取綿延的觀點了解歷史之流,堅持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

錢穆在新亞書院授課情景 原圖鏈接

1949年,錢穆抵香港,創立亞洲文商夜書院,1950年與唐君毅張丕介諸先生改組為新亞書院,出任首任校長。1953年創立新亞研究所任所長。及後新亞書院獲香港政府邀請參加組創香港中文大學,錢穆堅持香港中文大學應以發揚中國文化、中文授課、第一任校長由華人擔任為宗旨,[3]「新亞書院」便成了香港中文大學建校三大書院之一。[4]

錢穆的《中國文學史》是他在香港新亞書院的講課記錄,講稿出自上世紀50年代,由錢穆的學生葉龍記錄整理完成,塵封60載後才出版。《中國文學史》共31章,錢穆從《詩經》一直講至明清章回小說,貫穿中國古代文學的整體脈絡,共計12萬字。

錢穆講《中國文學史》,自言是以「死者的心情寫死者」,亦即以悲涼的心情寫死去的文學。前一個「死者」是指錢穆面對「新文學新生,舊文學已死」的文學環境,滿心悲涼;後一個「死者」是說香港殖民地色彩濃厚,西方文明滾滾而來,中國傳統文化更難有立錐之地。錢穆在悲涼的心境下講古代文學,卻講得個性十足,妙趣橫生。比如他對建安文學的重新評價,具有獨特創見。他對曹操評價很高,《短歌行》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認為是一首普羅大眾的平民詩,輕鬆而又親切,並認為,「後來的諸葛亮,羽扇綸巾,指揮三軍,他作的《出師表》,亦如與朋友話家常,學的是曹操。」[1]

1965年6月,辭任新亞書院院長,1967年10月遷居台北,1968年獲中央研究院院士,後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教授。1986年完成《晚學盲言》六十萬言,以自己的哲學文化觀念討論中西文化,整理並闡揚中華傳統文化。錢穆於1990年8月30日逝世,享年九十六歲。[3]

參考來源

  1. 1.0 1.1 李白是江湖術士?60年前在香港,國學大師錢穆個性開講文學課. 每日頭條. 2016-03-16 [2019-01-27] (中文). 
  2. 來源:文史精華. 一代碩儒錢穆. 壹讀. 2017-07-10 [2019-01-27] (中文). 
  3. 3.0 3.1 大師身影 錢穆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 2017-07-10 [2019-01-27] (中文). 
  4. 錢穆一生傳道授業,為中國文化招魂 —— 他中學未畢業,自學成才變一代宗師. 灼見名家傳媒. 2018-07-30 [2019-01-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