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經濟衰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經濟衰退

中文名: 經濟衰退

外文名: economic recession

表現形式: 多項經濟指標同時下滑

市場經濟特點: 存在於經濟周期中

經濟衰退是指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經濟危機的一種說法。認為經濟危機只是經濟發展中暫時的「衰退」現象。經濟衰退表現為普遍性的經濟活力下降,和隨之產生的大量工人失業。嚴重的經濟衰退會被定義為經濟蕭條[1]


表現形式

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比如就業、投資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隨現象還包括下跌的物價(通貨緊縮)。當然,如果經濟處於滯脹(Stagflation)的狀態下,物價也可能快速上漲。


毀滅性的經濟衰退則被稱為經濟崩潰。經濟衰退與過量商品存貨、消費量的下降(可能由於對未來失去信心)、技術創新和新資本積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隨機性有關。


市場經濟的特點之一是經濟周期的存在,然而經濟衰退並非總是存在。經濟學領域在「政府干涉是可以抹平經濟周期(凱恩斯主義)、或是放大經濟周期後果的影響(真實經濟周期理論)、還是製造了經濟周期(貨幣主義)」的問題上存在着很多的爭論。


歷史上最糟糕的經濟衰退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失業率大約是25%,也就是說4個人中就有1個人失業。這段經濟大蕭條給人們帶來 的困難不僅僅限於收入的減少,對於某些人來說,它還破壞了正常生活和健康的家庭關係。


2000年美國新經濟危機


2000年下半年,美國經濟結束了自1991年3月以來長達10年的高速增長期,步入了低速增長時期。2001年的經濟增幅逐季下降,突如其來 的「9.11事件」更是嚴重打擊了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加快了美國經濟的下滑速度。2001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出現了1.3%的負增長。美國政府為挽救經濟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緊急撥款400億美元用於反恐和經濟重建計劃,並向航空、保險業提供150億美元的援助;四次調低聯邦基金利率(2001年美聯儲共11次降息);提出了10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等各種方案用以挽救美國經濟。經過多方干預,美國經濟重現曙光:2001年第四季度GDP止跌略升,經濟增長率達到1.4%,各項經濟指標也似乎表明美國經濟出現了觸底反彈的跡象 。然而美國經濟是否確實復甦,復甦的力度有多大,仍然是眾說紛紜。


衰退原因

美國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總的來說,美國經濟衰退是經濟發展周期性調整的結果,是美國經濟經過10年的高速增長後進行的一次結構性修復。自1991年走出衰退後,美國經濟開始高速擴張並持續了10年之久。但是,經濟周期的內在規律客觀上要求美國經濟必須進行適度的調整,因此在高新技術行業進行產業調整之時美國經濟陷入周期性波動也就顯得十分必然了。


1.「新經濟」不但無法消除周期波動,而且自身也需要結構性調整


「新經濟」雖然有高增長、低通貨膨脹、全球化導向和倍速發展等新特徵,但由於其脫胎於傳統經濟並與傳統經濟長期共存,所以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傳統經濟周期規律仍將發揮作用。同時,由於信息技術及網絡化的發展,使整體經濟的聯繫更加緊密,經濟調整從一個部門向另一個部門的傳導速度加快,從而導致整體經濟的變化速度與增幅較以往的經濟變動更為靈敏。「新經濟」對經濟波動的放大作用是此*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隨着信息產業投資熱的蔓延,美國在90年代後期吸收了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大量外資,從而造成美國股市的大規模膨脹。1999年外國在美國的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不包括美國財政部的國債)為6070億美元,2000年為7824億美元。由於信息不對稱,爭先恐後的群體效應造成了投資需求的過度膨脹,出現了大量重複建設。一旦經濟出現波動,技術投資造成的供給過剩就立刻顯現出來,其直接後果就是網絡公司大批倒閉。據美國網絡兼併公司調查,到2000年底約有210家上市的網絡公司停止營業,約占上市網絡公司總數的60%左右。


2.股市泡沫破滅後,財富效應變為負效應,使過度消費驟然下挫到谷底


據美國稅收署估算,1995年-1999年美國股市處於牛市時期,實際資本收益的年均增長率達到34%,為居民增加了1.7萬億美元的收入。股 市的財富效應刺激了消費的空前高漲,帶動經濟每年多增長約1個百分點。然而1999年以後,股市暴跌使金融資產大幅縮水,財富效應由 此走向了反面。同時,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大批公司紛紛裁員或降低雇員薪金,消費者收入水平明顯下降。


前幾年過度消費使美國儲蓄率由1992年的8.9%下降到2000年的—1%,這是美國1933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儲蓄率。從1995年到1999年,消費貸款增加了34%,達到6.2萬億美元。如今,為了償還超前消費欠下的債務,眾多消費者開始減少消費增加儲蓄,於是消費降溫造成了美國經濟下滑。


3.油價上漲對美國經濟減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現在美國石油進口比例高達54%,國際油價從1998年底的每桶不到10美元上升到每桶14.9美元(2000年9月),這使相關企業的經營成本和消費者在能源方面的開支大幅增加,嚴重地抑制了經濟增長。據美國製造協會估計,1999年—2000年間的油價上漲使美國經濟損失了1150多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一個百分點,油價上漲對美國的經濟衰退產生了負面影響。


4.美國經濟還存在着三個沒有解決的問題


對外貿易巨額逆差、美元匯率超值和個人儲蓄負增長是當前困擾美國經濟的三個主要問題。美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需,一般情況下對外貿易巨額逆差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大。但是當內需大幅下滑,經濟不景氣時,巨額逆差則會加速經濟的衰退。美元保持強勢會影響出口,進一步擴大貿易逆差;個人儲蓄負增長則會導致貨幣市場萎縮,在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下挫時,貨幣市場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經濟的發展。


5.「9.11事件」加劇了美國經濟的衰退程度,對美國經濟造成了直接與潛在的影響


「9.11」事件之前,美國經濟的減速僅限於信息產業以及與之相關的產業,占美國GDP很大比重的第三產業及航空業等還在勉力支撐。而 遭受「9.11」事件打擊最重的恰恰是當前美國經濟的優勢領域,如航空、保險、金融、旅遊和商業等。另外「9.11」事件與自然災害相比,它對人們造成的心理影響更為深遠,美國民眾對經濟及政治的安全感被嚴重削弱。


影響因素

現階段影響美國經濟運行的各因素分析


一。影響美國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分析


1.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有所恢復


2001年第四季度,受汽車無息貸款促銷和消費預期有所改變的影響,耐用品消費增長了38.4%,增幅比第三季度提高了36.5個百分點,成 為拉動私人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據美國會議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消費者信心較「9.11」事件發生時有所恢復,美國2002年1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97.3,比去年12月份上升了2.7個百分點。同時,The Conference Board的最新調查也顯示,企業界的商業信心也出現躍升,公司的行政主管對行業和經濟的信心普遍較以前有明顯的增強,紛紛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看好。


2.製造業有走出持續衰退之勢


2002年1月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的經濟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12月份美國的「購買經理指數」在11月份增長的基礎上進一步上升到48.2, 此後便持續上升,至2002年2月份該指數達到54.7,自2000年7月份以來首次超過50.由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公布的「購買經理指數」是衡量美國製造業是否增長的核心數據,如果該指數在50以下,即表明製造業處於衰退之中。此外,2002年2月份美國的生產指數也急增至61.2,尤其是計算機業與半導體業的工業生產值分別於2001年的10月份與8月份開始回升,其上升趨勢持續至今。根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02年3月份美國工業增長0.7%,為2000年5月份以來的最大漲幅,這些數據進一步證明美國製造業已逐步開始復甦。


3.設備和軟件投資降幅縮小,企業存貨調減已接近尾聲


2001年以來,信息產業投資銳減,全年設備和軟件投資下降4.4%,按年率計算,各季分別下降4.1%、15.4%、8.8%和5.2%。從第二季度開 始降幅逐季減小,這表明美國信息產業繼續調整的空間在縮小。同時,由於企業加速消化庫存,使庫存水平持續降低。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今年2月份美國企業的庫存比1月份下降了0.1%,已連續13個月下降。而且目前美國企業非農業部門庫存與銷售之比已降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水平。前兩年過度生產引發的泡沫已經大幅消化,PC庫存天數已降至5年來的新低,部分產品(如零售業)甚至必須提高庫 存水平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4.進口降幅縮小,有利於國際市場需求的回升


美國進口額約占全球進口總額的20%,美國進口下降會導致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影響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從而減少對美國產品和服務的 需求,引起美國出口下滑。2001年第四季度美國進口降幅開始大幅縮小,加上國內需求止跌轉升,有利於擴大國際市場需求,增加美國出口,促使美國經濟加速上升。


5.個人可支配收入增長較快,消費潛力增大


受減稅、降息和政府轉移支付增多等因素的影響,2001年美國個人可支配收入增長了3.6%,比2000年提高0.1%。收入的增加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消費需求有望繼續回升。


二。影響美國經濟運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1.美國企業與宏觀經濟的表現不同步


至2001年第四季度,美國非金融公司的稅前利潤繼續下降,其中製造業、運輸業和服務業利潤下降的幅度最大。2001年第三季度,非金融公司稅前利潤下降了577億美元,第四季度非但沒有止跌反而加快了下降速度,達到612億美元。再考慮到政府減稅等因素的作用,第三季度企業稅後利潤下降347億美元,而第四季度企業稅後利潤下降額則達到540億美元。如果美國公司的利潤無法在短期內真正實現止跌轉升,那麼企業投資就無法真正恢復,勢必會影響總需求的增長。


2.美國固定資產投資(包括住宅投資在內的各類投資)仍在繼續大幅度下降


在2000年第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包括住宅投資在內的各類投資)的增長速度為19.5%,此後固定資產的投資速度便逐季度下滑。事實 上,在2001年第四季度,當個人消費需求恢復增長的同時,固定資產的投資下降幅度卻達到了自2000年以來的最大值。從2000年第三季度到2001年第四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幅度分別為:—2.8%,—2.3%,—12.3%,—12.1%,—10.5%和—23.5%。其中,2001年第四季度非居民固定投資下降了3.8%(第三季度下降8.5%),非居民建築投資下降了33.6%(第三季度下降7.5%)。


3.美國就業形勢並未明顯好轉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就業數據表明,2002年3月份美國的失業率比前兩個月還略有回升,由2月份的5.5%回升到5.7%,與步入衰退後5.8%(2001年12月份)的最高失業率相差無幾。失業率回升表明美國經濟在復甦過程中存在不均衡性。


4.美國金融體系已暴露出一系列問題


這些年,美國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合謀創造了許多關於虛增利潤的辦*.例如:用股票期權代替工資,工資成本為零,利潤自然也就大幅度增加。許多大公司受利益驅使,違背了基本的商業道德,大造假賬。近期發生的安然公司事件可能僅僅是美國金融體系不良運作中的冰山一角。今後,投資者看待盈利報告的眼光會變得格外挑剔和仔細,一旦再發生類似安然事件的金融醜聞,那麼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將會是十分沉重的。


經濟預測

對美國經濟的中、長期預測


美國經濟的未來走勢不大可能經過短暫的調整就恢復正常增長。儘管美國的CEO們普遍認為「經濟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但是近期公司 財務報告中顯示的盈利好轉主要是由於去年大幅削減成本所致,需求增加的因素並不明顯。從中長期來看,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由該國的勞動生產率和勞動力供給增長速度之和決定的。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從1990年第三季度到2001年第一季度,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為2.4%。美國官方統計數據表明,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在2%-2.5%之間。1996年美國經濟界基於美國勞動生產率和勞動供給 增長速度的實際情況,認為美國潛在GDP增長率為2.5%,近幾年由於經濟泡沫沫的存在調整為3%。因此,筆者預測即使美國經濟短期內反 彈,經濟增長速度也僅可能保持在3%左右,樂觀估計也不會超過3.5%。除非有新的技術突破使勞動生產率達到較高的增長速度,否則美國經濟不會恢復到90年代後期的高速增長態勢。


但是,美國經濟也不會重蹈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持續蕭條10年之久的覆轍。因為美國股市泡沫和經濟現狀與90年代初的日本經濟相比雖有一些類似之處,但總體形勢要明顯好於當時日本經濟的狀況。另外,美聯儲和美國領導人擁有更多的經驗、手段和更大的迴旋空間來調整經濟,使之在經過一段低速回落和衰退之後儘快恢復增長。


東南亞

東南亞國家經濟的兩次衰退


1997~1999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


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有兩個方面:


1.經濟結構改革、調整進展緩慢。東盟四國(指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下同)在70年代起開始實施依靠引進外國投資發展面向出口的經濟發展戰略。80年代中期亞太地區區域內資本投資高潮形成後,這一趨勢更為明顯,帶動了其經濟的高速增長,但也形成了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結構和高度依賴電子、電機及其零部件的出口貿易結構。進入90年代以後,東盟四國的這種勞動密集型工業產品的出口面臨着後起新經濟增長區(中國、越南、印度)的激烈競爭,為此它們在90年代初提出了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結構轉型的經濟結構改革、調整的戰略目標,但進展卻十分緩慢。出口增長速度逐步趨緩,加上1995年起以美國市場為中心的國際電子產品市場需求疲軟,東盟四國的出口貿易受到嚴重打擊,進而影響到經濟增長。


2.金融自由化政策實施得過早、過急。80年代末期,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後,東盟四國的經濟自由化、金融自由化速度不斷加快。但是與新加坡、香港相比,甚至與台灣相比,它們的金融市場體制都並不十分健全,金融監管能力不強,金融管理技術不成熟。金融自由化固然有利於促進國際資本的流入,但在條件不完備的背景下卻容易形成一種在缺乏防範、缺少制約手段的條件下把吸引國際資金放在首要目標(不僅是長期直接資本投資的流入,更多的是短期借款甚至是投機資金的流入)的金融體制。這就容易為國際投機資金提供操縱當地金融市場以牟取暴利,把當地金融市場搞亂後又迅速撤走資金的機會與條件,並形成以房地產、股市為中心的「泡沫經濟」。1997年7月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韓國菲律賓世界銀行列為東南亞金融危機五大受災區。其中泰、馬、印尼的金融危機基本上是由上述這些原因引起的;菲律賓的金融危機則主要是東南亞國家貨幣危機導致菲律賓居民對比索的不信任感而引發的。


從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期間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指標的對比中可以發現各國受金融危機影響的程度與特點各不相同,這主要是由各國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基礎決定的。


1.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受影響程度最大,而且都是直接內發的、迅速引發的和全面觸發的。這直接起因於其內在的金融管理體制不健全與金融政策失誤、銀行與金融機構的大量貸款被投入到房地產、股市,從而形成「泡沫經濟」成分較大、不良債權比率高、外債數額龐大等經濟結構方面的弊端。


2.菲律賓所受金融危機影響的程度較小,而且特點是間接的、滯後引發的(1997年下半年所受影響不大,進入1998年後影響程度才加大、加深)。這是由於;(1)菲律賓經濟是在進入90年代以後(特別是1994年以後)才開始有中速的經濟增長,沒有太多「經濟過熱」問題;(2)「泡沫經濟」成分較小;(3)由於工資水平低,其勞動密集型產品尚有一定的出口競爭能力;(4)從1984年債務危機後到1997年已經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監督下進行了經濟結構、金融體制的調整與改革。


3.新加坡所受影響的程度最小,而且是間接和滯後引發的(直到1998年東亞地區國家普遍出現經濟衰退後才顯現出來),同時也不是全面觸發的(它的貨幣貶值幅度不大,主要是股市價格數下跌幅度較大)。這主要是由於:(1)金融管理體制比較健全(和香港、台灣相同) ;(2)「泡沫經濟」成分不大;(3)銀行的不良債權比率不高;(4)由於有不少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公司在其證券市場上市(與香港相同), 並為印尼等東盟國家提供巨額的貸款,間接引發了部分經濟指標(股市價格指數)的惡化;(5)高度依賴出口與轉口貿易間接引發了經濟 增長速度的較大幅度下降。


4.越南、緬甸、柬埔寨、老撾所受的影響都是間接引發、滯後引發的。這基本上是由於它們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鄰國的直接投資和對東亞地區國家的出口貿易支撐,所以受東亞各國經濟嚴重衰退的影響,這四個國家的經濟也於1998年開始出現衰退。


二次衰退

2001年的第二次經濟衰退


受國際經濟環境惡化的影響,2001年東南亞國家經濟表現遠不如2000年,出現了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第二次衰退。新加坡經濟自2001年第二季度以來即呈現負增長,全年的經濟增長率為-2.0%,是東南亞國家中表現最為疲軟的;馬來西亞經濟自2001年第三季度起轉呈負增 長,全年的經濟增長率雖仍取得0.4%的正增長,但遠低於2000年的8.3%;菲律賓經濟在投資與消費支出支撐下增長3.4%,略低於2000年的4.0%;印尼經濟增長3.3%,低於2000年的4.8%;泰國經濟增長也明顯放緩,增長1.8%,低於上年的4.6%。


上述情況說明國際經濟環境惡化對2001年東南亞國家經濟的影響程度也同樣是不平衡的:(1)新加坡所受的影響程度比東盟四國大得多, 其經濟增長率從2000年的10.3%下降到2001年的-2.0%,下降了12.3個百分點,遠遠大於東盟四國的下降幅度。(2)東盟四國在金融危機期 間都是重災區,到了第二次經濟衰退期間儘管它們的國內經濟結構還存在不少問題,不良債權處理也還不徹底,但它們對美國市場、信息技術產品的出口依賴程度已比新加坡低,故其所受的影響程度也較低。(3)東盟四國中馬來西亞的經濟對出口的依賴程度及其出口對美國 市場的依賴程度最高,加之其出口產品多為信息電子產品,因此其所受到的影響在東盟四國中也最大(其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幅度比其它三國至少高出5個百分點)。


以上情況和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東盟四國所受的影響程度遠遠大於新加坡的情況正好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其主要原因是:(1)1997年7月~1999年6月的金融危機是起因於東南亞國家的內部經濟結構,因此金融體制較不健全、金融管理能力較弱、泡沫經濟程度較大、銀行不 良債權和企業債務危機較為嚴重的東盟四國所受到的影響較大,而新加坡則由於這方面情況不如東盟四國嚴重,故所受到的衝擊比東盟四國小得多;(2)2001年東南亞國家經濟衰退起因於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因此經濟對外依賴程度和對美日市場及對信息電子產品出口的依 賴程度都比東盟四國高的新加坡所受到的影響就要比東盟四國大得多。


2001年東南亞國家經濟轉趨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1.出口嚴重衰退。2000年,世界經濟景氣良好,東南亞國家出口增長都相當強勁,帶動了東南亞國家經濟取得較大幅度的復甦。但進入2001年,國際市場轉趨低迷,美國經濟衰退,日本經濟衰退加深,歐盟經濟減速,國際市場信息技術產品需求再度趨向疲軟和九一一事件的爆發,嚴重衝擊了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導致東南亞國家出口嚴重衰退。2001年新加坡的出口增長由2000年的22.4%降為-8.3%;馬來西亞的出口萎縮10.2%,除了電子產品出口減緩外,油價下跌對馬來西亞出口的衝擊也頗大;電子產品占泰國出口比重超過30%,因此泰國的出口增長由2000年的19.4%降為-6.4%;石油是印尼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石油與非石油產品的出口同時萎縮的衝擊下,2001年印尼的出口衰退了9.8%;菲律賓的出口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高,電子產品占出口比重也不低,在出口市場雙重減緩打擊下,2001年菲律賓的出口衰退15.6%,是東南亞國家中出口表現最差的國家。


2.投資低迷。由於東南亞國家經濟在2001年都不景氣,普遍影響各國企業的投資預期心理,投資支出開始減緩。新加坡的實質固定資本形成出現4.6%的負增長;2000年馬來西亞的資本投資增長達24.1%,是推動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的主力,但2001年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投 資支出衰退2.1%;菲律賓的投資支出也出現負增長;泰國政(論文庫)府雖然採取財政措施刺激景氣,但民間投資仍大幅衰退,2001年的投資支出仍然下跌0.3%,遠遜於上年;印尼的國內外投資在2001年嚴重下滑,創十年來的新低,其原因除了治安較差、經濟不穩定與法治薄弱外,還因為印尼實施地方自治後,各種地方條例對投資者並未產生激勵效果。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東南亞國家經濟出現第二次衰退與其第一次衰退的成因有明顯的差異,兩次衰退對其經濟造成的影響也不一樣。1997年7月~1999年6月東南亞國家的第一次經濟衰退首先出現在泡沫成分很大的金融和房地產業,導因於該地區各國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金融體制、企業債務危機等問題。而2001年東南亞國家經濟出現第二次衰退主要是受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是通過出口貿易的大幅度衰退(尤其是信息技術產品對美國出口的銳減)傳導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一次衰退(即東南亞金融危機)更多地表現為對東南亞國家虛擬經濟的巨大影響,而第二次衰退則主要表現為對實體經濟的衝擊。


日本

日本經濟衰退:中國前車之鑑


一系列金融大案要案的集中爆發和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張恩照的莫名其妙辭職,給中國金融改革留下了很多的不確定性,政府在努力將國有商業銀行推向市場的同時,卻對絕對控股權的掌握情有獨衷,讓人不禁擔心,中國經濟是否會陷入日本曾經經歷的問題,畢竟兩者有很多的相象。


日本經濟的20世紀90年代被稱為失去的十年,進入21世紀後日本經濟仍然不見起色,甚至出現了通貨緊縮型經濟衰退的嚴峻局面。日本經濟目前的困境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既有國際經濟環境趨緊和出口下滑的直接原因,也有10年來擴大內需政策未見成效各種矛盾積累的政策後果。其深層次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干預過多、國際競爭力下降以及被動的體制轉軌破壞了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動力。


破壞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動力日本經濟是東亞經濟的代表,雖然日本政府部門總是聲稱自己並不屬於亞洲經濟的一部分,很多國際投行也因為日本經濟規模居世界第二位而將其單獨列為一個管理區域,但這並不能改變日本經濟發展的模式是具有典型東亞文化屬性的事實。


一國經濟的發展肯定是一國社會的一部分,長期來看,經濟發展將推動並決定這個社會的發展進程,但在短期內並不會決定這個社會的存在面貌,相反,短期內的經濟發展是受到這個社會大環境制約的。日本社會具有典型的東亞特徵:強勢政府部門主導了這個社會的經濟發展進程,這種發展模式嚴重破壞了經濟發展的內生性動力,經濟體系內部很難自我調整。這種發展模式在短時期內能夠促進經濟飛速發展,但時限一般不超過50年,之後就是綿綿不絕的衰退。


在政府部門主導下,在日本型經濟體系中,雖以市場經濟為法則,但儘量迴避市場調節,更多地採用契約關係的方式,長期合作。像終身僱傭制、企業集團的結合、總公司和承包公司、主銀行和企業的關係等都是一種長期契約,所以說日本的市場經濟是長期契約型經濟。繁榮時限50年的原因就是強勢政府所帶來的社會結構固化,只能在一代人的主導下強大,而不能獲得制度的保證,隨着激發社會全體成員奮發圖強的社會背景消失和制度保障的缺失,社會經濟自然會陷入綿綿不絕的衰退。


在政府部門的主導下,自明治維新以來的140多年的時間裡,日本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日本人民的勤勞和社會各方的勉力而為成就了日 本的強盛。有經濟學家認為,日本國力強盛和國內市場狹小促使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給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其實不然,真正促使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恰恰是使日本走向強盛的「明治維新」,它的另一面就是政府部門主導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所導致的對經濟增長內生性動力的破壞。


在日本經濟起飛的同時,日本政府部門的權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強。不論是妄圖恢復封建政權的失意武士還是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影響的民權論者都死於明治政府的屠刀之下。由大地主轉變而來的大資本家深深明白依靠政府權力謀得自身利益的優勢所在,三菱重工集團就是典型案例。即使是在二戰以後成立的和平政權也沿襲了日本的這一經濟政治緊密結合的典型發展模式。


日本無奈,因為這種發展模式來自東亞社會的傳統文化根基,畢竟,在中國歷史上強大、完善和成熟的封建經濟所形成的文化薰陶了幾千年,日本社會的強勢政府文化深深紮根於日本經濟當中,對於善於學習但沒有根基的日本文化來說,想改很難。這恰恰說明了堅持原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一個具備原生文化的社會才具有更新換代的可能,僅僅是模仿,只能成一時,不能成一勢。


不過,日本因為模仿而成就了一時的繁榮,但強勢政府對經濟增長內生性動力的破壞導致了社會經濟陷入了「結構性低迷」。經過50多年的發展強大,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將日本拖下了深淵;再經過將近50年的發展強大,1990年代初期再次陷入衰退。衰退了15年之後的今天,在本次全球經濟的高漲之中,日本經濟猶如蝸牛一樣前行,還經常時不時猶如狗熊一樣冬眠一段時間。


悲情的動漫產業興起。有學者認為日本的經濟周期應該是:50年繁榮——20年衰退——50年繁榮——20年衰退,目前日本經濟正處於20年衰退的第十四五個年頭。充滿青少年性格特徵的動漫產業在日本很是興盛,它代表了日本經濟的內生性動力正在成長。


的確,在和平憲法的壓力下,日本無法通過發動戰爭來卸載經濟結構固化所帶來的痼疾。除了默默的忍受就是充滿幻想,幻想也帶來了生產力,動漫產業已經成為了日本的第三大產業,廣義的動漫產業已經占日本GDP的十幾個百分點。着名新制度經濟學家青木昌彥就認為, 日本處於自明治維新以來又一次偉大的歷史轉折中。其結果不光是在日本和韓國出現一串超過汽車工業的賺錢產業,更令人吃驚的還將在後面。


日本動漫產業的興起,我們可以看出,當世界其他經濟體將計算機技術大量應用於通訊產業的時候,日本卻將其應用於製造新文化產品,這種旁溢斜出的趨勢得到了日本社會上下的贊同和追捧,因為整個社會文化處於經濟增長大蕭條階段,失業率居高不下,在崗員工的精神壓力不亞於失業人員的精神壓力,社會需要動漫產業的興盛來解決整個社會精神壓力的釋放渠道。


但是,正當動漫業似乎進入黃金時代之際,動畫製片商、政府官員和分析師都警告說,該產業的長期前景黯淡。由於薪水微薄、工作條件惡劣,日本的年輕人再也不願從事動漫工作。同時,隨着對動漫的需求猛增,人們擔心製作質量已經下降。「日本動漫業的未來肯定不太光明,」吉卜力工作室總裁鈴木敏雄說道。宮崎駿獲得2003年奧斯卡獎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就是在該工作室製作的。


從十多年來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我們可以深刻地感覺到當代經濟的兩大特徵:第一要有金融市場的強大支持才能獲得飛速的發展;第二是必須要有很好的盈利點和真實的贏利,才能有很堅實的發展基礎。而兩者又歸結為一點:為社會創造價值。


回歸金融回歸財富金融市場對新興產業的支持意味着它應該會有給社會帶來財富增長的預期,否則,金融市場不會支持它,所以,「永動機」項目是融不到資的,日本的動漫產業註定了是一個類似的項目,它不僅僅不能帶來財富的創造,而且還是在消耗財富,消耗財富的產業從本質上就不可能成為主導社會的產業,起碼現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階段是這樣,沒有聽說哪個國家的經濟是靠開設大量「高爾夫球場」發展起來的。


目前的人類社會還處在創造財富的階段,金融業中流動的就是社會的積累財富,長期來看,這些財富應該是為財富的增長服務。但是,在政府主導的經濟(金融)體系下,金融往往成為了破壞財富的場所。原因很簡單,金融資源的配置不是以效率為核心的,而是以「關係」的近疏為標準的。


在日本,以互相持股為特徵的長期契約型經濟主導了日本經濟,這種經濟模式不僅僅不接受外來的投資,而且還限制了國內市場的消費增長。面對經濟長期衰退,日本並沒有真正下決心進行金融改革,而是各個利益集團在你爭我奪,從日本的多黨之爭就可看出。所以,每次日本經濟的繁榮都以房地產迅速增值而告終,日本的土地真的比其他經濟體的土地更能創造財富嗎?不會的,真正更具有財富價值的是人力資本,這種人力資本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得以發揮出來。


中國從計劃經濟轉軌而來,而且處於典型東亞文化的中心,政府主導經濟增長成為了必然。不過,中國還沒有互相持股的固化經濟結構,但是,目前的金融改革中出現了國有金融企業互相持股的苗頭,如果上市不順利,相信這種互相持股局面還會得到進一步發展。但是,這對中國金融業來說絕對是一個壞消息,如果金融企業形成了一個固化的網絡,將會導致社會財富分配機制的墮落,從此次房地產泡沫中的情況就能看出一二。


中國的情況和日本有所不同,不僅僅有原生文化作為基礎,而且其中的兼收並蓄促進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日本是一個封閉的市場,而中國的開放前景遠遠超過日本,雖然目前程度不如日本。但是,中國培養市場經濟文化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所以,中國落後西方強國不是三十或者五十年,而是兩百年。


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


隨着世界經濟和主要國家經濟指標從今年年初的趨向好轉驟然轉向低迷,關於世界經濟增長再次「撞牆」,以及新一波金融危機即將襲來的說法在國際上不斷發酵。6月1日公布的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繼續緩慢下降,對中國GDP增速放緩和通脹加劇的擔憂進 一步刺激了外界對於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猜測。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所謂「探底」之說需要謹慎看待,全球經濟在近期依然有走穩的可能。


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日發布的報告,衡量中國製造業生產和營銷整體景氣程度的PMI指數在5月份為52.0%,較4月回落0.9%,其中 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分別較4月下降1.7%和0.4%,反映了製作業規模增長進一步放緩的態勢。就在上周,高盛銀行基於通脹和油價因素 下調了中國2011年和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預期。


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日本經濟新聞》5月31日分析稱,在流動性過剩和抵禦通脹的總方針下,中國製造業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遇到一定阻力。成本的增長、貸款環境的惡化和國際貿易壁壘使得貿易企業競爭力下降,訂單大量損失。另外,分析人士稱,最近中國所遭遇的大旱和電力供應危機導致生產成本增長,製造業和服務業產能受到抑制。滙豐銀行一名分析人士5月31日預測說,中國經濟有可能 會遭遇「硬着陸」。


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令世界經濟「撞牆」的猜想在輿論界和經濟界人士當中盛行。摩根大通銀行5月份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產業整 體產出總量已經創下21個月低點,而全球產出價格則遠高於歷史長期均值近10個百分點。世界經濟近期出現衰退也被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數據所驗證。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為1.8%,遠低於去年第四季度的3.1%,而製造業增速在過去的一個月已經下降到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月31日報道,高盛銀行和美林銀行已經分別將美國第二季度增長率預期大幅下調,並預計月份新增就業崗位數量將從前一個月的24萬個下降到約15萬個。遭受大地震衝擊的日本經濟數據更為慘澹,第一季度GDP負增長3.7%, 即使考慮災後重建的內需拉動,今年全年實際增長率也可能只有0.6%。另外,歐債危機「重災國」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等國經濟和財政狀況難以改善,歐盟內部因歐債危機矛盾加劇,使得歐元區整體經濟低迷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


在發達經濟體面臨經濟蕭條和金融危機時,新興經濟體也面臨經濟難題。5月31日,印度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第一季度GDP增長年率換算後為7.8%,創下5個季度以來的最慢增速。巴西、南非等國也面臨通脹增長過快的壓力。


對於全球經濟在今年「急剎車」,一些分析人士稱,這是「各種災難綜合累加」的結果,其中包括一些突發性因素。高盛銀行分析師扎克·潘德爾5月31日稱,日本大地震給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的打擊超出預期,美國經濟基礎甚至都受到震動。另外,歐債問題遲遲不能解決也 延誤了先進工業國家的經濟增長,並干擾了金融市場的信心。


然而,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告訴《環球時報》,現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還不至於二次探底。全球經濟下挫表現突出的是日本,但下半年日本經濟因災後重建會有所好轉。韓國《朝鮮日報》稱,只要快速妥善地解決歐洲債務危機,金融市場所出現的混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另外,如果中國能夠在控制通脹基礎上逐步放開增長的「步子」,就可以帶動地區甚至全球經濟復甦。


通脹問題

周世儉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最值得關注的是通脹問題。美國可能會採取隱性的印鈔行動來刺激經濟,不會像過去那樣大張旗鼓地搞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對飽受通脹之苦的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此一來,凡是以美元記價的大宗資源性產品都會漲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