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9K34便攜式防空導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箭-3)
前往: 導覽搜尋
9K34便攜式防空導彈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9K34便攜式防空導彈(英語:9K34 Strela-3;俄語:9К34 «Стрела-3»;以下簡稱為「箭-3」)是一款由蘇聯科洛姆納機械設計局所研製及生產的便攜式地對空導彈(SAM)系統,用以取代性能不佳的9K32「箭-2」(北約代號:SA-7「聖杯」)。9K34是俄羅斯國防部火箭炮兵裝備總局(GRAU)的代號;而北約代號為SA-14「小魔怪」(英語:SA-14 Gremlin)。其導彈本身被稱為9M36 。

該導彈主要是以早期的9K32「箭-2」為藍本並且大幅度改良,因此發展迅速。

研發背景

「箭-3」的前型,「箭-2」(SA-7)的前期工作雖然在1967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和實際部署,但在導彈末端裝備的紅外製導頭有着諸如「無法從目標背後發射」、「誤將太陽能和被加熱的岩石表面視為目標並追蹤它」、「對低空或高速飛行的直升機戰鬥機的命中率非常差劣」等眾多缺失,只可說是不可靠的武器(雖然同期的紅外製導導彈也有着類似的缺失)。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從1970年開始,科洛姆納機械設計局研發「箭-3」。1974年1月,該導彈於蘇聯武裝部隊接受服役。

1983年起,9K38「針」(北約代號:SA-18「松雞」)[1]已經取代了蘇聯的「箭」系列便攜式防空導彈,但仍在許多出口國家當中服役。

描述

蘇聯研發「箭-3」旨在取代「箭-2」,因為他們很早就清楚,「箭-2」的弱點在於它們的制導系統和對反制措施的敏感度。因此,從1970年開始,科洛姆納機械設計局研製並於1974年向蘇聯武裝部隊推出「箭-3」。「箭-3」被地面部隊用於迎擊直升機和攻擊機。它由兩名士兵(射手、擊發隊長)操作,並藉由紅外尋的制導器追蹤目標。

作為便攜式防空導彈,「箭-3」由以下三個主要部件組成:

  • 9P58—扳機組件
  • 9P59—玻璃鋼強化塑料制發射器和目標尋獲系統 (導彈容器兼發射裝置)
  • 9P51—熱電池和儲氣罐(用於驅動及冷卻火箭制導頭以尋獲目標)
  • 9M36—導彈彈體

此外還有「箭-3」的配件。配件通常不是由射手使用,而是裝在飛行器以上或是由觀察手使用:

  • 1RL247—敵友識別系統接收機
  • R-147—用於防空信息的無線電接收機

「箭-3」是一種被動式紅外導彈:以導彈的氮氣冷卻制導頭探測熱源,如排氣管、螺旋槳發動機和渦輪機,並將導彈引導至熱源和目標。「箭-3」在「箭-2」以上所作出的重大改進,在於導入了一種全新的紅外尋的制導戰鬥部,這保證了更好的目標尋獲和追蹤,並將前型的弱點最小化。這款新型的制導器以FM調變(針點掃描,Con-scan)原理操作,與早期的AM(旋轉掃描,spin-scan)制導器相比,它較為不容易受到干擾和受熱誘餌彈所引誘而影響效果,而後者的制導器則很容易被發焰筒甚至最原始的紅外干擾器所迷惑。新型的制導器還導入了制導元件冷卻裝置,而該裝置以連接到發射裝置的加壓氮氣瓶的形式進行冷卻。

因此,「箭-3」以及其後繼型號9K38「針」(SA-18)的是攻擊直升機(如AH-1「眼鏡蛇」或米-28「浩劫」)和攻擊機(如A-10「雷霆二式」或蘇-25「蛙足」[2])的最大威脅之一,因為它可被任何士兵輕鬆運輸並且發射,導致他們的戰鬥更為困難。

冷卻的效果是將制導頭的硫化鉛(PbS)制導器元件的靈敏度範圍擴大至更長的波長(稍大於4微米,相對於非製冷PbS元件的2.8微米)。事實上,這使得在較遠距離的範圍內追蹤較冷的目標也成為可能,而且在有利的環境以下能夠實現前半球內對噴氣式戰鬥機的打擊。這類制導頭亦具有追蹤速度更快的好處,使導彈可機動性追蹤並且快速逼近目標。

可上述改進帶來的缺點是導彈重量增加,導致「箭-3」的運動性能比原型「箭-2」略有下降。但針對相對地較為緩慢的戰場上低空的空中威脅時,整體效能已經了大幅的提升了。

「箭-3」已出口到30多個國家

這種導彈的海軍版本的北約代號為SA-N-8。

視頻

9K34便攜式防空導彈 相關視頻

女記者體驗珠海航展單兵作戰武器肩扛便攜式防空導彈
便攜式防空導彈打擊距離,美4800米,蘇5200米,我國是多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