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甌劇,為中國戲曲劇種之一,又稱作溫州亂彈,流行於溫州及其周邊地區。舞台語言為溫州官話,丑角則用溫州方言。主要伴奏樂器有笛子、板胡等。代表劇目有《佛靈寺》、《販馬記》、《陳州擂》、《玉麒麝》、《崑山縣令》、《玉簪記》等。
2008年6月7日,甌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106[1]。
歷史沿革
甌劇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較有影響的傳統劇目有《高機與吳三春》、《陽河摘印》以及創作的現代戲《東海小哨兵》等。甌劇的音樂除亂彈外,還有高腔、崑曲、徽戲、皮黃等劇種的唱腔曲調,十分豐富多彩。甌劇唱腔分「正亂彈」和「反亂彈」;正亂彈主要曲調有【慢亂彈】【二漢】【玉麒】【流水】【小桃紅】等;反亂彈有【錦翠】【洛梆子】【反流水】【反緊板】等。
溫州甌劇,原名「溫州亂彈」,形成於明末清初,多聲腔劇種,史來以演唱亂彈腔為主,兼唱髙腔、崑腔、徽調(皮簣)、灘簣、時調六種聲腔唱調。1959年,以溫州古稱「東甌(王國)」,又有甌江流貫全境,因改稱「甌劇」,並以其為劇種名行於世。
明嘉靖年間(1522-1566),海鹽腔迅速占領了溫州城鄉。
清代,由於它聲音高亢,被泛稱為「高腔」,是時已流布於全國各地。古來戲曲音樂的發展,有其極大的廣泛性、群眾性和流動性,它們之間相互吸收影響,乃至催化、合化,本不足奇。
清中葉,曾發展到三十多個班社,盛極一時,至今,其流行區域的格局,基本未變。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政府將殘存的「鳳玉班」、「新鳳玉班」、「新新鳳玉班」(「勝鳳玉班」)合組為「溫州勝利亂彈劇團」;其後,又先後將「更新」、「紅星」兩個亂彈班的部分骨幹充實於「勝利」,幾經整合,成為後來建團模製。
1957年起,政府從又先後選派(調)一些政治、行政及業務創作幹部擴充劇團班子、隊伍,形成一個體制較為完善、力量較為強大的戲曲編演團體。
1959年,經政府批准,改名為「甌劇」,並為「全民所有制劇團」。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在「溫州雜劇」(南戲)的故鄉,迄今仍活躍着具數百年歷史的,集「高」、「昆」、「亂」、「徽」、「灘」、「時」六種聲腔唱調於一劇種的古老劇種,且世代繁衍於南戲故里,這在我國戲劇歷史上,是很獨特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實。
學術價值:由我國「南戲」直接繁衍的古「四大聲腔」,在今天,世上僅存「高腔」與「崑腔」兩種。這兩種,在甌劇中史來都有留存和演唱,綿延至今。擁有此二腔者,全國不多,一直生存在南戲故里者,唯甌劇[2]。
藝術價值:甌劇劇目的豐富,音樂的浩博,臉譜的獨具,表演的獨到,生活氣息之濃郁,融(溫州)「小南拳」打鬥之鬧猛,藤牌(陣)舞、浮缸舞之獨特等藝術風範,深深根植於浙南群眾之中。
視頻
甌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甌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 《中國甌劇音樂大典》首發 創地方戲劇音樂整理先河,利國網,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