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圖鏈接來自 一起扣扣網 的圖片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北岸,行政區劃隸屬荊州市,地跨洪湖市和監利縣,介於東經113°12′-113°26′,北緯29°40′-29°58′之間。保護區以洪湖圍堤為界,總面積41412公頃,其中核心區12851公頃,緩衝區4336公頃,實驗區24225公頃,邊界線總長度104.5公里。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洪湖大湖為主體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的保護區,始建於1996年,2000年被湖北省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1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是保護洪湖水生和陸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組成的濕地生態系統、未受污染的淡水資源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北岸,行政區劃隸屬荊州市,地跨洪湖市監利縣

地質構造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的四湖地區屬中國東部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的江漢沉降區,是由燕山運動開始形成的內陸斷陷盆地,其構造格局受西北、西北西和東北北向構造線所控制。該區在燕山運動[2]以後形成的兩組基岩斷裂將區內切成許多塊斷體;前第四紀受地質外營力的作用形成一個巨大深厚的山麓相洪積、河湖相沉積;全新世以來形成了若干個河流窪地,其中之一就是長江和東荊河之間的河間窪地。在窪地中,兩側為河流沉積物,天然堤或人工堤堆積,中間窪地處潛水不暢,雍塞成湖,洪湖就此形成。

水文情況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體洪湖位於長江中游江漢湖群四湖流域下游,是流域內主要調蓄型湖泊,洪湖的匯水區域為12000平方千米。匯水區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1300毫米,地表水年均徑流量19.1×108立方米,過境客水年均徑流量7.8×108立方米,多年平均入湖水量19.6×108立方米,年均入湖流量為513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727立方米/秒。

土壤類型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類型主要有水稻土和潮土,在湖洲灘地有少面積的草甸土分布。水稻土是現代沼澤化土經過自然演化和圍墾,在長期水耕熟化過程中發育起來的,其中主要有潛育型水稻土和沼澤型水稻土,這兩種土壤的形成主要受洪湖地下水位起落影響,土壤剖面構型多呈AG型和APG型。水稻土的分布面積廣大。潮土類主要分布在洪湖和長江之間的地勢較高地帶,是在長期旱耕熟化過程中發育起來的。

視頻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洪湖濕地保護
央視直播夏日洪湖濕地美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