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沂蒙山人》根據小說《高山下的花環》改編。改編:劉敏庚。劇本由《長江戲劇》1984年發表。
劇目介紹
評劇《沂蒙山人》劇情介紹:
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連長梁三喜英勇犧牲。部隊通知烈士家屬來隊,但過了一個月未見到來,指導員趙蒙生焦急不安。趙母吳爽來隊探望,告訴蒙生路上有一年輕婦女抱着孩子同一位老婦人往這裡走着,蒙生和戰士立即去迎,果然是三喜家屬。婆媳在14天前啟程,步行180多里路來到營地。
部隊要三喜照片,梁母把一張她帶兩個孩子的照片拿出,指點說一個叫大爭,就是三喜,一個叫小貓是趙司令員的孩子。蒙生激動地撲向梁母,義就是您當年撫養的小貓。梁母驚喜地看着蒙生,又與分別30年的吳爽相見。梁母述說了長子8歲跑交通被鬼子殺害;次子「文革」中保護縣長被亂槍打死;老伴在割資本主義尾巴時保護棗林被打傷身亡。因此,三喜在部隊欠了債。吳爽深感自愧。
臨行前,梁母拿岀三喜所留欠單,把撫恤金還了欠債,謝絕了組織和同志們的照顧,平心靜氣地離去。大家受到極深教育。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沂蒙山人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儺戲是什麼?儺戲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網,2015-07-18
- ↑ 歷史知識 > 參軍戲,國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