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江岸區堤角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武漢市江岸區堤角小學長江之濱,江岸之北,堤角前街2號。1947年,武漢市江岸區堤角小學始建於此。歷經70餘年發展,堤角小學辦學規模、質量均不斷提升,目前已形成一校兩園格局,服務周邊7個社區,輻射面積達4.1平方公里,是全國首批校園足球特色校、武漢市標準化學校、武漢市素質教育特色校。
育人模式
近年來,堤角小學以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建設為契機,深鑿「本真教育」理念這一辦學品牌,深入打造「求真知」「育真人」的育人模式,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屢獲新突破、新發展,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不斷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進一步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長江金岸素質教育的一張嶄新名片。課程體系「求真知」
一直以來,「足球」是堤角小學最具區分度的品牌項目。學校是中國足協褒獎的全國106所重點足球學校之一,被評為「全國開展足球運動先進學校」。在此基礎上,該校提煉出「自信、拼搏、合作、快樂」的「校園足球精神」,以此為核心開發實施「足下」系列課程,並創新構建了相互滲透、融匯貫通的「井水式」課程體系,全面培養「品行堅毅,個性靈動」的新時代好少年。
辦學理念
學校將「足下」課程體系定位為「本真明理」 「本真求知」「本真健體」三個維度,三者相互關聯、目標統一,把「本真育人」的辦學理念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身心健康等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本真明理」課程以「校園足球精神」為核心,整合道德、情感、勵志、素養、理想5大內容板塊。《球星軼事》《同校的你》通過中外球星的成長故事、身邊校友的真實經歷,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和道德認知;《規則》由球場規則延伸到社會規則,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參與社會生活,規範自我言行。最受學生歡迎的,則是《我們那些事》這一以全校徵集匿名稿件選編而成的教材。強烈的參與感和代入感讓學生在自我認知、他人激勵中完善人格,完成對自我的喚醒,從而實現自我成長。
「本真求知」課程以「足球精神」攻克「求知」難關。依據生源狀況調研和學生學業情況分析,學校從學科拓展的角度開發了《趣語》《益智》《科學探究》等課程,對課程標準、通用教材進行重組、鏈接和拓展,體現課程內容的多元與延伸;從科學素養的角度開發了《安全》《航模》《車模》《空模》《3D打印》《創客》等課程,有力補充了原生家庭對生命教育、前沿科技這類教育內容的缺失,滿足了學生對自我、生命、未知世界的探知欲。
此外,學校還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從職業技能的角度開發了《陶藝》《巧手》《傳承》《圍棋》《書法》等興趣課程。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目標應該包含啟發生命智慧,深化價值反省及整合知情意行等方面。換個方式來說,生命教育應幫助學生探索與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並發展個人獨特的生命、實踐並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諧關係。
其實,整個社會都需要生命教育,只是最直接的切入點是教育體系[1],也就是由小學至大學十六年的學校教育[2]。因此,二十一世紀的學校教育應以人為基礎,致力於深化人生觀、內化價值觀、整合知情意行與尊重多元智能的生命教育。
參考文獻
- ↑ 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教育體系如何順應時代需求?,搜狐,2020-10-30
- ↑ 學校教育工作管理細則參考範文,瑞文網,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