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號坦克(德語:Panzerkampfwagen III)為德國生產的一款坦克,並廣泛地投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三號坦克被設計為專對付敵方裝甲戰鬥車輛,並與支援步兵的四號坦克並肩作戰,大量使用於戰爭德軍活躍的的1941年至1942年,然而隨着盟軍新型坦克大量投入後,其有限能力無法趕上敵方坦克性能而過時,大部份用途被逐漸為強化後的四號坦克所取代,只有少部份在戰爭後期擔當步兵支援的角色。從1936年至1943年,德國一共生產約5700輛三號坦克,並以其與底盤為基礎發展出三號突擊炮,一直生產與使用到戰爭結束。[1]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 三號坦克 | |
外文名稱 | Panzerkampfwagen III(德語) | |
研製時間 | 1935年 | |
定型時間 | 1937年 | |
服役時間 | 1937年 |
發展沿革
研發背景
因為《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人不能研製坦克,當然了,這只是明面上的規定,在暗地裡,德國人從20年代中後期,就動了心思。除了明面上造了一大堆輪式裝甲混淆視聽外,暗地裡,更為龐大的計劃正在醞釀。1934年,古德里安這個裝甲戰術天才提出了建立以三號、四號坦克搭配的裝甲部隊。其中,三號坦克為主力,而有着德意志軍馬之稱的四號,在當時只是支援型坦克的地位。
希特勒上台後,《凡爾賽條約》被否決,三號坦克設計計劃自30年代初開始,是一個中型坦克項目,註定要組成德國裝甲部隊的大部分。然而,到了1933年,德國工業仍然無法生產出這樣一輛坦克。於是,一號坦克和二號坦克的目的是提高工業技能和方法,並為未來的中型坦克訓練人員。德軍坦克之父是海因茨·古德里安,他是一位裝甲戰爭作家和理論家,他設想了一個理想的設計,既能對付其他坦克,又能提供步兵支援。
1934年1月27日,德國軍方授權開發一個10噸的坦克,炮塔內有一個37mm L/45的火炮,代號為Zugfuehrerwagen(排長坦克),簡稱為Z.W(為了應付英法的調查)。兩個試驗坦克底盤從戴姆勒奔馳公司訂購,一個從M.a.N.訂購。兩個試驗炮塔一個由Krupp公司委託開發,一個由Rheinmetall公司委託開發。[2]
研發過程
古德里安的計劃於1934年以Versuchkraftfahrzeug 619的名義提交給機械化部隊督察。但是,由於選擇了50毫米的火炮,它沒有得到軍械部的批准。軍械部對37毫米的Pak 36感到滿意,其中還有大量庫存。它已經是主要的步兵支援炮,便於彈藥管理和標準化。這種觀點被證明是一個大錯誤。1939年,古德里安與希特勒會面後,50毫米的升級版又被擺在了現在由元首支持的瓦芬納特面前。儘管如此,瓦芬納特只是忽略了訂單,推遲了升級,直到1941年三號坦克J型出現。
1936年,第一輛三號原型車由戴姆勒-奔馳公司生產。當時50mm火炮還沒有準備好,因此臨時用37mm火炮代替,但其炮塔又是為重型火炮設計的。此時,亨舍爾(Henschel)公司和Man公司也提供了他們設計的原型車,在1936年到1937年,他們的樣品進行了廣泛的測試,其後,也由奔馳公司生產第一型車。克虜伯公司也提交過他們設計的車型——MKA,但最終沒有投入生產。[3]
軍方並沒有挑中某一生產型號,而是將戴姆勒、MAN、亨舍爾三家的設計各取優勢,揉合在了一起。以當時標準,三號坦克是很強的。這裡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二戰時期的美國雖然工業強大,但在坦克設計的積累上還是不足的,早期設計出來的坦克類似M3什麼的,完全不夠德國人看。在1942年,美國通過對繳獲的三號F型坦克的研究,將其中的一些設計用在了M18、M24坦克上,要知道,這可都過去好幾年了,因此三號坦克在設計理念上確實是領先的。
投入戰場
三號坦克的服役時間是1937年,在波蘭戰場上,三號坦克很好的完成了自己作為「突擊尖刀」的使命,大顯神威,但這時候數量並不多,只能用來嚇唬嚇唬波蘭人。在後續的法國戰役中,三號坦克的37毫米口徑炮就不夠看了,好在古德里安早料到這種情況,在設計時為三號坦克預留了大口徑火炮的位置。基本上從F型開始,都改裝了50毫米口徑炮。
到了蘇德戰爭期間,在鋼鐵洪流的面前,三號坦克最初憑藉良好的構造和德軍坦克兵的高素質,在1941年,依舊創造了1:6的交換比。但到了次年T-34坦克大規模服役的時候,三號坦克就完全落伍了。回過神來的蘇聯人立刻用自己武器製造的天賦狠狠地教訓了風頭正勁的德國裝甲兵團,皮糙肉厚且易於生產的T-34坦克在戰場上憑藉着自己的悍勇之氣壓倒了做工精細,耗時耗力的三號坦克,充分證明了強迫症患者根本就不是瘋子對手的這一淺顯道理。到了1943年,已經發展到N型的三號坦克最終停止了研發,將主演的位置讓給了後來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及改良後的四號坦克,而自身的底盤也用於生產三號突擊炮。[4]
結構特點
區分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的最簡單的方法是計算車輪的數量。三號坦克每側有六對車輪,較長的四號坦克有八個車輪。不幸的是,這個簡單的指南沒有考慮到早期的試驗版本,用於測試不同的軌道和懸掛系統等功能。第三裝甲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軍隊的主戰坦克。後來它將被四號坦克、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所取代。
性能諸元
重量 | 15 - 23t |
車組 | 5 人(駕駛員,車長,電報員,炮手,裝彈手) |
車長 | 5.38m/ 6.41m(包括主炮) |
車寬 | 2.91m |
車高 | 2.44m |
最大時速 | 40 / 23 km/h(公路/越野) |
行程 | 165 km/ 115km (公路/越野) |
油箱容量 | 320L |
發動機 | 265hp Maybach HL 120 TRM 汽油發動機 |
主武器 | 50mm KwK 38 L/42 火炮 或 50mm KwK39 L/60 火炮 |
副武器 | 3 x 7.92mm MG34通用機槍 |
彈藥 | 50mm炮彈備彈79發 ;7.92mm機槍彈備彈6450發 |
裝甲 | 10-47mm |
坦克評價
從三號坦克的經歷,我們會發現,在戰爭時期坦克、又或者說科學技術的發展迭代有多快,從優秀到平庸,只不過短短數年,但這樣的快速發展,用的是無數人的生命換來的,並不會令人感到欣慰!」通常來說,對於某款坦克的衍生品,人們一般不會多費口舌,但從三號坦克身上衍生出來的三號突擊炮肯定是個例外。[5]
雖然三號坦克在戰爭的後期已經落後於坦克的發展,但無可否認,三號坦克在坦克史上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甚至於蘇聯人在繳獲三號坦克之後,又將其改造為坦克殲擊車,足見其性能的優異。三號坦克從生產開始,無線電也是坦克裝備的一部分,由此排長可直接通知指揮官,也方便了與其他裝甲部隊的協調。與此同時,世界上大多數裝甲部隊都使用旗語交流,有些國家的坦克甚至「交流全靠吼」,而那些國家中坦克部隊裡唯一裝備無線電的坦克是坦克指揮官的專屬坦克。發展無線電這一特點完全適合閃電戰式的聯合兵種戰術。後來,盟軍的坦克設計也採用了三人炮塔結構。
衍生型號
視頻
納粹德第3號坦克,放在今天依然強勁
參考資料
- ↑ 三號坦克
- ↑ Panzer IIIDecember 1, 2014
- ↑ 「遊騎兵」三號坦克,身經百戰!一直被忽視的德軍裝甲主力 2018-12-20 19:10
- ↑ 二戰初期席捲戰場的鋼鐵洪流——德國三號坦克
- ↑ 德國三號坦克,從優秀到平庸,數年輝煌背後是無數生命的死去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