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M8式75毫米榴彈炮載具

M8式75毫米榴彈炮載具原圖鏈接來自 嗶哩嗶哩 的圖片

M8式75毫米榴彈炮載具(英語:75 mm Howitzer Motor Carriage M8,縮寫:M8 HMC)是一款二戰期間美國制自走炮。這款自走炮是在M5斯圖亞特式輕型坦克的車體上安裝了一個帶有75毫米榴彈炮的旋轉炮塔後製成的[1]

目錄

歷史

自1920年代,美國陸軍即開列出自走炮的需求。最初底盤選擇了一般曳引機,後來更換為T1輕戰車,但是這些開發都受到經濟大蕭條之故而暫告頓挫。到1939年備戰後,自走炮開發才獲得經費。這時候的自走炮底盤選用了M1戰鬥車,採用全密閉式炮塔,配備武器則是口徑75毫米的M1榴彈炮,代號「T3」。T3自走炮測試的結果認為它的戰鬥艙過於狹窄,因此不被接受。但是相關設計得到肯定,後來在1940年6月M3輕戰車問世後,自走炮的改良轉移到這個底盤上繼續。

在1941年,泛世通公司與亞伯丁實驗場合作,以實驗場工程師的意見先是打造了T18自走炮,1942年則是推出T52自走炮,同時在開發的還有以M5輕戰車底盤打造的為「T41榴彈炮載具」。T41安裝了一個模擬戰鬥室,並且沒有安裝裝甲,僅僅是作為研究用。後來,軍方考慮到這款車輛不能為乘員提供足夠的防護,故將之拋棄,將精力轉向新設計的T47上。

T47與T41一樣使用了M5輕型坦克的底盤。T47與之前幾款原型自走炮車最為不同的設計是主炮架設與配套設計,它的主炮安裝在炮塔上,使火炮可以滿足360度的射角,此外火炮裝有陀螺儀,因此可以在崎嶇環境下完成穩定射擊。該炮塔使用開敞式設計、手搖轉動,炮塔環直徑從1188毫米加寬為1384毫米,受惠於增大的炮塔環,戰鬥室的空間也更為寬裕。1942年4月,T47的模型製造完成。軍方在對其進行評估後,在1942年5月決定將其投入量產,並將之命名為「M8式75毫米榴彈炮載具」。

M8自走炮的實車在1942年9月才完成,在亞伯丁測試場的測評非常順利,僅有些微的修改設計即於同月進入量產。M8自1943年早期開始裝配部隊,1942年9月到1944年1月間,由凱迪拉克汽車的底特律工廠量產1,778輛M8自走炮,在量產期間,除了將M2榴彈炮更換為M3榴彈炮,M8的規格並沒有大幅度調整。美軍通常會將M8分配至中型坦克營的營部連中。自1944年春起,美軍開始逐步將M8自走炮替換為安裝了105毫米榴彈炮的雪曼坦克。

儘管M8被美軍定位為「突擊炮」,但是M8的輕裝甲加上敞口炮塔卻使得它並不能很好勝任這一工作。

性能

M8全重16.33公噸,75毫米榴彈炮被安裝在一個可以360度迴旋的敞口炮塔上[2]。火炮的俯角、仰角分別可達-20度、+40度。全車共攜帶46發主炮的炮彈。炮手和車長坐在開敞式炮塔中——這使得他們很容易受到敵軍的攻擊。他們登上坦克的方法是爬上炮塔後進入坦克內部。而駕駛員和副駕駛則可以通過車體前部的艙門出入。

M8自走炮的車組編制防禦武器是1挺M1A1衝鋒鎗與3挺M1卡賓槍,配賦子彈為600發.45子彈(24個彈莢)與735發.30卡賓槍彈(49個15發彈莢),車上一般會裝設SCR-510或SCR-210無線電

視頻

M8式75毫米榴彈炮載具 相關視頻

老外靶場第一次射擊,75毫米榴彈炮,發射時威力太大了!
實拍:榴彈炮威力有多大?看完你就知道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