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花蒿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花蒿子
t0130212487c4af2406.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591953&sid=580455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黃花蒿子

漢語拼音:Huánɡ Huā Hāo Zǐ
別名:無
性味:①《日華子本草》:涼,無毒。②《綱目》:辛,涼,無毒
功能主治:治勞,下氣,開胃,止盜汗

黃花蒿子

黃花蒿子,中藥材名。本品為菊科植物黃花蒿的果實。功能主治為:治勞,下氣,開胃,止盜汗。[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黃花蒿子

拼音名:Huánɡ Huā Hāo Zǐ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菊科植物黃花蒿的果實。

性味

  • ②《綱目》:"辛,涼,無毒。"

功能主治

《日華子本草》:"治勞,下氣,開胃,止盜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的揮發性香氣。根單生,垂直,狹紡錘形;莖單生,高100-200cm,基部直徑可達1cm,有縱棱,幼時綠色,後變褐色或紅褐色,多分枝;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無毛或初時背面微有極稀疏短柔毛,後脫落無毛。葉紙質,綠色;莖下部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7cm,寬2-6cm,綠色,兩面具細小脫落性的白色腺點及細小凹點,三(至四)回櫛齒狀羽狀深裂,每側有裂片5-8(-10)枚,裂片長橢圓狀卵形,再次分裂,小裂片邊緣具多枚櫛齒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的深裂齒,裂齒長1-2mm,寬0.5-1mm,中肋明顯,在葉面上稍隆起,中軸兩側有狹翅而無小櫛齒,稀上部有數枚小櫛齒,葉柄長1-2cm,基部有半抱莖的假託葉;中部葉二(至三)回櫛齒狀的羽狀深裂,小裂片櫛齒狀三角形。稀少為細短狹線形,具短柄;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深裂,近無柄。頭狀花序球形,多數,直徑1.5-2.5cm,有短梗,下垂或傾斜,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開展、尖塔形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內、外層近等長,外層總苞片長卵形或狹長橢圓形,中肋綠色,邊膜質,中層、內層總苞片寬卵形或卵形,花序托凸起,半球形;花深黃色,雌花10-18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3)裂齒,外面有腺點,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10-30朵,結實或中央少數花不結實,花冠管狀,花葯線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近與花冠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短睫毛。瘦果小,橢圓狀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3]

分布區域

廣布於歐洲亞洲的溫帶、寒溫帶亞熱帶地區,在歐洲的中部、東部、南部及亞洲北部、中部、東部最多,向南延伸分布到地中海及非洲北部,亞洲南部、西南部各國;另外還從亞洲北部遷入北美洲、並廣布於加拿大美國。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地區。

生長環境

遍及中國全境;東半部省區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地區,西北西南省區分布在2000-3000m地區,西藏分布在3650m地區;生境適應性強,中國東部、南部省區生長在路旁、荒地、山坡、林緣等處;其他省區還生長在草原、森林草原、干河谷、半荒漠及礫質坡地等,也見於鹽漬化的土壤上,局部地區可成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或主要伴生種。[4]

參考資料

  1. 黃花蒿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黃花蒿子中醫世家
  3. 黃花蒿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黃花蒿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