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魯繡一種古老的傳統刺繡工藝。
- 中文名:魯繡
- 別 稱:「衣線繡」
- 興起時間:春秋時期
- 珍 品:文昌出行圖、芙蓉雙鴨圖等
- 代表品種:濟南髮絲繡
- 譽 名:中國八大名繡之一
目錄
四大明繡
中國以「四大名繡」(蘇繡、蜀繡、湘繡、粵繡)聞名於世,一針針一線線,千萬條彩線輕盈穿梭,繡出了中國獨有的絢爛。 四大名繡,指的是我國刺繡中的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刺繡,古稱針繡,是用繡針引彩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除了四大名繡,在我國還有京繡、魯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等地方名繡,而我國的少數民族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繡。*[1]
歷史源流
從故宮博物院所藏不同時期的魯繡作品如《瑤池吉慶圖》、《文昌出行圖》、《山市晴嵐圖》、《鳳凰牡丹圖》等以及山東鄒縣出土的繡品看,都是採用了傳統魯繡的雙合股不破劈的「衣線」繡。《漢書》中就記載有「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巨萬」。足見當時齊魯故國已具備很大規模的刺繡隊伍,並且朝廷每年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設在齊都的三處「服官」的生產發展。魯繡風格較他繡不同,多以暗花織物作底襯,以彩色強捻雙股衣線為繡線,採用齊針、纏針、打籽、滾針、擻和針、鎮繡(辮子股針)、接針等針法,選取民間喜聞樂見的人物、鴛鴦、蝴蝶和芙蓉花等內容,蓮花罕為題材。 據《漢書》記載,「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巨萬」,當時繡業的昌盛和重要可見一斑。魯繡春秋時期的齊魯已興,史稱「齊紈」或是「魯縞」,至秦而盛,至漢已相當普及。《史記·貨殖列傳》上對此有「冠帶衣履天下」之稱。不僅如此,還出現了專門為繡業而設置的「服官」。 魯繡從古代帝王公卿的章服走入尋常百姓家,無論是鄒縣1350年李裕庵墓葬中沉睡的繡裙、袖邊、鞋面採用的山東傳統「衣線繡」,所表現出圖案蒼勁粗獷、質的(地)堅實牢固;還是存於故宮博物院中的明代作品《文昌出行圖》、《芙蓉雙鴨圖》所表現出的用色鮮明、針法豪放、樸實健美,都向世人展示出魯繡繡飾鮮明而不脫離實用的民間藝術風格。 唐代以後,我國北方連年戰亂,桑地及刺繡生產都受到嚴重破壞,大量織繡工人遷徙南方,隨着江南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近百年來江南資本主義的萌芽和受西方國家的影響,魯繡便逐漸衰退,取而代之的是「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的興起。新中國成立後,各類刺繡工藝如朵朵奇葩,競相開放。隨着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市場 的需求不斷擴大,山東刺繡廠最早在濟南成立。 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老藝人王玉珍一件機繡作品《菩薩受經圖》在1956年2月的「全國刺繡會議」上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這件作品繡技精緻,針碼長而不亂,與傳統手繡不相上下,在全國很快得到推廣和發展。招募匯集了眾多民間的刺繡藝人和能手,她們在原本民間魯繡的基礎上融匯了「蘇繡」、「湘繡」的優點,逐漸發展起來,形成了樸素大方、工整秀麗的藝術特色。 之後隨着山東各刺繡廠的興起,刺繡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普及。但由於大都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日用品生產,缺少了藝術上的探求。特別是近些年來,刺繡業的滑坡,山東許多刺繡廠關閉。魯繡藝術的研究和發展又遭到了空前的危機、挫折。*[2]
魯繡針法
「結子」、「環繡」
「結子」、「環繡」是在繡地上用繡線挽扣,結為小顆粒。引線出地面後,用針芒在繡線近地的末端向內繞一圈,然後在距原眼一二絲的距離下針,收緊圈線即成一子。密排顆粒即可成線又可成面。要求用力均勻,每個子粒大小肥瘦一致,密排不露地。
釘線繡
把繡線釘固在地料上構成紋樣,就叫釘線繡。先用較粗的線或絲織帶鋪排紋樣,並用較細的線將繡線或織帶釘住。固定繡線的方法較多,可以隔一段距離釘一針,也可以繞着繡線固定。所用繡線亦可變化,有「釘衣線」、「釘小線「、「釘綜線「、「釘馬尾線」等多種名目。釘線繡多用於圈劃紋樣輪廓。
平金
用金線盤排紋樣,形成金色塊面,即為平金,也叫「盤金」。多用一根或兩根金線來回盤排,並用針線固定。釘線的針腳距離相等,並注重錯落排列,達到平整均勻的效果。釘線的顏色可有多種變化,以構成一個色澤層次。
套針
將繡線分為數批,批批相套即為套針,分為單套、雙套、集套、木梳套、扁毛套多種。單套針最為常見,繡法是:第一批由紋界邊沿起針,針與針之間留一絲距離以容第二批,第二批在第一批中部下針,第三批接入第一批尾部,第四批接入第二批尾部,先批與後批麟次相復、犬牙相錯,故名。
齊針
齊針是刺繡最基本的針法之一,又叫「直針」、「齊針」。做法是將繡線平直排列,組成塊面,每一針的起落點均在紋界的邊緣。要求線跡平行、均勻平直、面平邊齊、不重不露。
扣鎖
扣鎖針法廣泛用於現代紡織品中,是常用的針法之一。一般操作的程序是在預先縫好的底線邊緣上,從繡地下面穿出,滿過底線。在底線的另一側邊緣穿到繡地下面,扣緊。形成工藝效果。如果需要鏤空效果的,可以依據要求,鏤空後,再鎖扣。*[3]
魯繡發展
古老魯繡
魯繡是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的繡種。春秋時期的齊魯已興,史稱「齊紈」或是「魯縞」,至秦而盛,至漢已相當普及。《史記·貨殖列傳》上對此有「冠帶衣履天下」之稱。不僅如此,還出現了專門為繡業而設置的「服官」,據《漢書》記載,「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巨萬」,當時繡業的昌盛和重要可見一斑。 魯繡從古代帝王公卿的章服走入尋常百姓家,無論是鄒縣1350年李裕庵墓葬中沉睡的繡裙、袖邊、鞋面採用的山東傳統「衣線繡」,所表現出圖案蒼勁粗獷、質的(地)堅實牢固;還是存於故宮博物院中的明代作品《文昌出行圖》、《芙蓉雙鴨圖》所表現出的用色鮮明、針法豪放、樸實健美,都向世人展示出魯繡繡飾鮮明而不脫離實用的民間藝術風格。
民間魯繡
在文登民間,繡花作為女人必學的「功夫」,被稱為「女工」,農家大多有一種叫做「撐子」的繡花架子,魯繡工藝隨着這種特殊的工具在母女間代代相傳。 農閒時節,女子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撐子」上飛針走線。她們用不同的技法在衣裙、手帕、被褥、肚兜、轎衣等各種布料上繡出各種美麗的圖案。一幅幅栩栩如生、美麗吉祥的繡品伴着女人們朗朗的笑聲,躍然布面。
現代魯繡
現代電腦技術的參與,使傳統魯繡這棵千年古樹長出粗壯的新枝。進入新的世紀,一種只由2-3人操作、可以同時替代1048名傳統繡工的飛梭電腦繡花機,由藝達集團引入到文登後,再次使魯繡在工藝上產生質的飛躍。一批批魯繡之鄉成長起來的年輕後生,接過「王殿太們」傳過的衣缽,電腦設計、飛梭機製作、應用新材料,讓老師傅們「腦子中想什麼樣子就能做出什麼產品」的夢想變為現實。 *[4]
相關視頻
關注非遺——魯繡傳承
紀錄片《魯繡》播出版
參考來源
- ↑ 古代經典的四大名繡, 這才是美到極致的中國記憶 ,搜狐
- ↑ 魯繡 ,白沙錦繡藝術院
- ↑ 魯繡的傳承與工藝特點 ,參考網
- ↑ 古老的魯繡 ,黨政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