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鬣齒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鬣齒獸

圖片來自natgeomedia

科學分類

  動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哺乳綱 Mammalia

  肉齒目 Creodonta

  鬣齒獸科 Hyaenodontidae

  鬣齒獸屬 Hyaenodon


鬣齒獸屬學名:Hyaenodon),又名肉齒獸,或稱熊狗。是鬣齒獸科滅絕的一類。其下的一些物種是大型陸上肉食性哺乳動物的一員。

鬣齒獸是高度專化的掠食者,於41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出現,直至2100萬年前的漸新世仍然存在。[1]牠們窄長的顎部強而有力,很適合咬緊及咬碎東西。牠們的頭顱骨很巨型,但腦部卻很細小。牠的長頭顱骨上有很窄的吻,比較犬科的吻算是較大。牠的頸部較頭顱骨短,身體則長及粗壯,有很長的尾巴。前腳及後腳上都有五趾,第一趾比其他的腳趾較短。

食性

從鬣齒獸的頭顱骨可知牠們有敏銳的嗅覺。一些物種可能專門是吃腐肉的,但其他的明顯是主動的掠食者。鬣齒獸外觀很像現今的鬣狗,但有更尖銳的牙齒及良好發長的裂齒,故可見牠們有不同的食性。鬣齒獸不會吃腐肉,但會獵食如般大小的有蹄類

體型

鬣齒獸屬中最大的是巨鬣齒獸,肩高達1.4米及長10呎,重500公斤。換言之,牠有如現今般的大小。相反,最小的物種肩高只有30厘米。

分佈地區

遠在早始新世,肉齒目鬣齒獸科的成員就已出現了。早期的鬣齒獸類是身高不超過30厘米的小型雜食動物,直到晚始新世才逐漸演化成占優勢的大、中型食肉動物,其興起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有蹄類動物的出現結合在一起的,伴隨著漸新世灌木草原的擴大而新興的有蹄類,促使當時的各類食肉動物變得更大、更快、更強。鬣齒獸類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從最初發源的亞洲迅速擴張到除南美洲澳洲南極三大「隔離區」之外的世界各大陸。

中、晚漸新世是鬣齒獸類的繁盛期,在亞歐大陸、非洲和北美洲都生活著許多種類的鬣齒獸。它們的體形、外貌各不相同,一些小型的種類酷似後來食肉目的狐類;而走上大型化道路的也不在少數,如非洲的馬修鬣齒獸、北美大陸的恐鬣齒獸以及亞洲蒙古原野上的巨鬣齒獸,它們像今天的虎豹豺狼一樣兇悍,無論大小都擁有強大的雙頜與牙齒。 鬣齒獸是非常成功及多樣化的動物,但最終被現今的食肉目所取代。牠們約於古近紀末滅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