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雄市立三民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雄市立三民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
圖片來自top10place

高雄市立三民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英語:Kaohsiung Municipal Sanm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Of Home Economics & Commerce),簡稱三民家商,位於高雄市左營區。三民家商周邊有漢神巨蛋購物廣場高雄巨蛋、瑞豐夜市,以及高雄捷運巨蛋站(1號出口)。

校史

  • 三民家商於1986年籌備,翌年8月1日創校,初設家事、商業職業類科,包括:服裝科、幼兒保育科、美容科、室內設計科(創校時名稱為室內佈置科)、資料處理科、國際貿易科、觀光事業科與餐飲管理科(創校時名稱為家政科)等八科。
  • 1994年開辦體育班(原隸屬於觀光事業科現獨立為普通科)、輕度智能障礙班。
  • 1997年開辦實用技能班,曾停止辦理,於2010年再次開辦,又於2017年停止辦理。
  • 1999年加入辦理綜合高中,2017年停止辦理。

校訓

誠、敏、勤、和,乃衡諸於今社會人際關係之緊密,而服務業乃處於往來頻繁之人際之間,欲如何培養學生待人處世之道,實是最重要之課題。況經濟發展迅速,社會變遷更為廣泛,傳統儒家精神及人倫道德有被忽視之一面,乃建立一種「服務的人生觀」,也肯定人類生存的意義為「群倫」,不為小己,而為團體,促使師生能在這團體當中,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氣氛,培養出一個充滿著愛的園地,所以訂定了本校的校訓為:

  • 誠:自省無愧無怍、待人一心一意。
  • 敏:思想純真快捷、行為審慎進取。
  • 勤:為學嚴謹持恆、任事務本崇實。
  • 和:舉止合節中度、處世融洽樂觀。

歷任校長

任次 姓名 上任日期 卸任日期
第一任 陳有華 1987年6月22日 1995年2月1日
第二任 孫明霞 1995年2月1日 1999年6月15日
第三任 黃秀霞 1999年6月15日 2006年7月31日
第四任 黃琇意 2006年8月1日 2014年8月27
第五任 陳當木 2014年8月27日 現任

校服

  • 制服:

為粉橘襯衫。女生需打菱形領結,男為領帶;男生不須將襯衫下擺紮進長褲內。冬季男女需打領帶。

女生裙子為黑灰色格子百褶裙,長褲為黑色;男生褲子為灰色。

制服外套則為鐵灰色六釦風衣。

穿制服需搭配黑鞋白襪或白半統襪,規定襪子長度超過腳踝

現在因服儀開放,女生不要求一定得穿裙子,也可穿著長褲

  • 體育服:

女:粉紅色(長短袖衣褲及外套皆同) 男:鐵灰色(長短袖衣褲及外套皆同)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學生提供教學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幼稚園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學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歷史

位於英國東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年的國王學校,可能是現存最古老的學校之一.[1];而中國最早的學校,據估計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辦的學校。

學校教育的目的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統治階級培養下一代品格禮樂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常見的分級

歐洲的一些地區,高級中學英語:Gymnasium)是中學的一種,入學的學生一般成績較突出。在德國,十三年級之後(一些地區是十二年級),將完成高級中學學習並參加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在奧地利瑞士稱為Matura考試)。

英國,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為小學(有時進一步區分為幼稚園和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檢查員(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級別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機構: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級中學,英文稱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中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監督的。許多早期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單間學校,一位老師在一間教室裡面教7個年級的學生。20世紀20年代起,單間學校被整理為多教室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提供了校車運送學生。

常見的分類

英國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倫敦經濟學院)、舞蹈學校或記者學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批評與替代

在整個20世紀,傳統的學校受到廣泛的批評。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別:對品味評價的社會批判》中說明了學校階級結構再製機制。

學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責對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使孩子產生恐懼。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歡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學。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現代學校

在現代,學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但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的學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加上部分教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足夠,而忽略教導倫理道德,及正確的價值觀給學生。

校園設施

參考文獻

  1.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