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來西亞高速公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來西亞高速公路
東海岸大道(East Coast Expressway)地圖
圖片來自馬來西亞觀光局

馬來西亞高速公路(英譯:Malaysian Expressway System),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馬來西亞大道局監督,由私人業者承建管理的高速公路,總長共計1821公里。所有高速公路均有收費,並以BOT模式經營。而由公共工程局管理的高速公路或主幹道路則屬於馬來西亞聯邦公路類別。系統下的高速公路皆以E開頭,並在後方加上數字,奇數為南北向,偶數為西東向。

簡介

西馬半島及東馬砂拉越沙巴兩地均有高速公路,但西馬較為完善。亞洲陸路交通基建發展計劃之一的泛亞公路在馬來西亞擁有三條路線,即2號線、18號線和150號線。

南北大道貫穿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檳城怡保巴生谷新山等地,而東馬的泛婆羅洲高速公路從砂拉越州三馬丹文萊直達沙巴州塞羅東,目前正在建造中。

沿革

馬來西亞在西元1970年之前,各州屬之間的交通主要靠聯邦公路。隨着聯邦公路上車輛日益擁擠,港口及機場使用量增加及國家人口膨脹,馬來西亞政府提出興建高速公路以加強交通建設。馬來西亞第一條收費高速公路為丹絨馬林-仕林河高速公路,西元1966年3月16日通車(今日的聯邦1號公路的一部分),該公路在西元1994年因南北大道通車而停止收費。

馬來西亞第一條隧道是西元1979年竣工的吉隆坡-加叻大道雲頂森芭隧道

南北大道第一階段工程包括從章吉遮令至怡保的路段和從新那旺愛極樂的路段,於西元1987年5月完工。 西元1986年12月29日,公共工程部馬友乃德工程有限公司(United Engineers (M) Sdn. Bhd.)簽署意向書以便建造第二階段工程。

西元1988年3月18日,馬友乃德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南北大道有限公司,並與政府簽約,接手南北大道的建設和30年特許經營權,同時獲得政府的16.5億令吉的貸款和10年的車流量保證下全面展開第二階段的工程。為了確保資金的來源,當某些路段完工後,就開放通車已收取過路費。

西元1994年,南北大道第二階段工程正式完工並全面通車,並在同年9月8日由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開幕。

其他主要高速公路包括東海岸大道(東西線)、北海-居林大道以及加影-芙蓉大道等。目前橫跨霹靂州雪蘭莪州海濱區西海岸大道正在建造中,規劃中的州際公路尚包括九洞-司南馬-峇都交灣大道、東海岸大道吉蘭丹段等。

巴生谷外的州內高速公路則有北馬區檳威大橋[1]檳城第二大橋北海外環公路中馬區芙蓉-波德申大道南馬區第二通道高速公路新山東部疏散大道士乃-迪沙魯大道。計劃興建的高速公路包括檳城泛島高速公路喬治市峇六拜)、南吉打大道雙溪大年萬拉峇魯,作為南北大道檳城段的繞道公路)、新山-巴西古當大道等。

巴生谷

西元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獨立後,馬來西亞亟需另闢新港以作進出口貿易。當局決定以巴生港代替新加坡,因此巴生谷的交通建設較為發達,建有聯邦大道連接吉隆坡和巴生兩地。西元1990年代以後,巴生谷人口不斷增加,工業商業活動更繁榮,舊有的高速公路已不敷使用,因此聯邦政府決定建造新的高速公路以緩解阻塞問題。

西元1990年完工的新巴生河流域大道是第二條連接巴生和吉隆坡的高速公路。南北大道第二中環銜接大道於西元1997年建造,讓使用者可直達吉隆坡國際機場

位於巴生谷的其他主要高速公路有莎亞南大道(西元1997年啟用)、白沙羅-蒲種大道(西元1999年啟用)、西部疏散大道(西元2001年啟用)、新班底大道(西元2004年啟用)、精明隧道(西元2007年啟用)、隆布大道(西元2007年啟用)及大使路-淡江大道(西元2009年啟用)。目前正在興建的高速公路包括東巴生谷大道(預計西元2019年啟用)、隆布大道延長線白沙羅-莎亞南大道新街場-淡江大道斯迪亞旺沙-班底大道等。

參考文獻

  1. 黃家賢--海底隧道VS檳威大橋,星洲網,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