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鈴薯丸子
圖片來自開飯喇

馬鈴薯丸子[1] [2] [3],(德語:Klöße,單數:Kloß)是使用碎馬鈴薯塊或者馬鈴薯泥混合乾燥的麵包屑、牛奶蛋黃等製作的丸子狀食品,常見於德國南部、奧地利波蘭捷克意大利東北部等地的菜餚。

目錄

各地名稱

德語中一般稱作Klöße或者Kartoffelknödel;在巴伐利亞奧地利稱作Knödel(n);在捷克稱作knedlíky;在波蘭稱作kluski或者kluski śląskie(西里西亞麵條);在北部意大利稱作Canederli;在美國稱作Klub。

食用方法

在德國,馬鈴薯丸子一般作為配菜(Side dish)進食。

在義大利,官方名字是馬鈴薯麵疙瘩,其口感香、韌、筋斗,熱食非常好吃。 在義大利人的用餐習慣中,麵食屬於第一道菜,之後才是以肉食為主的主菜,所以麵食的分量一般不多,故而更加精緻。

做法

食材

做法-(1)

1、馬鈴薯去皮、研磨成馬鈴薯泥即可。

2、準備好另一盆,用乾淨的紗布過濾出大部分的水;但是也不要擠得太干,用力擠水時,可以把馬鈴薯泥捏放在容器里,靜放10分鐘。

3、處理好水分後,直接倒掉留出澱粉、土豆泥、麵粉放到澱粉盆里即可。

4、用手抓勻,最後的土豆泥的狀態是濕潤的即可,但可以成為一個團,拿少量馬鈴薯泥,放在手掌上,輕輕揉成一圈。

5、均勻放置在蒸氣上,將蒸籠紗布提前濕水,在煮沸的水上蒸大約15分鐘。

  • 番茄醬製作小技巧,
    • 西紅柿去皮、切碎或用機器粉碎;
    • 鍋內放入適量的沙拉油,放入西紅柿破碎,放入鹽、生抽、煮沸至粘性狀態即可、鍋內加番茄醬即可食用。

做法-(2)

1將馬鈴薯蒸熟, 去皮, 壓成蓉, 加入乾酪, 可以適當加些黑胡椒粉, 拌勻, 加入雞蛋和麵粉, 揉成團。

2將麵糰分成幾份, 揉成條狀, 再切成一口大小的小丸子, (就像酒釀丸子那樣的, 不過比這個大一點)。

3用叉子在切好的丸子上壓痕成麵疙瘩

4煮開一鍋水, 丸子下水, 加半勺鹽, 大概兩三分鐘, 撈起瀝干。

5然後開始做喜歡的醬汁, 紅醬, 綠醬都可以, 將丸子放到煮好的醬里拌勻就好了。

做法-(3)

  1. 先把馬鈴薯放到蒸籠蒸熟。
  2. 然後放在一塊乾淨的布中,用力的擠壓,揉成泥狀。
  3. 然後放到手中擠壓,放在油鍋里炸,這時就成了一個個的紅薯丸子了。

參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