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型柴油機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飛龍型柴油機車,曾被稱為NY2型柴油機車、東方紅2型柴油機車[1],是中國鐵路使用的柴油機車車型之一,也是中國第一代液力傳動柴油機車的實驗性車型之一。飛龍型柴油機車是由大連機車車輛廠與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聯合設計,於1961年由大連機車車輛廠試製成功的2000馬力液力傳動幹線貨運機車,對液力傳動裝置經過較長時間的試驗和調整後,於1966年10月正式投入運用試驗。該型機車僅試製一台,並未投入批量生產。
開發背景
1950年代,中國開始踏上鐵路牽引動力內燃化和發展國產內燃機車的道路。1958年起,在大躍進運動形勢的推動下,鐵道部各主要機車製造和修理工廠紛紛掀起「爭取生產內燃機車」的熱潮。大連機車車輛廠仿照蘇聯的TE3型柴油機車[2],試製了採用2Д100型中速柴油機和電力傳動裝置的巨龍型柴油機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則試製了採用12V175Z型高速柴油機和液力傳動裝置的衛星型柴油機車。在衛星型柴油機車的試製和試驗過程中,發現雖然液力傳動系統的可靠性較為令人滿意,但高速柴油機卻因製造工藝原因而經常出現問題,成為阻礙液力傳動柴油機車發展的一個技術瓶頸。
1959年,根據鐵道部1960年科學技術發展計劃,大連機車車輛廠與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合作,決定利用巨龍型柴油機車上比較成熟的2Д100型中速柴油機,匹配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設計的液力傳動系統,開始研製單節2000馬力的飛龍型柴油機車,車型代號NY2,其中「N」代表內燃機車、「Y」代表液力傳動、「2」代表第二種型號。
研製過程
1960年4月,大連機車車輛廠與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合作完成了飛龍型柴油機車和液力傳動裝置的設計工作,並在大連所內建造了2000馬力液力傳動全功率試驗台。飛龍型柴油機車的核心技術是基於DR40A型起動變扭器和DR74V型運轉變扭器的液力傳動裝置,這兩種液力變扭器都是由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按類比法設計的。1959年1月至1960年4月,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參考奧地利福伊特T26型液力傳動裝置(用於奧地利聯邦鐵路5046型、5145型柴油動車組),完成了DR74V型單級運轉液力變扭器的設計試製工作。1961年11月至1963年3月,又自行研製出DR40A型單級起動液力變扭器,設計原型參考自西德AEG液力傳動裝置。
1961年初,飛龍型柴油機車的第一套液力傳動裝置試製完成,但由於液力傳動箱在性能和結構上都存在問題,因而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在液力傳動全功率試驗台上,對這台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進行了較長時間的調整和試驗,特別是改進了起動變扭器和自動換檔系統。1965年2月至3月,液力傳動裝置在大連所的全功率試驗台上,進行了126小時53分鐘的負載試驗,並改用了剛成功研製的DR40A型起動變扭器。試驗結果顯示, 該傳動裝置的實際輸入功率已達1510馬力,傳動裝置效率達79.2%,起動變扭器效率達84.0%,運轉變扭器效率達84.4%。1965年5月,根據鐵道部工廠管理總局的指示,這台液力傳動裝置被批准安裝到飛龍型機車上。同時,飛龍型機車改裝大連機車車輛廠製造的10L207E型柴油機,以代替蘇聯進口的2Д100型柴油機。1965年11月至12月,飛龍型0001號機車在大連所的機車定置試驗台上進行了牽引熱工試驗,這也是中國首次的內燃機車定置試驗。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多種鐵路機車都改取富有「革命」氣息的名稱,電力傳動柴油機車系列以「東風」命名,液力傳動柴油機車系列則以「東方紅」命名,例如巨龍型柴油機車更名為東風型,衛星型柴油機車更名為東方紅1型,而飛龍型機車則更名為東方紅2型。
視頻
飛龍型柴油機車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東方紅2型柴油機車 ,道客巴巴,2013-8-29
- ↑ 東風型內燃機車的原型—前蘇聯TE3內燃機車 ,新浪,201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