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顏梅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顏梅華
出生 1927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畫家
知名作品 《比目魚》
《白秋練》
《白蛇傳》
《風雲初記》等

顏梅華

1927年生,號雪庵,齋號琴齋。

浙江樂清(江蘇蘇州、徐州)人,青年時代隨顏文梁習西畫,

後師從吳湖帆、來楚生、江寒汀學中國畫。

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擅歷史人物、寫意花卉,兼作山水、動物。

創作吸收中西畫法之長,筆墨精到,形神兼備,瀟灑脫俗。

曾為北京人民大會堂作畫。亦擅書法,晚年攻草書,常作長卷。

人物生平

顏梅華,號雪庵,齋號琴齋。浙江樂清人,出身書香世家,

自幼喜讀書,嗜丹青,聰明智絕,才情別具。

四十年代中期從事連環畫創作,師從陳光鎰。

他尤其擅長武俠劍客和古典等題材,其筆下的俠客男士形象和繪畫風格獨具特色,

解放前,被譽為連環畫「四小名旦」之一。

抗戰勝利以後,他編繪的一系列武俠連環畫如:《一字乾坤劍》、

九紋龍》、《三雄鏟霸》、《雙刀虎》、《江南大四義》、

《北俠草上飛》、《阮氏三雄》、《紅俠》、《神劍客》、

《新荒江女俠》、《武俠王先生》、《巫山四劍客》、《法律之外還有鋼刀》

等成為當時的暢銷書,被許多讀者爭相傳閱,廣為流傳。

解放後他創作的《風雲初記》、《誤入白虎堂》、《白秋練》、《被開墾的處女地》、《寶船》、《衛公好鶴》等連環畫深受讀者普遍喜愛。

近年來,他致力於國畫創作,人物、花卉、山水,乃「顏氏三絕」。現為中國美協會員、上海文史館館員,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特聘畫師。青年時代隨顏文梁習西畫,後師從吳湖帆來楚生、江寒汀學中國畫。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擅歷史人物、寫意花卉,兼作山水、動物。創作吸收中西畫法之長,筆墨精到,形神兼備,瀟灑脫俗。曾為北京人民大會堂作畫。亦擅書法,晚年攻草書,常作長卷。

人物風格

顏梅華出生於蘇州,從業連環畫後長期定居上海。在四十年代後期就被稱為中國連環畫的「江南七雄」之一。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所創作的<群英復國記>是當時一冊激勵人心的有名的連環畫,其選材進步、繪畫技法已較熟練,具有當時連壇名家趙宏本的筆墨風貌,僅在畫面構圖方面取景稍遜一籌,兩者相比,畫面人物略大於趙宏本的作品。

由於當時連環畫為普及讀者的消閒書,所以,內容方面大多為武俠書。但其在消閒中使一大批中下層社會的群眾接受了教育,甚至起到了一定的掃盲作用。直至解放,作者已經有數十冊連環畫出版。解放後便成了上海美術出版社的連環畫主力創作者。(苦於前期圖例筆者已無法收集,當時破「四舊」而毀去)。八十年代開始由於年齡、視力等諸因,便開始從事了中國畫人物的創作,所以在較近時期發行的大型套書中,除聊齋中的<白秋練>之外,僅在中國成語故事中有看到幾個短篇幅的小故事。

繪畫技巧

一、所選題材內容廣泛。他的創作沒有題材範圍的限制,不論古代、現代、國內、國外及少數民族等內容方面,都能見到他的連環畫作品;

二、他的繪畫技巧全面、多樣。他使用了純線描、線描加黑白塊面、線描襯色、純素描、鋼筆畫採用素描陰暗、寫意中國畫等各種繪畫形式的作品都運用到了連環畫創作上。這是與他重視速寫和熟練的繪畫基本功分不開的;

三、表現人物性格鮮明。在他的作品中,畫面上以人物的動態表現來吸引讀者,而是以表現人的神態來感染讀者,他長於細緻的刻劃人物的思想感情,讓讀者在印象中接受教育;

四、人、景完備,造型優美。他以雄厚的繪畫基本功,使連環畫中的每幅圖都能達到單幅畫面的效果,給讀者以深刻的藝術感染力。因此,在五、六十年代時,他的作品在《連環畫報》、《天津畫報》、《河北美術》等各種畫刊中多能見到。

智慧結晶

歷史人物畫是傳承與功力的凝聚,是毅力與才智的結晶,顏梅華先生追求的正是這些 。

他的人物畫筆墨語彙相當豐富,各種各樣人物的形象、神態、氣質,以及畫面的章法、構思、設色等都非常精湛,均有其獨到之處。他人物畫的另一個特點是集人物、走獸、飛禽於一幅畫中,如《蘇東坡密州出獵》,場面壯闊、氣勢宏大,畫中人物疏密有致,奔馬、飛鷹、獵犬出沒其間,形神兼備,天然生動。顏老的仕女畫中也常有花鳥、翠竹、松石作陪襯,畫面內容豐富多樣而又樣樣精到。顏老曾說:「判斷一個畫家藝術造詣之深淺,無論是國畫家還是油畫家,主要體現在大幅創作上。畫面的構圖、眾多人物形象的處理,以及遠山近水、飛禽走獸、花卉、書法、題款等,項項俱顯功力之高低。這是文學、技法、修養的綜合表現。」

代表作品

比目魚》、《白秋練》、 <白蛇傳>為古典之作;《風雲初記》、《小伙子們》為農村題材;《一幅僮錦》為彩色少數民族故事;《一朵鮮花》為工廠故事;還有《智取生辰綱》、《誤入白虎堂》、《抗擊老沙皇》、《三叉口》、《張飛審西瓜》等。其中以彩色的《比目魚》特別受歡迎。 <三叉口>以舞台劇的藝術再現,使讀者得到極深的印象。

連環畫作品

有着連環畫「四小名旦」之美譽的老一代連環畫家顏梅華,一九二七年出生於蘇州一戶書香世家。號雪庵,齋號琴齋,從小就酷愛讀書繪畫,聰明絕頂。繪畫方面尤其突出。拜師於陳光鎰門下,擅長武俠俠客及古典題材,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形象獨樹一幟,令人讚嘆。好多連環畫書籍成為當時的暢銷書,讀者們爭相傳閱,流傳深廣。

他最擅長歷史人物、寫意花卉,兼作山水、動物等。有人評他的畫:筆墨精到,瀟灑脫俗,形神兼備。

1. 《新閨怨連環畫》(上下)(苦幹1950年)

2. 《迎春曲》(上下)(苦幹社1950年)

3. 《九件衣》(上下)(聯益社1950年)

4. 《修造鎂磚爐》(教育出版社1951年)

5. 《破壞治淮的奸商》(華東人民1952年)

6. 《堅持和姦商鬥爭的楊少舫》(勞動出版社1952年)

7. 《女英雄黃秀英》(影華書局1953年)

8. 《信陵君》(上下)(華成書局1953年)

9. 《人人能創造榮譽》(新美術1953年)

10. 《橘林喜事》(新美術1953年)

11. 《大和島解放記》(新美術1953年)

12. 《合同》(新美術1953年);

13. 《少年英雄朴金素》(新美術1953年)

14. 《不相識的小英雄》(新美術1953年)

15. 《決心》(新美術1954年)

16. 《卓婭和舒拉》(新美術1954年)

17. 《被開墾的處女地》(上中下)(上海人1955年)

18. 《衛公好鶴》(新美術1955年)

19. 《風雲初記》(新美術1955年)

20. 《比目魚》(新美術1955年)

21. 《女英雄黃秀英》(美術讀物1955年)

22. 《馬頭琴》(上海人美1956年)

23. 《禮物》(上海人美1956年)

24. 《李龍打鹿》(上海人美1956年)

25. 《一幅僮錦》(新藝術1956年)

26. 《神畫》(新藝術1956年)

27. 《我們家在草原》(少年兒童1957年)

28. 《小伙子們》(人民美術1958年)

29. 《白秋練》(天津美術1958年)

30. 《愛情的傳說》(天津美術1958年)

31. 《冒名頂替》(上海人美1958年)

32. 《革新派萬歲》(上海人美1959年)

33. 《技術革新的闖將》(上海人美1959年)

34. 《毛主席的好孩子》(上海人美1960年)

35. 《養豬紅旗手》(上海人美1960年)

36. 《百折不撓攻尖端》(上海人美1960年)

37. 《為了生命》(上海人美1961年)

38. 《顧炎武》(上海人美1961年)

39. 《待客如親人》(上海人美1961年)

40. 《海瑞背纖》(天津美術1963年)

41. 《龍江頌》(上海人美1964年)

42. 《劉文學》(上海人美1970年)

43. 《海港》(上海人民1973年)

44. 《先秦法家人物故事選》(吳起)(上海人民1974年)

45. 《韓非寓言故事選》(上海人民1974年)

46. 《狠狠抗擊老沙皇》(上海人民1975年)

47. 《呂后篡權》(上海人民1977年)

48. 《中國古代科學家》(賈思勰)(上海人民1977年)

49. 《中國古代科學家》(徐霞客)(上海人民1977年)

50. 《不怕鬼的故事》(上海人民1979年)

51. 《祖沖之》(天津人美1979年)

52. 《誤入白虎堂》(上海人美1979年)

53. 《中國成語故事》(2、4、7)(上海人美了1979年)

54. 《黃巢起義》(上海人美1980年)

55. 《智取生辰綱》(上海人美1981年)

56. 《張飛審西瓜》(少年兒童1981年)

57. 《白蛇傳》(浙江人美1981年)

58. 《高老莊》(上海人美1982年)

59. 《鴛鴦劍》(天津人美1985年)

60. 《楊志賣刀》(上海人美1985年)

其它的還有一些武俠的作品:

《一字乾坤劍》

《九紋龍》

《三雄鏟霸》

《雙刀虎》

《江南大四義》

《北俠草上飛》

阮氏三雄

《紅俠》

《神劍客》

《新荒江女俠》

《武俠王先生》

《巫山四劍客》

《法律之外還有鋼刀》

人物評價

顏老雖然連環畫稿等身,由於轉向中國畫人物的創作較早,因此對老一輩讀者來說,可謂「人皆知之」。

顏老還有一個值得人們尊敬的高尚品格便是:「謙虛好學、不競名利、樂意助人」。在數年前, <文匯報>為了向下一輩推薦顏老,曾經要採訪他,被他婉言謝絕:「本人作品水平甚差,雖然留得數幅筆墨,待讓後人指評吧。」然而他對上海青年連環畫作者們的指導卻是毫不保留的,如韓敏等一批人都曾得到他教益,所以稱他為連環畫作者中的宿將是名副其實的。

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