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雷霆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雷霆龍屬
圖片來自pinterest

雷霆龍屬屬名Tralkasaurus,意思是「雷霆蜥蜴」)是一屬阿貝力龍科恐龍,來自阿根廷內格羅河省的烏因庫爾組。

模式種兼唯一種是庫氏雷霆龍Tralkasaurus cuyi),由墨里西奧·塞羅尼(Mauricio Cerroni)和其同僚根據一個不完整的骨架命名於2020年。作為一隻中型阿貝力龍科,雷霆龍展示了其兼有的早期分支阿貝力龍超科與另一高度衍生分支短吻龍類特徵的混合特徵,因此其在演化支中的位置很難確定。[1]

發現與命名

阿根廷內格羅河省的維奧蘭特農場化石遺址(Violante Farm fossil site)位於小鎮埃爾庫伊附近,1999年由塞巴斯蒂安·阿佩斯特圭(Sebastián Apesteguía)在Ezequiel Ramos Mexía水庫北岸發現。[2]在2018年的一次會議摘要中,瑪蒂亞斯·莫塔(Matías Motta)和其同僚報告了他們新的化石發現,包括維奧蘭特遺址的一個多種多樣的生物群。維奧蘭特地層的露出部分由黃綠色砂岩構成,偶見凝灰岩(即一種含火山灰的岩石),屬於森諾曼階土侖階的烏因庫爾組。

發現的標本包括一具不完整的阿貝力龍科骨骼,編號為MPCA-Pv 815,包括上頜骨背椎骶骨尾椎頸肋和一件保存不良的恥骨。莫塔和其同僚們認識到,這隻阿貝力龍科,連同該地層中發現的一隻虛骨龍類鯊齒龍科,與其他烏因庫爾組的獸腳類動物相比皆具有顯著特徵(即獨有衍徵)。這隻阿貝力龍科於2020年被墨里西奧·塞羅尼及其同僚正式命名為庫氏雷霆龍(Tralkasaurus cuyi);屬名由單詞「tralka」(在馬普切語中意為「雷電」)和後綴-saurus(在古希臘語中意為「蜥蜴」)組成;而種名是指埃爾庫伊。

敘述

塞羅尼和其同僚根據現有資料將雷霆龍描述為一隻「中等大小的阿貝力龍科」。其上頜長度為22cm,比類似的「中型」蠍獵龍(蠍獵龍上頜長32cm,整隻動物體長為6m)短。[3]其與已知的最小的阿貝力龍科MMCh-PV 69最具可比性,而後者來自堪德洛斯組。雷霆龍的恥骨長35cm,而MMCh PV 69的恥骨長41cm。[4]

雷霆龍的上頜骨是一個覆有神經血管孔(由神經支配形成的凹坑)和褶皺(粗糙區域)的三角骨(subtriangular bone),這塊骨骼在前方圍成眶前窗。雷霆龍是一種獨特的阿貝力龍科,其眶前窗前緣向前、向上傾斜,而非呈垂直狀或向後傾斜。

眶前窗在上頜向上突出的突起(process)和(在阿貝力龍科中不是很典型)骨的內表面都形成了窩(fossae);這種情況更類似於某些阿貝力龍超科基群,如西北阿根廷龍惡龍;以及某些更衍生的分支,如鳥吻類。較深的神經血管溝(neurovascular grooves)從眶前窗底緣向下延伸,這與食肉牛龍爆誕龍瑪君龍和蠍獵龍不同,但與皺褶龍相似。更典型的是其上升突(ascending process)逐漸變細,並在頂部變成層狀(片狀),如同食肉牛龍和瑪君龍。雷霆龍的上頜骨化石上也有11個齒槽,其中有四顆牙齒被保存下來,這是阿貝力龍科的典型特徵,其牙齒兩邊的鋸齒大小相同,類似瑪君龍,但有別於蠍獵龍。

通過與食肉牛龍和瑪君龍的比較,敘述者認為雷霆龍的背椎發端於背部的中後部。向外、向上延伸的橫突(transverse processes)呈次三角形,與小盜龍、道獵龍、瑪君龍和惡龍的類似,但與食肉牛龍的亞矩形突起(subrectangular processes)不同。

其向外且向下突出的副突(parapophyses)在阿貝力龍科中是與眾不同的,因為它們異常狹窄;即使在瑪君龍和MCF-PVPH-237這樣阿貝力龍科中,它們也不像雷霆龍那樣呈杆狀。它們之間有一個嵴,即背副橫突板(dorsal paradiapophyseal lamina)也很淺,而且相對較低,不像食肉牛龍、瑪君龍和肌肉龍那樣發育較好。另一個嵴,即後副橫板(posterior paradiapophyseal lamina)較為堅固且橫切橫突下的一個窩,即下副突板窩(infradiapophyseal fossa),就像小盜龍一樣。

其尾椎的大型橫突發端於尾巴前部,屬於典型的阿貝力龍科,像食肉牛龍、蠍獵龍、奧卡龍和道獵龍一樣強烈地向外並向上突出,但比瑪君龍更傾斜。其尖端向前、後突出的突起在尾端椎骨之間是重疊的;這是短吻龍類的一個顯著特徵。同時,儘管恥骨保存得很差,但其頂端的恥骨領(pubic apron)似乎已呈擴張狀態,就像容哈拉龍一樣,但不像惡龍或食肉牛龍。

參考文獻

  1. Cerroni, M.A.; Motta, M.J.; Agnolín, F.L.; Aranciaga Rolando, A.M.; Brissón Egli, F.; Novas, F.E. A new abelisaurid from the Huincul Formation (Cenomanian-Turonian; Upper Cretaceous) of Río Negro province, Argentina. 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 2020, 98. doi:10.1016/j.jsames.2019.102445. 
  2. Apesteguía, S.; Smith, N.D.; Juárez Valieri, R.; Makovicky, P.J. An Unusual New Theropod with a Didactyl Manu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Argentina. PLOS One. 2016, 11 (7): e0157793. Bibcode:2016PLoSO..1157793A. PMC 4943716. PMID 27410683. doi:10.1371/journal.pone.0157793. 
  3. Grillo, O.N.; Delcourt, R. Allometry and body length of abelisauroid theropods: Pycnonemosaurus nevesi is the new king. Cretaceous Research. 2017, 69: 71–89. doi:10.1016/j.cretres.2016.09.001. 
  4. Canale, J.I.; Cerda, I.; Novas, F.E.; Haluza, A. Small-sized abelisaurid (Theropoda: Ceratosauria) remain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northwest Patagonia, Argent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016, 62: 18–28. doi:10.1016/j.cretres.2016.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