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雙城子,俄文名烏蘇里斯克(Уссури́йск),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一個城市,坐落在興凱湖平原上,科馬羅夫卡河和拉科夫卡河之間,距離海參崴112千米,雙城子面積為3690平方千米。城市的主要工業為食品加工。因為雙城子是鐵路的一個重要交匯點,雙城子又有機車修理工業,其中之一的大型雙城子機車工廠建於1895年,是當時的雙城子鐵路主要的維修工廠。在2015年,雙城子人口為168,137人,是濱海邊疆區第二大城市(次於海參崴),其所在的雙城子市在2015年人口總共為194,250人。雙城子最早在1866年被沙俄命名作尼古拉斯闊耶(Nikolskoye,Нико́льское)。隨着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1898年改名為尼科利斯克-烏蘇里斯基[1] (Nikolsk-Ussuriysky, Нико́льск-Уссури́йский)。1934年7月22日,設立尼科利斯克-烏蘇里斯基州,州府駐尼科利斯克-烏蘇里斯基市。。1935年改稱伏羅希洛夫市。1956年改稱烏蘇里斯克市。
歷史
雙城子位於綏芬河下游北岸、傅爾丹河西岸。這裡自9世紀時就是重鎮,如今仍保留着不少中國式遺址。9世紀中期,雙城子之地是渤海國的重鎮率賓府,虞婁靺鞨世居於此。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置上京路,治所在會寧府會寧縣(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遺址)。轄恤品路(一作速頻路),治所在今烏蘇里斯克。明朝時期,於此處置雙城衛。清朝時期屬於吉林寧古塔副都統轄境,此處城池名叫「傅爾丹」(ᡶᡠᡵᡩᠠᠨ ᡥᠣᡨᠣᠨ),因有東西二城,相距四里許,故稱為「雙城子」(ᠵᡠᡵᡠ ᡥᠣᡨᠣᠨ)。1860年,根據《中俄北京條約》,清朝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之地永久割讓予俄國,雙城子遂成為俄國領土。1866年開埠,俄國人將該地命名為尼古拉斯科耶(Nikolskoye,Нико́льское),以紀念俄國的聖尼古拉,有13個來自阿斯特拉罕和沃羅涅什的家庭來到這個地方,1898年設尼古爾斯克-烏蘇里斯基市(Никольск-Уссурийский)。19世紀70年代,伯力和海參崴之間建成鐵路(如今該鐵路成為西伯利亞鐵路的一部分),由於雙城子地處交通要道,逐漸繁榮起來。1898年改名為尼科利斯克-烏蘇里斯基(Nikolsk-Ussuriysky,Нико́льск-Уссури́йский)。日俄戰爭之後,雙城子成為俄國在遠東的重鎮之一。1935年被改名為「伏羅希洛夫市」(Ворошилов),以蘇聯元帥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命名。1956年蘇共二十大反個人崇拜,改名烏蘇里斯克。
交通
烏蘇里斯克鐵路(濱綏鐵路以東的延伸)和西伯利亞鐵路的交匯點在此市。設有雙城子站。南北向的M60公路可前往伯力和海參崴,並在2012年修建了前往距離雙城子13千米的米哈伊洛夫卡村的支路。烏蘇里斯克的長途巴士站有前往中國的巴士,由兩間公司營運。截至2019年9月,巴士的目的地有:綏芬河,東寧。
參考文獻
- ↑ 尼科利斯克-烏蘇里斯基,aq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