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險峻海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Dire Straits
險峻海峽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direstraitsblog
組合
音樂類型
出道地點 英國英格蘭倫敦德普特福德
活躍年代 1977年–1988年1991年–1995年
唱片公司
相關團體
已離開成員
詳見下方

險峻海峽Dire Straits,「dire straits」其實是個英文俚語,譬喻「困境」,因此也曾被譯為困境),是一支1977年時成立於英國紐卡索的四人制搖滾樂團。有別於當時流行的龐克搖滾樂風,恐怖海峽是支以根源搖滾(Roots RockRoots Rock)為主要風格的樂團,1984年的暢銷單曲銀彈有時窮Money for Nothing (song)》(Money For Nothing)是其顛峰之作,除了是他們的首張告示牌排行榜冠軍單曲外,也替其贏得1985年的葛萊美獎,並被選為MTV歐洲台的開台首播音樂錄影帶

樂隊發展

成立

恐怖海峽成立於1977年,前身為Café Racers,由在倫敦教書的馬克·諾弗勒(Mark Knopfler)和他在學校的朋友於1970年代中成立。到1977年,樂隊成員逐漸穩定。馬克擔綱主唱和吉他,另一把吉他為其弟大衛·諾弗勒(David Knopfler),大衛的室友約翰·伊斯利(John Illsley)彈貝斯,馬克早年混樂隊時的朋友匹克·威瑟斯(Pick Withers)任鼓手。

獨樹一格的偉大吉它手Mark Knopfler

困境

開始時樂隊只是在當地的酒吧咖啡館作些小型演出,收入只勉強夠維持開支和供樂隊泡吧。樂隊也因此改名為「Dire Straits」,以自嘲當時的「困窘」。後來恐怖海峽的小樣在倫敦BBC電台播出,得以簽約寶麗金,並引來了樂隊後來23年的經紀人艾德·畢克奈Ed Bicknell(Ed Bicknell),艾德後來亦加盟馬克的副業鄉村樂隊諾丁山農Notting Hillbillies(Notting Hillbillies)。1977年底,艾德安排恐怖海峽給傳聲頭像(Talking Heads)作暖場樂隊,恐怖海峽開始受到關注。

成名

恐怖海峽在1978年初發行首張同名專輯《險峻海峽Dire Straits (album)》(Dire Straits)。專輯一開始反映平平。幾個月後,受單曲《搖擺樂之王Sultans of Swing》(Sultans of Swing)的帶動,銷量直線上升。《恐怖海峽》和《搖擺樂之王》在英美兩地均上榜前十,好評如潮。緊隨其後的第二張專輯《公報Communiqué (Dire Straits album)》(Communiqué)發行於1979年。雖然少受好評,銷量依然不俗。之後大衛離開樂隊,由荷爾·林迪(Hal Lindes)接替。1980年困境發行第三張專輯《製作電影Making Movies》(Making Movies),樂風更趨豐富和敘事。兩年後的第四張專輯《愛情無價Love over Gold》(Love over Gold)在英國高居榜首。雖僅有5首歌,但大多為長篇大作,將樂隊複雜凝重的敘事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

巔峰

鼓手匹克在1982年《愛情無價》發行後離開,由泰利·威廉(Terry William)接替。1985年],鍵盤手蓋·弗萊徹(Guy Fletcher)加盟(他後來一直追隨馬克)。1985年夏,恐怖海峽推出第五張專輯《換帖兄弟Brothers in Arms (Dire Straits album)》(Brothers in Arm)造成大轟動,將樂隊推上商業成就的巔峰。專輯在美國雄居榜首九周,在英國更成為1980年代最熱銷的唱片。恐怖海峽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大牌樂隊。即使在歐美以外,包括中國印度東南亞非洲等世界各地,恐怖海峽也是最著名的西方樂隊之一。

《換帖兄弟》的空前成功一部分賴於時運。當時正值CD剛剛出現不久。《換帖兄弟》是為數不多的幾張數位錄音Digital recording製作的唱片之一。加之CD非常適合表現馬克細膩的吉他音色,人們爭相購買以示新潮。《換帖兄弟》因而成為歷史上第一張「白金CD」(之前只有白金唱片存在而已)。

代表作

他們的音樂深受民謠、藍調、爵士和鄉村音樂的影響。他們的歌曲顯得愉快、詼諧,有着 70 年代的那份瀟灑。樂隊出道時正是酒吧搖滾大受歡迎的時候,所以他們的音樂曲風輕鬆,節奏明快,但又不像朋克那樣充滿了情感的宣洩。樂隊最成功的專輯當屬《Brothers in Arms》不僅在英國專輯排行榜上連續占據榜首八周,更在美國公告牌 200 強專輯榜上冠軍位置連續停留九周。 [1]

解散

恐怖海峽在《換帖兄弟》發行後進行了總計200餘場,盛況空前的巡迴演出。之後,馬克不喜盛名之擾,轉而專注於電影配樂和與其他音樂家進行各種合作,曾經幫《地方英雄》(Local Hero,1983年)在內的幾部電影撰寫配樂,樂團反而進入半休眠狀態,5年間只發行了一張精選。1990年,馬克重招舊部,於1991年發行第六張專輯《每條街上On Every Street》(On Every Street)。《每條街上》樂風大趨成熟,堪稱上佳之作。然而一方面因為時隔已久,樂團風頭已過,號召力大不如前。另一方面《每條街上》蒼勁沉鬱,對年輕一代來講口味略嫌老成,因而其商業成就平平。

在第六張專輯發行後恐怖海峽就不再有新作,只發行了兩張現場、一張精選,並於1995年解散。1996年馬克發行個人專輯《金色之心Golden Heart》(Golden Heart),正式單飛。

成員列表

官方成員

巡演客座樂手

唱片總覽

專輯

合輯

現場錄音

熱門單曲

  • 《搖擺樂之王》(Sultans of Swing,1979)英 #8;美 #4
  • 《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1981)英 #8
  • 《私人調查》(Private Investigations,1982)英 #2
  • 《池邊扭擺》(Twisting by the Pool,1983)英 #14
  • 《如此遙遠》(So Far Away,1985)英 #20;美 #19
  • 《銀彈有時窮》(Money for Nothing,1985)英 #4;美 #1
  • 《換帖兄弟》(Brothers in Arms,1985)英 #16
  • 《人生百態》(Walk of Life,1986)英 #2;美 #7
  • 《給貓王打電話》(Calling Elvis,1991)英 #21

獎項與提名

  • 1980年 提名 格萊美最佳新人
  • 1980年 提名 格萊美最佳搖滾歌曲(《搖擺樂之王》)
  • 1985年 獲獎 排行榜最佳搖滾樂曲(《揮霍無度》)
  • 1986年 獲獎 格萊美最佳搖滾歌曲(《揮霍無度》)
  • 1986年 提名 格萊美年度最佳專輯(《換帖兄弟》)
  • 1986年 提名 格萊美年度最佳唱片(《揮霍無度》)
  • 1986年 獲獎 MTV最佳樂隊MTV
  • 1986年 獲獎 MTV年度最佳MTV (《揮霍無度》)
  • 1987年 獲獎 格萊美最佳音樂短片(《換帖兄弟》)
  • 1992年 提名 格萊美最佳音樂短片(《給貓王打電話》)

視頻

外部鏈接

  • Apple Music - 險峻海峽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