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鈎藤的功效與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鈎藤的功效與作用鈎藤,別名釣藤、吊藤、鈎藤鈎子、釣鈎藤、鶯爪風、嫩鈎鈎、金鈎藤、掛鈎藤、鈎丁、倒掛金鈎、鈎耳、雙鈎藤、鷹爪風、倒掛剌,為茜草科藤本植物鈎藤、毛鈎藤、華鈎藤的帶鈎莖枝。甘,微寒。歸肝、心包經。

1.平肝息風:用於肝風內動而致頭旋、目眩,耳鳴、失眠等,可配菊花天麻防風半夏茯苓白蒺藜澤瀉生石決明生代赭石等。如(<本事方>鈎藤飲)。

2.小兒發熱抽搐:熱極生風可致咬牙、四肢抽搐、煩躁不安等症,常配菊花全蠍蜈蚣黃連鬱金天竺黃桑葉連翹膽南星等。 3.中風:肝風內動、風痰上憂而致忽然昏倒、口面歪斜、半身不遂、言語失利等症,常配半夏陳皮茯苓,菊花,桑枝白蒺藜,紅花,赤芍地龍炙山甲等。

藥效鑑別

鈎藤為治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之要藥,且能清泄肝火,非僅能治肝火頭痛頭脹,尤宜於肝陽兼有肝火、肝風因於高熱諸症。

應用與配伍

1.用於肝風內動,驚痛抽搐。鈎藤甘而微寒,入肝,有和緩的息風止痙作用,為治療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之常用藥,亦多用於小兒。如用治小兒驚風壯熱神昏、牙關緊閉、手足抽搐等症,常與天麻全蠍等同用,即鈎藤飲;用治溫熱病熱極生風,痙攣抽搐,多與羚羊角白芍藥菊花等配伍,如羚角鈎藤湯;用治諸癇啼叫,痙攣抽搐,可與天竺黃蟬蛻黃連等同用,如鈎藤飲子

2.用於頭痛,眩暈。本品既清肝熱,又平肝陽,故可用治肝火上攻或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屬肝火者,常與夏枯草、梔子、黃芩等配伍;屬肝陽者,常與天麻、石決明、菊花等配伍。近年有用20%鈎藤煎劑,治療高血壓病,其有溫和的降壓作用,除三期高血壓病人外,多數患者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隨着血壓的下降,病人頭痛、頭暈、失眠、心慌、氣促等自覺症狀亦相應減輕或消失。 此外,本品與蟬蛻,薄荷同用,可治療小兒夜啼,有涼肝止驚之效。

藥理作用

1.中樞抑制作用:煎劑0.1~0.5g/kg給小鼠腹腔注射,能出現閉目、臥伏、自發活動減少等鎮靜現象,並能對抗咖啡因對小鼠的興奮作用。

2.對心血管的作用:鈎藤煎劑和鈎藤總鹼、鈎藤鹼,對麻醉或不麻醉動物,正常動物或高血壓動物,無論是靜注或灌胃給藥均有降壓作用。且無快速耐受現象。鈎藤煎劑久煎則降壓作用減弱,以煎20分鐘為宜。

3.平喘:鈎藤總鹼能對抗組胺噴霧引起的豚鼠氣喘。

4.毒性:鈎藤鹼、鈎藤總鹼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別為162.3mg/kg與144.2mg/kg。[1]

化學成分

含吲哚類生物鹼,有鈎藤鹼、異鈎藤鹼、賽雞納鹼、異賽雞納鹼、毛帽柱木鹼、去氫毛帽柱木鹼、兜花木鹼、二氫兜花木鹼。

用量用法

10——15g,水煎服,宜後下(煮沸超過20分鐘,降壓的有效成分便部分破壞)。

使用注意

用卑胃虛寒者慎服。

1.《本草征要》:「若大人有寒者,不宜多服。」

2.《本草新編》:「最能盜氣,虛者勿投。」

3.《本草從新》:「無火者勿服。」

視頻

參考文獻

  1. admin. 鈎藤的功效與作用. 20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