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鉛灰真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鉛灰真鯊

學名  Carcharhinus plumbeus

命名者 Nardo, 1827

英文名 Sandbar Shark

別名  Carcharhinus bleekeri、

    大沙、高鰭白眼鮫、黑鯊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250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真鯊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 Carcharhinidae

  真鯊 Carcharhinus

鉛灰真鯊,體呈紡錘型,軀幹頗粗壯。頭寬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端寬圓。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短,發育不完全;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寬,圓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寬扁三角形,邊緣具明顯鋸齒,齒尖直立或外斜,無小齒尖;下頜齒較窄而直立,內外側皆凹入,邊緣略具鋸齒。

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存在明顯的隆脊,第一背鰭寬大,起點在胸鰭基底後端或稍前,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起點相對,後緣入凹,後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圓。

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白色。鰭灰褐色,後緣較淡。[1]

棲地環境及深度

大洋、深海、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棲息深度1 - 1800公尺

棲息於近海、外海大陸棚及島棚外圍之深海水域,但亦常出現於內灣、港灣或河川出海口,但會避開沙灘、珊瑚礁區或碎石激浪區,有時會巡遊於大洋中。主要以硬骨魚類、其他鯊魚、魟、甲殼類、頭足類等生物為食。 [2]

分佈

西大西洋美國馬薩諸塞州南部至阿根廷;還有墨西哥灣巴哈馬古巴和南部和西部加勒比海。東大西洋葡萄牙剛果民主共和國,包括地中海印度太平洋:分散的記錄,從紅海波斯灣東非夏威夷群島。東太平洋:Revillagigedo和加拉帕戈斯群島台灣分布東部、西部。[3]

繁殖

胎生,一胎可產下1-14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65-75公分。

保育

脆弱(VU)(A1abd);評估日期: 2000年6月30日

視頻

Sandbar Shark, Carcharhinus plumbeus

參考文獻

  1. 鉛灰真鯊,fishdb.sinica.edu.tw
  2. 鉛灰真鯊,fishdb.sinica.edu.tw
  3. Carcharhinus plumbeus,fishbas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