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鳥基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鳥基金

圖片來自WBF
目標    鳥類保育、收留

創始人   麗塔·麥克馬洪(Rita McMahon)

成立時間  2001年(合併於2005年)

網站    wildbirdfund.org

野鳥基金英語:Wild Bird Fund)是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非營利動物醫院,同時是該市首家和唯一一家野生動物醫院。 Wild Bird Fund 是一家獲得州和聯邦許可的 501(c)(3) 非營利組織,旨在恢復生病、受傷和成為孤兒的野生動物,並將它們放歸紐約市的荒野。

每年,我們修復了 7,500 多隻動物。康復包括 X 光檢查、診斷測試、手術、藥物治療、包紮、夾板、物理治療和特殊飲食。我們處理 150 多種物種,從常見的家麻雀、鴿子和東部灰松鼠到珍稀動物,例如弗吉尼亞州的鐵鴞和雪鴞。這項工作由捐款資助,由大約 30 名野生動物康復者組成的動物護理人員完成,他們得到了數十名志願者的幫助。

由於每年帶給我們的 90% 的動物直接或間接受到人類活動的傷害,我們相信通過鼓勵認識、現實生活觀察和動手學習來教育我們的孩子。我們努力教每個學生如何與紐約市的野生動物共存並幫助他們。

我們的教育計劃與紐約市的孩子們合作,以激發意識、責任感和行動。

歷史和設備

野鳥基金是由麗塔·麥克馬洪(Rita McMahon)於2001年創立,起因為她於684號州際公路旁發現一隻負傷的加拿大雁,並曾試圖尋求獸醫協助治療,但當時無人接受此類野生動物。最終她於一家動物醫院聲稱該鳥為其寵物,但加拿大雁因治療時間已拖延過久而仍未存活下來。之後她對城市內沒有任何地方可照顧野生鳥類感到不安,因此她開始接受培訓並於上西城的公寓內開始收治野鳥,一次至多可容納60隻。[1]野鳥基金於2005年註冊為非營利組織,成為紐約市首家具有執照的野生動物醫院[2][3],該機構於麥克馬洪的公寓內和曼哈頓第九大道上的一家綜合動物醫院Animal General運作了若干年。[4][1][5]

2012年春天,野鳥基金於第九大道的Animal General對面開設自己的專用診所,但仍依靠附近的獸醫支援部分專業設備和人力。[5]一樓設有收治室、檢疫室、醫學成像室和水禽池。[6]該機構為紐約市唯一的野生動物診所。截至2020年,其每年約收留7,000隻鳥類,一次可收治200多隻。

運作

野鳥基金大多數的動物病患是由一般民眾、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國人道主義協會和美國愛護動物協會等組織協助送達[7],機構收治各種鳥類和其他小型野生動物,其中最常見的為Feral pigeon野鴿(約有1/6的病患為雛鴿)。

由於紐約市位處大西洋遷徙路線上,衝撞窗戶成為鳥類受傷的主要原因,鳥類常被窗戶後的燈光和其反射出的天空、樹木所誤導而大量與玻璃相撞,特別是在春秋兩季的遷徙途中。紐約奧杜邦學會估計,該市每年約有9-23萬隻鳥類死於窗殺[8],大多數的撞擊是由遷徙中的鳥類所造成。其他的傷亡原因則包括接觸到Lead paint含鉛油漆、雛鳥在羽化前提早離巢[2]、被自行車或汽車輾壓、貓和犬攻擊、鬥雞[9]和人為槍殺等。[10][11]

富商的鳥類被收治後會根據傷勢狀況行分類,有些仍允許再一定時間內在開放的空間飛翔,有些會被安置於帶有棲木的布籃中或孵蛋器內。根據麥克馬洪所述,被送往野鳥基金治療的動物有一半會在康復後回到其棲息地,另一部分則會死亡或進行安樂死。有些需要長期照顧或無法放生至野外的動物會被轉移至其他地區的收容所,如紐澤西州的The Raptor Trust(猛禽信託)野鳥康復中心或紐約州北部的Zeze收容所(Zeze sanctuary)。而對於已康復鳥類,放生的地點取決於牠們是否正在遷徙以及遷徙的方向。例如許多鴿子會放生在機構附近的中央公園,但正在南遷的鴿子則可能會選在布魯克林展望公園,原因是與中央公園和曼哈頓其他地方相比,展望公園有一條通往南方的明確路線。

機構不會收取治療費用,依靠捐款和200多位志工運作。[6]

2019冠狀病毒病期間,野鳥基金發現被送來治療的鳥類數量隨著人們的賞鳥活動而有所增加,僅管無證據表明鳥類受傷的總數量有上升趨勢。

視頻

Welcome to the Wild Bird Fund

參考資料

  1. 1.0 1.1 Kahn, Eve M. A Place for Healing Broken Wings. New York Times City Room. 2012-11-20 [202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2) (美國英語). 
  2. 2.0 2.1 Nuwer, Rachel. A Wildlife Rescue Center for New York City. New York Times Green Blog. 2012-06-01 [202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5) (美國英語). 
  3. Sacks, Amy. A new wing: Wild Bird Fund opens sanctuary on the Upper West Side. Daily News. 2012-06-02 [2021-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4. Fernandez, Mike; Schneider, Katy. Inside the Avian Clinic That Brings Birds Back From the Brink. New York Magazine Intelligencer. 2016-06-08 [2021-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美國英語). 
  5. 5.0 5.1 Vadukul, Alex. Rescuing the Birds Many Hate (Published 2012).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2-04 [2021-01-1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美國英語). 
  6. 6.0 6.1 Keim, Brandon. A Day in the Life of NYC's Hospital for Wild Birds. Wired. 2014-08-06 [2021-05-19]. ISSN 1059-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美國英語). 
  7. Moore, Angela. Birds find haven from urban injuries at New York City treatment center. Reuters. 2017-06-16 [2021-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英語). 
  8. Tremper, Aaron. Reports of bird deaths soar as Queens residents take in nature from home. Queens Daily Eagle. 2021-03-15 [202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美國英語). 
  9. Kraft, Amy. Rooster rehab helps birds rescued from cockfighting. CBS News. 2016-02-12 [202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美國英語). 
  10. Saha, Purbita. Watch a Snowy Owl Recoup From Surgery at an NYC Wildlife Rehab Center. Audubon Society. 2016-02-05 [202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英語). 
  11. Hanson, Hilary. A Gunshot Wound Couldn't Break This Snowy Owl's Spirit. HuffPost. 2016-02-11 [202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