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市實驗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慶市實驗中學(重慶市巴縣中學)創建於1907年,是原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重慶直轄後首批重點中學。 2011 年11月22日,經市教委批准,學校正式更名為重慶市實驗中學校。學校位於重慶市主城巴南區魚洞,占地100000多平方米,在校師生6000餘人,教師隊伍中研究員5名,特級教師8名,中高級以上職稱教師200餘名,30餘人獲國家級榮譽稱號,近百人獲得省市級榮譽稱號……

學校校園環境優雅,教育設施設備一流:擁有標準足球場、50米游泳池及體育館、健身房;建有400米和250米橡膠田徑運動場各一個,室內籃球場4個;擁有7000平方米的學生食堂和25000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擁有藏書20萬餘冊的圖書館;擁有國家雙Ⅰ類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擁有數十個科技創新、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功能室[1]

學校設施

學校占地 130000多平方米,有近93個教學班,5500 多名在校學生。學校獨特的地域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培養科學實踐能力,先後投資近5000萬元建成了18000平方米的全市規格最高、功能最全的科技館,內設天象廳、天文台、天文知識展覽館、科技互動大廳、動物標本陳列室、萬能車床室、陶藝製作室、汽車展室、摩托車展室、機器人活動室、車模活動室、生態植物園、信息技術中心等。學校科技館被巴南區委、區政府命名為「科普教育基地」,被重慶市科協命名為「重慶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巴縣學校擁有1000M校園網、 每間教室配有計算機數字投影儀、視頻展示台、彩電、空調等教學設施,實現了信息技術「班班通」、「室室通」。但部分教室設施較陳舊。

理、化、生實驗設備為全市一流。學校有重慶市中學第一塊400米標準橡膠田徑運動場(足球場)、50米游泳池、體育館、健身房。但游泳池、體育館、健身房在節假日較少對學生免費開放。

巴縣中學的圖書館藏書十餘萬冊,為全市中學最大。有容納2000多人同時進餐的食堂,有全部配備空調的學生公寓[2]

師資力量

巴縣中學,有教職工 400 餘人,其中中學教研員(正教授級)4人,特級教師5人,市、區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50餘人,獲全國、省(市)榮譽稱號的20餘人,有高、中級職稱的130餘人,參加了碩士課程進修結業的有116人。

重慶直轄以來,賽課、基本功大賽等獲國家級或市級一等獎的有9人。學校鼓勵教師科研,承擔了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8個,近年來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0餘篇,獲市級以上教改科研成果獎30餘項。政治語文物理生物體育教研組被評為重慶市先進教研組。

為充實學校科技教師隊伍,學校還聘請包括重慶大學在內的 13 位教授(其中有三位院士)作為校外科技輔導導師。

辦學成果

巴縣中學堅持實施「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科研育名師、科研出人才」的發展戰略,教育科研穩步推進,構建了骨幹研究與全員研究相結合、專題研究與一般研究相結合的科研模式,形了組組有課題,人人搞研究,項項出成果的「群學、群研、群績」科研態勢。

近年來,學校先後承擔了8個國家級子課題和市級獨立課題的研究,先後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 200 余篇,獲市級以上表彰及榮譽稱號 30 餘人,獲市級以上教改科研成果獎30餘項,青年教師在基本功大賽中,獲國家級或市級一等獎達 20 多人。建立了以校史文化、巴渝文化長江文化、名人文化的研究和開發為主的校本課程體系。

視頻

重慶市實驗中學 相關視頻

重慶市實驗學校2017年宣傳片
重慶市實驗中學校2020年高考加油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