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池溝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池溝天主教堂
圖片來自trip

鄧池溝天主教堂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鹽井鄉,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02年12月27日公佈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的通知』,川府發(2002)23號,2002年12月27日,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廳提出的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1處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13處,現予公布。 請各地和有關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四川省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做好所轄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 附件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名單。

雅安市

雅安市,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四川省中部偏西。市境東鄰成都市眉山市樂山市,南界涼山州,西接甘孜州,北臨阿壩州。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大相嶺區,青衣江橫貫中部並流經城區,南部有大渡河。全市總面積15,046平方公里,人口154.68萬,市人民政府駐雨城區。雅安因其地多雨,素有「雨城」之稱,亦是四川省主要的大熊貓棲息地。雅安曾是西康省省會,位處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境內有藏族彝族少數民族聚居,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及「民族走廊」之稱。雅安是川茶的重要產地,蒙頂山是有記載世界最早種植茶葉的地點[1]

歷史

古代為青衣羌國嚴道縣(含今滎經縣雨城區)屬蜀郡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增置徙縣(今天全縣)、旄牛縣(今漢源縣九襄鎮)、青衣縣(今名山區蘆山縣境),先後屬沈黎郡蜀郡東漢延光元年(122年)置蜀郡屬國,治青衣縣,後青衣羌請求內附。陽嘉二年(133年),改青衣縣為漢嘉縣三國蜀漢章武元年(221年)改蜀郡屬國置漢嘉郡,治漢嘉縣(今蘆山縣),屬益州。西晉永嘉六年(312年),漢嘉郡分為沈黎郡漢原郡。永嘉後廢嚴道縣。西魏廢帝二年(553年)置始陽縣(治今雨城區西),屬蒙山郡;又置蒙山縣(治今名山區),隸蒙山郡。

開皇初廢蒙山郡。開皇十三年(593年)改故蒙山郡置蒙山縣;改故蒙山縣為名山縣仁壽三年(603年)置盧山縣(治今蘆山縣)。仁壽四年(604年)於蒙山縣置雅州(治今雨城區)。大業元年(605年)置漢源縣(治今漢源縣清溪鎮),屬雅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雅州為臨邛郡,改蒙山縣為嚴道縣,並於今故嚴道縣城(今滎經縣)設滎經水口戍。

武德元年(618年)改臨邛郡為雅州,改漢源縣置陽山縣。武德三年(620年)於滎經水口戍置滎經縣,屬雅州。貞觀八年(634年)析名山縣置百丈縣,屬雅州。儀鳳二年(677年)析陽山縣置大渡縣飛越縣長安二年(702年)省大渡縣入飛越縣。天寶元年(742年)改陽山縣為通望縣,屬黎州五代前蜀省飛越縣入漢源縣。

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省通望縣入漢源縣。碉門安撫司(治今天全縣),後又分置天全招討司六番招討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盧山縣改名瀘山縣。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權省滎經縣入嚴道縣。

洪武四年(1371年)省嚴道縣入雅州。洪武六年(1373年)瀘山縣更名蘆山縣,隸雅州;合天全、六番招討司置天全六番招討司。洪武八年(1375年)省漢源縣置黎州長官司。洪武十年(1377年)省名山縣入雅州。洪武十一年(1378年)升黎州長官司為黎州安撫司。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名山縣,並省百丈縣入名山縣;復置滎經縣,屬雅州。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降黎州安撫司為千戶所。

雍正七年(1729年)升雅州置雅州府,置雅安縣為雅州府治;天全六番招討司「改土歸流」置天全州,屬雅州府。雍正八年(1730年)黎州千戶所「改土歸流」置清溪縣,屬雅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改縣,雅安、名山、滎經、蘆山、清溪、天全等縣屬上川南道(次年更名建昌道)。1914年清溪縣復名漢源縣。1928年析天全縣北部穆坪土司地置穆坪設治局。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穆坪設治局置寶興縣,縣名取「寶藏興焉」之意;同年廢建昌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各縣屬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設立西康省,除名山縣改屬四川省第四區外,其餘各縣劃入西康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置西康省,雅安縣為西康省省會,並置雅安專區。1950年漢源縣遷治九襄鎮。1951年析雅安縣置雅安市;析冕寧越西兩縣北部及漢源縣西部置石棉縣。1952年漢源縣遷治富林鎮。1954年溫江專區的名山縣劃入雅安專區。1955年西康省撤銷,雅安專區改屬四川省。1959年撤雅安市入雅安縣。1968年雅安專區改稱雅安地區。1983年撤銷雅安縣,復置雅安市。2000年6月,撤銷雅安地區和縣級雅安市,改設地級雅安市;原縣級雅安市改置雨城區。2012年9月,撤銷名山縣,設立名山區

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8月10日20時至11日8時,雅安局部降下特大暴雨。截至12日中午11時,已致6死6失聯[2]。8月21日凌晨,漢源縣富泉鎮中海村6組發生山體滑坡[3],共有9人失去聯繫,截至21日21時,有7人被發現,其中3人當場遇難,4人送醫搶救無效死亡[4][5]

地理

雅安市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長江上游,域跨北緯28°51′10″—30°56′40″,東經101°56′26″—103°23′28″之間,東北鄰成都市、東鄰眉山市、東南鄰樂山市、西連甘孜藏族自治州、南界涼山彝族自治州、北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成都平原的過渡地帶。城市環境特別好,青山環繞,四條河流穿過市區,使空氣清新。

氣候

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說,俗語「雅無三日晴」,號稱雨城。

雅安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總的氣候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熱同步、無霜期長、熱量充足。春季回暖早、夏季氣溫較高、秋季多綿雨、冬季霜雪少,全年夜雨多、終年霧日少。境內地質地貌複雜,地勢高差懸殊,氣候的區域性、過渡性和複雜性特徵突出。氣象要素的垂直差異大,立體氣候明顯,部份山體從山腳到山脊先後可見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的植物。大相嶺(即泥巴山)橫貫於本市中部,使得南北部的氣候差異大。北部各縣、區,雨日多、晴天少,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年總雨量在1000~1750毫米之間;南部的漢源石棉縣受中、低空下沉氣流影響形成比較獨特的乾暖氣候,雲量少,晴天多,日照時間較長,氣溫較高,年均溫為17~18℃,乾濕季節分明,降水量較少,年總雨量僅750毫米左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