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遠洋定期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远洋邮轮)
前往: 導覽搜尋

遠洋定期船(英語:ocean liner),也叫做「遠洋客輪」和「遠洋郵輪」,是主要用於橫渡海洋交通的載客船隻。一些定期船也同時運載貨物及郵件,並有時可以派做他用(例如娛樂用遊船或戰時醫療船等)。

「遠洋定期船」不包括渡輪及其他用作短途海運的船隻,也不包括遊輪(英語:cruise ship):區別在於乘坐遊輪的乘客的主要旅行目的就是航程本身,而定期船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到達目的地。這一類船隻也不包括不定期貨船(英語:tramp steamer)(即使後者能夠承載有限乘客)。有定期航線的貨運船只有時也叫做「定期船」。有些輪船公司自稱為「某某航線」(英語:line),並稱其營運的貨櫃船(其中有些依照定期航線航行)為「定期船」。中文裡,遠洋定期船過去也通稱「郵輪」,但當代中文裡所稱「郵輪」一般是指近海遊輪而不是遠洋定期船。

遠洋定期船通常構造堅實,干舷較高,以抵禦大浪以及在遠洋較常遇到的其他惡劣狀況。其船體殼板也比遊輪要厚,並有較大的燃料、食水及其他補給容量,用於長期航行。

遠洋定期船作為一種分別的船隻類別出現於19世紀中葉。隨着科技進步,例如蒸汽機和鋼殼板的發展,遠洋定期船可以造的更大更快,以至當時的世界列強(特別是英國德國)在建造遠洋定期船上進行競爭。遠洋定期船一度成為洲際旅行的主要運輸模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長途飛機的出現逐漸被淘汰。汽車及火車技術的提升也加速了遠洋定期船的沒落。目前(自從皇家郵政船伊麗莎白皇后2號2008年退役以來)唯一一艘仍作為遠洋定期船運營的船隻是皇家郵政船瑪麗皇后2號[1]。歷史上曾經建造了許多艘遠洋定期船,其中1967年之前建造的只有九艘仍被保存下來。

綜述

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50年代之間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內,遠洋定期船是洲際旅行的主要方法,直到被遠程航班飛機取代。除了乘客,定期船也運載郵件和貨物。其中,與英國皇家郵政簽署合約運載郵件的船隻冠以「皇家郵政船」(RMS)的稱號(或譯「皇家郵輪」)。遠洋定期船尤其被用來運輸黃金和其他高價值貨物

遠洋定期船最繁忙的航線是穿梭歐洲北美洲的北大西洋航線,此航線上使用的都是最快、最大和最先進的定期船。雖然當代的公眾意識中「遠洋郵輪」所聯繫的一般是這些跨大西洋的「超級郵輪」,但實際上歷史上大多數遠洋定期船是中型船,在噴氣式飛機時代以前擔當了各國之間,以及宗主國與殖民地和保護國之間的普通乘客和貨物運輸功能。這類航線包括歐洲到非洲亞洲的殖民地、歐洲到南美洲、從歐洲前往北美洲(19世紀到20世紀20年代)以及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二戰之後)的移民乘客等。

英語裡的「Liner」(「定期船」)一詞來源於「Shipping line」,指的是經營乘客和貨物運輸的輪船公司,這些輪船公司通常按照既定的航線和時刻運作。在既定航線上的常規定時航行稱為「line voyage」(定期航班),而按照班次執航這類航線的船隻(包括客運和貨運)則稱為「liner」(定期船)。與定期船運不同的是「不定期船運」(tramping),指的是有需要運送貨物時才通知船隻出航的運作模式。(歷史上戰列艦(ships of the line,海上炮戰中參與列隊的主要戰艦)也稱為「liner」,但這種說法在現代已很少出現。)當代所稱「定期船」已基本成為「客運定期船」的同義詞,但也可以用來指稱貨運定期船或客貨兩用定期船。中文裡,由於歷史上較快的定期船大都兼負郵運功能,因此「郵輪」成為「(客運)定期船」的同義詞,但當今「郵輪」則轉為娛樂用的近海遊船的同義詞,兼指尚存的少數大型客運用定期船,而一般不是指當代的郵政船。

自從噴氣機時代開始,跨海航運就開始衰退,同時客運船隻的主要功能從交通運輸開始改為娛樂遊船。為了能夠維持盈利,遊船公司開始改造遠洋定期船用於近海游曳(例如伊麗莎白皇后二號和法蘭西號)[2]。較老的客運定期船的一些特徵不適合作為遊船使用,例如油耗高、吃水深(因此無法使用較淺的港口),以及主要為了增加載客量而不是舒適度設計的客艙(有些還沒有舷窗)。例如意大利輪船公司的米開朗琪羅號和拉斐羅號是最後兩艘主要為北大西洋航線設計的定期船就因為無法經濟地改為遊船,因此其服役生涯很短。

視頻

遠洋定期船 相關視頻

第一次見到如此大的遠洋客輪,破冰如破土一樣輕輕鬆鬆
世界最大最豪華的遠洋郵輪 瑪麗女王2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