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超強颱風泰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超強颱風泰利英語:Typhoon Talim,國際編號:171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02017,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Lannie)為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8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1]。「泰利」(他加祿語:Talim,國際音標:)一名由菲律賓提供,意思為尖銳及鋒利。

發展過程

形成及掠過楚克

熱帶風暴古超吹襲台灣時,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已指出將再有熱帶氣旋爆發增強為一成熟颱風並影響該處,但美國「全球預報模式」認為該系統將受到垂直風切變影響而無法迅速發展,大致朝向東海。此預報中的低壓區於9月6日在楚克東北方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凌晨3時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4W」,而台灣中央氣象局在7日早上8時率先把該系統升為熱帶低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上午10時半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到下午2時正升至「中」。該系統所在海域水溫炎熱,且垂直風切變較為微弱,協助系統打開赤道方向流出;惟獨是東北面熱帶對流層上部槽阻塞系統極地方向流出,令系統組織較為鬆散,且幾乎沒有旋轉,半圓效應亦頗為明顯,西南象限風力較弱,日本氣象廳在同日晚上8時也把該低壓區升為熱帶低壓,9日凌晨3時半發布烈風警報,表示一日內有機會發展成熱帶風暴,一日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已在早上10時把該系統於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提升為「高」,並同時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當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曾把預測路徑西調到在汕尾一帶登陸,可是9日又東調回橫掃台灣,而美國「全球預報模式」也預計此系統會發展並掠過恆春半島;其餘電腦數值預報模式則分歧較大,雖以橫掃台灣為主流,但亦有在宜蘭對出海域採取轉向路徑,以及移至日本以南的預測,原因是現時亞熱帶高壓脊位於強勢,其深厚東南氣流帶領此系統以時速約25千米西北移;但其後東海將有西風槽發展,令亞熱帶高壓脊東退到台灣以東海域,隨後會否有赤道反氣旋形成,以及華南脊場的發展,將影響此系統的路徑;從香港天文台的路徑概率預報圖可見,該系統登陸廣東和橫掃台灣的機會率各占10%-20%。

隨着螺旋性漸增,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9日凌晨5時把該系統升為熱帶低壓,且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0W」。午後系統組織進一步成形,對流雲帶緊緊嵌入低層環流中心,呈現更明顯的熱帶氣旋雛形,台灣中央氣象局在下午2時把該系統升為輕度颱風;日本氣象廳也要在晚上9時10分把該熱帶低壓正式升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泰利,給予國際編號「1718」,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接連在晚上9時半以及11時正跟隨升格,而該系統在10日下午4時進入香港天文責任範圍時,該部門亦同樣把泰利評為熱帶風暴。由於泰利和另一個低壓區發生輕微雙颱風效應[2]導致路徑略為偏北,美國「全球預報模式」把泰利的登陸位置北調,各官方部門因而跟隨,預料泰利將會穿越台東。

視頻

超強颱風泰利 相關視頻

中國氣場太大,雙颱風全部90度大轉彎!颱風泰利奇襲日本!
實拍16級超強颱風泰利襲擊下的日本島 這聲音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