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貨幣政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貨幣政策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貨幣政策

頒布單位: 中央銀行

目的: 影響經濟活動

領域: 宏觀經濟學

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四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基準利率。[1]

政策介紹

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繫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

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分類及區別

狹義內容

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或信用量的方針和措施的總稱,包括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和外匯政策。

廣義政策

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量的一切措施。

區別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前者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而後者則是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制中的外生變量,改變遊戲規則,如硬性限制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

中國目標實行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

分類

根據對總產出的影響方面,可把貨幣政策分為兩類:擴張性貨幣政策(積極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穩健貨幣政策)。

在經濟蕭條時,中央銀行採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貨幣供給增加,刺激投資和淨出口,增加總需求,稱為擴張性貨幣政策。反之,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太高時,中央銀行採取一系列措施減少貨幣供給,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資和消費,使總產出減少或放慢增長速度,使物價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稱為緊縮性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調節基礎貨幣,銀行儲備,貨幣供給量,利率,匯率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活動,以實現其政策目標的各種經濟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第四,改變存款準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央行可用貨幣政策工具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工具綜合組成的工具體系,每一種工具各有其優點和局限,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和組合使用來實現其宏觀調控的目標。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