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安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西安小學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蓮湖路中段91號,創辦於民國15年(1926年),為省教育廳直屬的省級示範性實驗小學[1]。校園占地7000餘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現有教學班30個,在校學生1970名。

歷史沿革

西安小學創辦於民國15年(1926年),開始時為私塾,以廟堂為校址,僅有學生數十名。

民國20年(1931年)改為西安市第六區中心國民學校。

1931年改為西安市第六區中心國民學校。

1949年改為市立第六區第一完全小學[2]

1951年改為市屬西安市許士廟街小學。

1953年改為區屬西安市蓮湖區許士廟街小學。

1972年12月改為蓮湖區蓮湖路第一小學。

1980年收歸省屬並改現名。

1984年校園面積近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120平方米,學生近千名,教職工57人。

1990年,該校有教學班18個,學生987名,附設2個學前教育班,120名兒童,教職工有57名。

1984~1986年,學校連續三年入學率、鞏固率和畢業合格率均為100%,1987年畢業班的優秀率為69.5%。學生體育達標率連續五年在95%以上。

學校師資

現有教職工108位合格率100%,其中特級教師,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15人,90%以上的教師具有大學本科及其以上學歷。有全國模範教師2名,特級教師2名,中學高級教師3名,省級教學能手6名,市級教學能手12名。

學校設有少先隊大隊部、實驗室、微機網絡室等一部二十二室。有210台微機和76套語言實驗系統。30學班全部安裝了多媒體液晶投影及實物展台,多媒體雙向點撥校園網絡系統1套,安裝了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備。另有彩電、錄放機、投影儀、攝像機等常規電化教學設備300餘台,科學、社會及體育藝術學科的儀器和器材5000餘件。

1972年起,先後新建教學樓、辦公樓、綜合樓各一幢,體育器材室、浴室和師生食堂樓2幢。80年代有教室20個,電教室3個,音樂教室2個,還有美術活動室、電子計算機房、語言室、陳列室、衛生室,少先隊大隊部和圖書資料室等,圖書12300多冊,微機23台,攝像機2部,錄像機3部,彩色電視機5部,每班教室都配有投影儀和錄音機,音樂教室配有鋼琴和風琴,基本上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

學校在低年級增設了衛生常識課,從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課外成立電子計算機、書畫、歌舞、音樂、體育等興趣小組,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學校教學改革堅持「三育並重,面向全體,幫差扶優,都有提高。」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和畢業率,均為百分之百。學校對教師進行「自尊、自愛、白重、自強」教育,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改革、創新。

學校榮譽

近年來,學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全方位推進素質教育,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方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先後被教育部命名為「現代教學技術實驗學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陝西省示範小學」、「省級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陝西省基礎教育科研項目學校」、「陝西省快樂教學示範學校」等,被西安市教育局命名為「一級小學」,被中共蓮湖區委、區政府授予「文明校園」稱號,在蓮湖區教育局年度綜合量化考核評比中,連續八年獲得一等獎。

學校開展的英語「浸入式」教改實驗已歷8年,一期和二期實驗成果已通過了國家課題組的鑑定評估,獲得「優秀實驗學校」稱號,並被國家課題組確定為「重點實驗基地」。從1997年開始,學校進行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實驗,參與了原國家計委,國家科委、教育部聯合下達的「九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96-750」的研製與開發項目。到1998年12月,我校已研製出全部小學語文中的詩歌學習軟件,共計8張光盤,通過了國家總課題組的鑑定與評估,教育部批准與教材配套發行,獲此次評審中全國的小學軟件優秀獎,並在教育部電教辦舉辦的「98全國CD-ROM教育軟件大獎賽」中獲三等獎。 中央電視台、陝西電視台、西安電視台、西安教育電視台、西安電視二台、《陝西日報》、《西安晚報》、《三秦都市報》、《中國婦女報》、《民聲報》等新聞媒體,曾對我校的工作進行過報道,優秀教師及學生代表曾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專門接見。

教學工作

師資力量

英語教研組現有教師13人,碩士學位一名,本科學歷11名,大專2名;小學高級教師7名,其餘均為小教一級。

概況

1986年,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對小學教育的要求,西安小學便審時度勢,在全省率先開設了英語課,至今已有23年的歷史。其中以"創設校園英語氛圍,提高語言交流能力"為主線,深化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有效地開展各項課題研究。

為了更好的推進英語教學的發展,西安小學自1998年9月至今承接了一項國家重點課題研究項目--中國、美國、加拿大合作的課題實驗項目----"英語浸入式"雙語實驗,即:此實驗要求教師始終以英語面對學生,用英語教授英語、音樂,美術,綜合,思品,科學,體育等學科課,為學生創造出一種不用漢語作中介的純英語的學習環境,將學生"浸泡"在英語環境中,從而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用英語交際和思維的能力,形成了我校的英語教學體系和特色。

西安小學非常重視英語浸入式課題實驗,從1986年至今採取多種措施提高英語教學水平,1.先後增設各種硬件設備,如:錄音機、照相機、語音教室、計算機機房、筆記本電腦等;2.為實驗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先後派出100多人次參加全國、省、市、區、外校的各項培訓、輔導和教學交流,努力提高英語教師的業務能力。

英語教學成果

經過多年的實驗,跟蹤測試,觀察分析,對比考評,發現英語實驗班的學生思維敏捷,活潑大方,善於表現自己和與人交流,集體榮譽感強,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語音純正,發音漂亮,語感好,會唱英文歌曲及歌謠100多首,能用英語進行靈活的對話,能與外賓進行交流,能進行看圖說話,描述圖片,聽懂英文故事並回答問題,能複述故事,能閱讀英語小故事並做閱讀練習,能寫英語小作文等。並掌握了一定的語法知識,單詞量已達2000個左右,詞彙涉及生活中各方面:家庭成員,生活用品,學習用具,動物,食品,交通工具,職業,季節,星期,體育運動,天氣,數字,顏色,水果,蔬菜,公共建築,時間,學校設施等,詞性由最初的名詞,動詞擴展到形容詞,介詞,代詞,副詞等,學生已完全適應英語浸入式的教學模式,並具有英語思維的能力。

獲獎情況

西安小學英語教師有多人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2000年,李義華老師代表陝西參加了"全國首屆小學英語優質課競賽",榮獲一等獎,她是陝西省英語學科學科帶頭人,榮獲全國第三屆外語教師園丁獎。2004年,焦小敏老師榮獲"全國第二屆英語教師技能大賽"唱歌類一等獎。2006年,學校英語組的七位英語教師組隊,代表陝西省參加了全國第三屆教師技能大賽,榮獲團體二等獎。湯靜老師和吳琳老師在"全國小學英語教師說課比賽"中分別榮獲一等獎。學校開發和製作的課件,分別獲得全國一、二、三等獎。英語教師撰寫100餘篇論文,分別獲得省、市論文評選一、二等獎,實驗教師在全國、省、市、區英語課堂教學優質評選中獲一、二、三等獎30餘次,在陝西省有一定的影響力。

自1998年成立以來西安小學學生連續在全國青少年英語口語比賽、全國青少年電視口語大賽、全國網絡視頻英語大賽、西譯杯少兒英語比賽、學英語杯青少年英語讀寫比賽、陝西省少兒英語才藝大賽等多項比賽中均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