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蝴蝶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蝴蝶龍屬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

蝴蝶龍學名Hudiesaurus)是一來自中國侏羅紀蜥腳下目恐龍

發現

化石於1993年由中國-日本聯合考察團隊在新疆鄯善縣七克台附近所發現。模式種兼唯一種中日蝴蝶龍H. sinojapanorum)於1997年由董枝明所命名、敘述;屬名由中文的「蝴蝶」直翻,意指脊椎神經棘上的扁平、蝴蝶狀突起;種名除了紀念挖掘化石的考察隊外,也可詮釋為中文的「來自中日」,雙關這項研究的贊助者日本中日新聞社(Chunichi Shinbun)。

目前只知道兩個不完整的標本,出土於吐魯番盆地的沉積岩層,相當於準噶爾盆地的喀拉扎組(Kalazha Formation),地質年代可能屬於侏羅紀晚期,距今約1億6000萬年前。正模標本(編號IVPP V 11120)是一節非常大的前段背椎。另一個標本(編號IVPP P. 11121)是一個部分骨骼,來自較小的個體,在距離正模標本約一公里處發現,由一隻接近完整的右前肢以及牙齒組成,董在研究中將此標本列入本屬;但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於2004年認為缺乏重疊性的部位材料而持反對意見。

體型

雖然只有碎片化石,蝴蝶龍被認為是很巨型的恐龍,甚至以蜥腳類的標準來看都非常巨大。椎體長55公分。估計體長約20至30公尺。[1]2016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體長25公尺及體重25噸。[2]2020年莫里納-培雷茲(Molina-Perez)和拉臘曼迪(Larramendi)提出較大的估計值身長30.5公尺及重25噸,並表示該節脊椎可能是頸椎而非胸椎,若是如此則動物將長達35公尺及重55噸。[3]

分類

董認為蝴蝶龍與馬門溪龍有親緣關係而將牠歸入馬門溪龍科。2004年阿普徹奇將分類準確性限制於更基礎的真蜥腳類位置。

參考文獻

  1. Holtz, Thomas R. Jr. (2011)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Winter 2010 Appendix.
  2. Paul, Gregory 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2nd Editi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207. 
  3. Molina-Perez & Larramendi. Dinosaur Facts and Figures: The Sauropods and Other Sauropodomorph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0: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