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蜥結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蜥結龍屬
圖片來自pixers

蜥結龍屬屬名Sauropelta,意為「蜥蜴的甲盾」)又名楯甲龍蜥肋螈,是結節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早白堊紀北美洲

目前已有一個已命名種,愛氏蜥結龍S. edwardsorum),但可能有其他種存在。就生理結構上而言,蜥結龍是研究最深入的結節龍科之一;大部分化石發現於Cloverly組地層,約1億1500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

蜥結龍是種中等大小的結節龍科恐龍,身長約5公尺。蜥結龍擁有特別長的尾巴,佔了身長的一半。雖然蜥結龍的身體小於現代的黑犀牛,但體型相近,而重量估計約1500公斤。這些額外的重量主要來自於身體外部的骨板,包含頸部的大型尖刺。

敘述

蜥結龍是種四足、草食性恐龍,身長接近5公尺[1]。頭顱骨呈三角形,口鼻部逐漸變尖,後段較寬,眼睛後面最寬處為35公分[2]。不像某些其他結節龍科,蜥結龍的頭頂平坦,而非圓頂狀。蜥結龍的頭頂非常厚,由平坦的骨質骨板所覆蓋,因為這些骨板緊緊地固定住,所以沒有胄甲龍爪爪龍林木龍、與其他甲龍類所擁有的顱縫。這狀態有可能是化石保存過程的後果。如同其他甲龍類,蜥結龍的眶後骨顴骨有三角形的厚鱗甲,分別位於眼睛之上與之下。蜥結龍的上下頜擁有葉狀牙齒,可用來切斷植物,這是典型的結節龍科特徵。目前不清楚頭顱骨的前端模樣,但上下頜前端應有銳利的骨質囓喙(Tomium),如同其他甲龍類。這些囓喙可能覆蓋者角質,構成喙狀嘴[3]

蜥結龍的尾巴相當長,佔了身體長度的接近一半。一個化石上發現了40節尾椎,但某些已經遺失,所以實際數目應該超過50節。尾巴擁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硬挺。如同其他甲龍類,蜥結龍擁有寬廣的身體、非常寬的骨盆與胸腔。前肢短於後肢,使得背部呈弓狀,最高處位於臀部。牠們的足部、四肢、肩膀、骨盆非常結實,可支撐巨大的體重。美國古生物學家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估計蜥結龍的體重為1500公斤。

如同其他結節龍科,蜥結龍身上覆蓋者裝甲,由嵌入皮膚的皮內成骨(Osteoderm)所構成。這些鱗甲都位於牠們生前的位置,使得肯尼思·卡彭特與其他科學家可以精確的描述它們的位置。蜥結龍的頸部有兩排平行的鱗甲,背部與尾巴的上半麵皮膚覆蓋者小型、骨質稜甲,而身體左右兩側各有一排平行的大型、圓錐狀鱗甲。臀部上方的小稜甲與大型圓形鱗甲互相緊密交錯,形成薦部裝甲。這種薦部裝甲也發現於其他甲龍類身上,例如多刺甲龍南極甲龍

蜥結龍的身體兩側各有兩排大型的尖刺,尖刺從頸部開始,越接近肩膀的尖刺越大,身體兩側的尖刺逐漸縮小,終止在臀部。臀部之後的尾巴兩側則有平坦的三角形骨板,骨板朝後方,而且越接近尾端,骨板越小。肯尼思·卡彭特最初認為蜥結龍的身體的兩側各有一排頸部尖刺與尾部骨板,但他最近與James Kirkland發現蜥結龍的身體的兩側是各有兩排上下平行的尖刺與骨板。上排的頸刺朝向後上方,而下排的頸刺朝向後外側。而兩排頸刺與尾板的基部互相固定,限制了頸部與尾巴前段的靈活性。

分類

自從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在1970年首次敘述蜥結龍,牠們就被分類於結節龍科。結節龍科與甲龍科都屬於甲龍亞目。結節龍科包含特定頭顱骨特徵,例如下頜末端往下彎曲、口鼻部較甲龍科狹窄,以及缺乏尾槌[4]。結節龍科被發現於北美洲歐洲,而甲龍科除了北美洲與歐洲以外,也生存於亞洲[3][5]

分類系統

結節龍科的演化關係系統還沒有確定,蜥結龍、林木龍、以及爪爪龍的化石發現於較古老的地層,有時被認為比胄甲龍埃德蒙頓甲龍、以及活堡龍更為基礎、原始。在一個2001年的研究中, 肯尼思·卡彭特將前三屬與後三屬列為兩個群體,並互相為姐妹演化支,但也發現胄甲龍可能屬於任一演化支,依所選定的分類特徵而定[6]

參考文獻

  1.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Skeletal reconstruction and life restoration of Sauropelta (Ankylosauria: Nodosauridae) from the Cretaceous of North Americ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84, 21: 1491–1498. 
  2.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 James Kirkland. Review of Lower and Middle Cretaceous Ankylosaurs from North America. (編) Spencer G. Lucas; Kirkland, James I; & Estep, J.W. (eds.). Lower and Middle Cretaceous Ecosystem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4. 1998: 249–270. 
  3. 3.0 3.1 (英文)Vickaryous, Matthew K.; Maryanska, Teresa; & David B. Weishampel. Ankylosauria. (編) Weishampel, David B.; Peter Dodson; & Osmólska, Halska (eds.).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63–392. 
  4.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Ankylosauria. (編) Phil Currie; & Padian, Kevin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16–17. 
  5. (英文)Hill, Robert V.; Witmer, Lawrence M.; & Norell, Mark A. A new specimen of Pinacosaurus grangeri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Ontogeny and Phylogeny of Ankylosaurs..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2003, 3395: 1–29. 
  6.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nkylosauria. (編) Carpenter, Kenneth (ed.). The Armored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455–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