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蠟染技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蠟染技藝(苗族蠟染技藝),流傳於苗族聚居區的傳統技藝[1],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蠟染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民間傳統印染工藝之一,早在秦漢時代,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蠟染技術。珙縣苗族蠟染在四川苗族蠟染中獨樹一幟,清光緒《珙縣誌》記載:羅渡苗民取蠟熔而繪於布,染後煮布洗蠟,成蠟染裙。珙縣苗族蠟染以藍白兩色為主調,也常與挑花、補花相結合,一般是先染後繡,色調豐富,層次分明,既樸實也艷麗。圖紋中自然紋與幾何紋居多,有的繼承於傳統,有的源自於生活,往往一紋多義。蠟染構圖飽滿,造型生動,對稱均衡,注重圖紋組合和視覺順序的總體效果。

2008年,珙縣苗族蠟染被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珙縣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被宜賓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宜賓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蠟染技藝(苗族蠟染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Ⅷ-25。

歷史淵源

蠟染是貴州省丹寨、黃平、凱里、榕江、安順、織金等縣市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在長期與外界隔絕的艱苦環境中,這裡的居民逐漸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秀、浸染剪裁,古老的蠟染技藝代代傳承。形成了以蠟染藝術為主導的衣飾裝束、婚姻節日禮俗、社交方式、喪葬風習等習俗文化。

蠟染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代,苗族的先民們就已經掌握了蠟可以防染的特點,使用蟲蠟和蜂蠟作為防染的原料。在東漢時期,蠟染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到了西晉,已可染出十餘種色彩的蠟染產品,唐代時,蠟染已經在中國全國範圍盛行。到了宋代,由於工藝更為簡便的藍印花布的出現,使得蠟染技藝在中原地區逐漸消失,而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生活在貴州等西南地區的居民長期與世隔絕,自給自足,古老的蠟染技藝也因此得以保存。南宋周去非的《嶺外問答》中首次明確記錄了蠟染的工序:「以木板二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而灌蠟於鏤中,而後乃積布取布,投諸藍中,布既受藍,則煮布以去蠟,故能製成極細斑花,炳然可觀。」說的是用二塊鏤有細花的木板夾住布帛,將熔化的蠟液灌入鏤空的部位,再染煮而得花布。但到了清代的《貴州通志》,蠟染變成「用蠟繪於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蠟染由以蠟灌刻板印布,發展到直接用蠟繪製。這說明,苗族先民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也根據自己的經驗,更新和改進了蠟染工藝。

工藝特徵

珙縣苗族蠟染以藍白兩色為主調,也常與挑花、補花相結合,一般是先染後繡,色調豐富,層次分明,既樸實也艷麗。圖紋中自然紋與幾何紋居多,有的繼承於傳統,有的源自於生活,往往一紋多義。蠟染構圖飽滿,造型生動,對稱均衡,注重圖紋組合和視覺順序的總體效果。主題一般居中,着重突出圖紋的完整性、和諧性,簡潔明快,密不覺繁複,簡不覺單薄。即使在長達丈余的百褶裙上連鎖式的構圖,由於點線穿插,曲直並存,疏密交錯也不覺板俗,富有韻律變化和節奏感。圖案精美,線條流暢,清新如淡雲藍空的互托,明快如高山流水的旋律,古樸中包含粗獷,簡略中蘊藏典雅,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珙縣地區的苗族同胞常將蠟染成品做衣飾、百褶裙、圍腰、臥單、枕巾、帳沿、門帘、包單、蚊帳等。

工藝流程

蠟染,是一種古老的防染工藝,古稱「蠟纈」,與絞纈、夾結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類型。它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天然纖維物上,然後放入適宜低溫條件下染色的靛藍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因蠟保護而產生美麗的白花。蠟染工藝品的魅力除了圖案精美外,在於蠟冷卻後在織物上產生龜裂,色料滲入裂縫,得到變化多樣的色紋,俗稱「冰紋」。同一圖案設計做成蠟染後可得到不同的「冰紋」。苗族蠟染有點蠟和畫蠟兩科技藝。苗族蠟染從圖案可分為幾何紋和自然紋兩大類。

彩色蠟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素布上先畫彩色花紋,將其蠟封后再浸染顏色;另一種是在一般藍色蠟染完成之後,再在白色的區域上填畫其他色彩。

現在人們所稱的蠟染,多指用蠟在布上繪製苗族蠟染有點蠟和畫蠟兩種技藝,製作過程中需要的工具主要包括:銅刀、瓷碗、水盆、大針、骨針、穀草、染缸等。蠟染的第一個步驟是處理布料。布料一般都是棉布或麻布,將布料用草木灰浸泡,除去布纖維中的脂質,使其更易上色。布料漂洗乾淨後,將蜂蠟置於瓷碗中放在熱草木灰上融化,即可用銅刀在布面上點畫。圖案可參考花樣,也可憑藉經驗自行創作。大多技術嫻熟的苗族婦女,只用自己的指甲就可以畫出精美的花紋。花紋畫好之後就可以將布料放在藍靛染缸中浸染了,一般一件蠟染花布要浸泡5~6天,經過多次浸泡才算完成。如果需要在同一織物上出現深淺兩種顏色,則需要在第一次浸染之後取出布料,在淺藍色上用蠟點繪花紋,之後再次進行浸染。當圖繪了蠟紋的布料被放進染缸時,摺疊會導致蠟塊的破損或斷裂,這就形成了天然的縫隙,使得染出的布料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裂紋,人們一般稱之為「冰紋」。這種「冰紋」會使畫面更加豐富生動,有一種自然的古拙之氣。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去蠟。用清水煮沸布料,溶解蠟質,漂洗乾淨之後,一件蠟染花布就算完成了大多數的苗族蠟染都為藍白兩色,但也有部分地區會製作彩色蠟染,染料都取自天然,如楊梅汁染紅魚,黃梔子染黃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珙縣苗族蠟染顯著特點是圖案精美,線條流暢。蠟繪時大多不打樣,樣稿蘊藏於心。圖案或重於寫實,或寫意,點線結合,疏密相間,既誇張又富有人情味。色彩以藍白為主,偶有紅、綠搭配,有的還點綴少量彩繡。其藝術語言[2]質樸、天真、粗獷而有力,特別是它的造型不受自然形象細節的約束,有着大膽的變化和誇張,這種變化和誇張出自天真的想象,含有無窮的魅力。圖案紋樣十分豐富,有幾何形,也有自然形象,一般都來自生活或優美的傳說故事,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從珙縣苗族蠟染的百褶裙圖案中,人們還可以看到苗族先民遷徙的歷史軌跡,看到一幅幅美麗而又歡樂的生命讚歌,一幅幅浸透着苗族宗教的非理性王國。在每一幅圖案里,苗族民間工藝家都向人們展示了苗族人民對生命存在的體驗與歌頌,這在中華各民族服飾中更是獨一無二。

文化價值

苗族支系眾多,不同苗族部落的裝飾風格也各不相同。例如安順苗族蠟染就以幾何紋為主要裝飾紋樣,結構靈動;而丹寨的苗族蠟染多以自然紋樣為主,生動流暢、簡練質樸,鄉土氣息濃郁;織金的苗族蠟染則多為細密的螺旋紋,圖案渾然一體。雖然裝飾風格迥異,但是蠟染在所有苗族人的生活中都是重要的生活用品,女性服裝、床單、被面、包袱布、包頭巾、背包、提包、背帶、喪事用的葬單等都用蠟染來裝飾。除了直接使用在衣裙、頭巾、背帶等服飾之外,蠟染還可作為刺繡的底紋而出現。觀察苗族繡片,人們可以發現,很多繡片都以蠟染為底紋進行刺繡。在苗族,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會蠟染。按照她們的習俗,所有的苗族女性在幼年時就必須要開始學習,由母親交給女兒,她們自己種植棉花與藍靛、紡紗織布、畫蠟挑繡、浸染剪裁。這樣的習俗世代傳承,使得她們形成了以蠟染為起點的服飾裝束、婚禮節慶、社交生活、喪葬風俗等民俗文化。這證明了蠟染在苗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也昭示了保護和傳承蠟染技藝的必要性。

傳承狀況

隨着科技的發展,紡織品的種類不斷豐富,蠟染作為貴州苗族地區主流紡織品的地位已日漸動搖。伴隨旅遊業的發展,蠟染手工藝製品被當作特色旅遊紀念品推向市場但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和追求經濟收益,粗劣的蠟染製品大量湧現,對技藝的有序傳承構成了威脅。由此可見,苗族蠟染技藝待得到真正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珙縣文物管理所(珙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蠟染技藝(苗族蠟染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蠟染技藝(苗族蠟染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珙縣文物管理所(珙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珙縣博物館(珙縣文物管理所,珙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24年3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布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名單》,蠟染技藝(苗族蠟染技藝)的貴州丹寨寧航蠟染有限公司入選。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9年9月,以「蠟筆生花靛染海島」為主題的「海南苗族蠟染文化保護與傳承研討會暨生態蠟染技藝合作洽談會」在儋州市召開。活動通過對以儋州南豐鎮馬嶺排村苗族原生態蠟染文化與技藝為樣本的海南苗族蠟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問題的展開,探討了蠟染技藝「活態傳承」、面向未來開發其潛在的價值,推動包括南豐鎮馬嶺排苗族在內的海南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的有效途徑。

榮譽表彰

2006年,羅渡苗族鄉以苗族蠟染為特色,創建了「四川省民間藝術之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