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橡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藍橡樹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橡樹(又稱:櫟樹或柞樹),殼斗科植物的泛稱,包括櫟屬、青岡屬及柯屬的種,通常指櫟屬植物,非特指某一樹種。櫟屬有615個種,其中450種來自櫟亞屬和188則是青剛櫟亞屬。其果實稱橡子,木材泛稱橡木。橡樹是世上最大的開花植物;生命期很長,它有高壽達400歲的。果實是堅果,一端毛茸茸的,另一頭光溜溜的,是松鼠等動物的上等食品。 研究發現,位於美國加州的一棵侏魯帕橡樹已經生存了至少1.3萬年,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為古老的活生物。新華社2001年4月30日上午專電,美國植樹節基金會日前宣布,經過民眾的網上投票,橡樹已被選為美國國樹。

形態特徵

落葉或常綠喬木,高達25至30米甚至以上。樹皮暗灰褐色,略平滑。小枝褐色,無毛。

冬芽長卵形,長 3~5毫米,無毛,芽鱗暗褐色,多數,覆瓦狀排列。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7~10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葉緣每邊5~7羽狀深裂,裂片具細裂齒,葉面深綠色,葉背淡綠色,無毛或脈腋有簇毛;葉柄長2.5~5厘米,老時無毛。

雄花序與 葉同時開放,數個簇生;雌花單生或2~3朵生於長約1厘米的總柄上。

殼斗杯形,包着堅果1/ 4~1/ 3,直徑1.5~1.8厘米,高1~1.2厘米;小苞片三角形,緊密覆瓦狀排列,無毛而有光澤。堅果長橢圓形,直徑約1.5厘米,高2~2.5厘米,淡褐色,被薄絨毛,後漸脫落;頂端圓形,有小柱座;果臍平或微內凹。花期4~5月,果期翌年9 月。原產美洲。本種耐水濕。堅果含澱粉46.1%,單寧10.6%,油脂12.6%,蛋白質7.4%。 [1]

生長環境

抗逆性強,耐乾燥、高溫和水濕,抗霜凍和城市環境污染,抗風性強,喜排水良好的土壤,但在粘重土壤中也能生長。橡樹喜沙壤土或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耐環境污染,對貧瘠、乾旱、偏酸性或鹼度土壤適應能力強。橡樹生長速度中等,在潮濕、排水良好的土壤上每年長高60厘米。

分布範圍

葡萄牙中國遼寧熊岳北京山東泰安青島河北西部山區湖北西部山區恩施州、長陽地區)、河南均有分布;安康有栽培。

主要價值

木質:內部充斥着許多蜂窩狀結構,蜂窩的內部飽含空氣,所以橡木的彈性很好。橡木本身十分耐磨,各國發動機的缸墊許多採用橡木作為原料。

另外,橡木防潮,可以保證在陰暗潮濕的酒窖中葡萄酒不會隨着歲月一同流逝。這種純天然的材料,對人體無任何危害,因此被廣泛用於葡萄酒和香檳酒的酒塞生產中,其歷史已有一百多年。

繁殖方法

橡樹主要用種子繁殖。 [2]

發芽期:種子繁殖,種子不需要處理即可發芽,但發芽時間較長。若播種前在5攝氏度條件下處理30至45天,可以提高發芽率,2~3周即可發芽。每667平方米(1畝)播種量在100~250公斤,播種時應將種子橫放,以利胚根向下生長。覆土厚度2~5厘米,當年苗高可達20~40厘米。

壯苗培育

(1)播種育苗選擇適齡(20~80年生)健壯母樹,適期採種精選純種,認真選擇良種選好圃地深耕耙磨開溝條播精細管理間苗截根適宜播量和密度等;

(2)扦插育苗:嫩枝扦插成活率高。栓皮櫟嫩枝扦插成活率為56%,硬枝扦插成活率10%,麻櫟嫩枝扦插成活率為60%~70%;

(3)嫁接育苗栓皮櫟等不同橡樹不同時期採集接穗嫁接試驗表明:以春季發芽期嫁接成活率高;

(4)容器育苗:有利於提高造林成活率。據安徽省林科所試驗容器苗60天上山造林,成活率達80%~100%。

分布廣泛

我國橡樹資源分布十分廣泛。如櫟屬(Quercus L.)的青岡櫟類東自長江口,經安徽大別山北至陝西秦嶺南坡西達四川雲南南到海南的廣大區域均有分布。高山櫟類多生長於熱帶高山,主要分布於雲南以及鄰近的四川貴州西藏等地區海拔1500~3500m的地帶;麻櫟類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廣東海南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福建台灣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河北遼寧等地,從溫帶的夏綠林直到熱帶的常綠林,從低海拔200m到高海拔2500m(栓皮櫟為800~1600m)。不論平原地區還是丘陵、高山、山坡、河谷,都有它的分布。小葉麻櫟僅產於浙江湖北安徽。槲櫟類從東北大興安嶺直到西南的高黎貢山,比麻櫟類的分布還要廣泛,除了新疆內蒙古西部青海西藏以外,從寒溫帶、溫帶、暖溫帶直到亞熱帶都有它的種類。可以說橡樹在我國各個省市區都有分布新疆也可引種栽培夏橡(Q. robur L.)。

種類繁多櫟屬約有350餘種,我國約140餘種。落葉櫟類主要有:麻櫟(Q. acutissimna)、栓皮櫟(Q. roninbilis)、小葉麻櫟(Q. cheni)、遼東櫟(Q. liaotungens)、槲櫟又名柞蠶(Q.alienu)、槲樹(Q. dtentou)、蒙古櫟(Q. mongolica)、白櫟(Q. fubri)、枹櫟(Q. glandulifera);    綠櫟類主要有:青岡櫟(Q. glaunca)、面櫧(Q. myrsinaefolia)、高山櫟(Q. semicarpifolia)、錐連櫟(Q. francheni)、刺櫟又名灰背櫟(Q. senescens)、地盤櫟又名矮高櫟(Q. monimotricha)、野青岡又名川西櫟(Q. giliana)等。 [3]

植物文化

生日花

每年9月27日

花語:永恆

花占卜:

你有一顆寬大的心,凡事看得開,天生的樂觀精神,令你的人生充滿歡樂。但你必須加強自己的內在潛質,接受新知,充實自己,這樣才是永恆的歡愉,切勿三天捕魚兩天曬網,浪費光陰,到頭來一場空。

花箴言: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穩固是最重要的。

歐美國家

歐美,橡樹被視為神秘之樹。傳說這種高大粗壯樹木的掌管者是希臘主神宙斯、羅馬愛神丘比特以及灶神維斯塔。傳說,在宙斯神殿裡的山地森林裡,矗立着一棵具有神力的參天橡樹,橡樹葉的沙沙聲就是主神宙斯對希臘人的曉喻。許多國家皆將橡樹視為聖樹,認為它具有魔力,是長壽、強壯和驕傲的象徵。橡樹材質堅硬,樹冠寬大,有「森林之王」的美稱。英文為oak,人們常把紅絲帶系在橡樹上來表示對遠方親人的盼望與思歸。

英法國家

英國法國,早期的巫師被稱為德魯伊特。這個名字來自凱爾特語,意思是「知道橡樹」。這些「知道橡樹」者,屬於社會當中最早的一批知識分子,一般擔任當地的祭司、教師和法官。在歐美文化中,橡樹是力量的象徵,與權威相連。它有着非凡的威儀、特別的氣度和神秘的力量。在德魯伊特教的祭祀儀式中,橡樹被作為軸心擺放,象徵着男子的睿智;它的果實被視為德魯伊特教的聖果。希臘神話中,宙斯的祭司在施行求雨的巫術時,會手持橡樹枝往聖泉中沾水。橡樹粗壯高大,樹冠繁茂,與人的生命相關。

據說,夢見帶着橡樹葉編成的頭冠,是成功的徵兆。夢見雷劈橡樹的夢境,預示着戀愛會有波折。夢見攀登橡樹,則意味着事業順利,能有收穫。據說佩戴櫟果有助多產、長生不老、免於疾病;掛在窗戶上則可保護房屋。在古羅馬人的結婚儀式上,橡樹的樹枝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是增進新婚夫婦的感情融洽、祝福他們多子多孫。 [4]

西方橡樹的獨特理解

西方人覺得橡樹是壯悍和強大的象徵。橡樹象徵榮耀、力量和不屈不撓。德語中就有諺語說「一掌推不倒一棵橡樹」。

德魯伊宗教崇拜自然,並且將橡樹作為至高之神的象徵膜拜,因此他們認為寄生在橡樹之上的槲寄生(mistletoe)是一種萬靈丹藥(panacea),具有神聖的功力和最好的療效,當然也需要通過特別嚴肅的儀式來採集。只有在滿月和新月的日子,或者每月的第六個夜晚,才能舉行這種儀式,此時要由德魯伊祭司中最高級的大德魯伊(Arch-Druid)(一般同時有兩位大德魯伊,一個在不列顛群島上,一個在歐洲大陸上)身披白袍、佩戴黃金首飾,手持黃金鐮刀上樹割取。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239頁]
  2. |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3-12-06
  3. | 萬方數據,引用日期2018-11-02
  4. [陳映戎.英漢植物隱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