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蒙自縣高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蒙自縣高級中學(教學樓)原圖鏈接來自 城際分類 的圖片

蒙自縣高級中學位於雲南省,創建於1911年。為適應新州府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2003年底,蒙自縣委、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在新城區劃地199畝,投資1.6億元建設蒙自第一高級中學新校區,並於2006年11月投入使用。2006年7月,蒙自縣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發展全局,做出了對蒙自一中實行分設辦學的決定,把蒙自第一高級中學分設為蒙自高級中學和文瀾高級中學。這次改革從蒙自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切實解決了蒙自高中教育「瓶頸」問題,滿足蒙自人民對高中教育的需要,滿足社會對發展優質高中的需求。

歷史沿革

蒙自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1891年就創辦了道成書院。1911年春,在蔡鍔將軍的關心下,成立了蒙自省立第三模範中學,是雲南最早的三所省立中學之一。蔡鍔將軍的秘書、著名哲學家艾思奇的父親、被章太炎先生譽為「南天一支筆」的李曰垓先生擔任首任校長。

這所學校開啟了蒙自現代教育的先河,奠定了蒙自作為滇南文化教育中心的基礎和地位。這裡是民主革命的搖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大批的仁人志士從這裡踏上了革命的征程,為民族解放,民族崛起奔走呼號,浴血奮戰。1950年1月16日,蒙自縣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蒙自一中的操場上冉冉升起。

為加快蒙自高中教育的發展,1997年8月,蒙自縣委政府做出了蒙自一、二中初、高中分離辦學的重大決策。學校現有54個高中教學班,在校生3054人,教職工204人,研究生5人,在讀研究生6人,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有高級教師54人[1],其中13人分別在紅河州各學會擔任秘書長、常務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等。

校園環境

新校區總建築面積約85370平方米,擁有園林式的建築設計,擁有全省一流的教學設施,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功能齊全、布置合理。新校區的建設,為紅河教育發展史寫下濃重的一筆,實現了蒙自教育在新世紀的跨越式發展。

學校有教學樓三幢,60個教室。每一個教室按56人標準設計,並配有儲藏室。我校是全州乃至全省信息化程度較高的一所高級中學。共有教學、辦公和學生計算機832台,建成了以光纖為傳輸骨幹,千兆到樓宇、百兆到工作站的高速校園網絡。全校共鋪設網絡信息點2200個;建成了10個計算機網絡教室,70個普通多媒體教室,使示範課、優質課的教學和交流在本教室內即可完成;全校網絡通過百兆光纖經中國電信以十兆帶寬與Internet連接,另一路通過百兆光纖經中國網通以十兆帶寬與Internet連接,形成學校與英特網的快速連接。目前,學校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校園網,每個辦公室終端,教室終端,都可以連接到互聯網,下載、上傳教學資源,學校的辦公管理、學籍管理、德育綜合素質管理已全部實現了自動化[2],教育管理實現了智能化,教學實現了網絡化;建成了教學區、宿舍區、休閒區教學娛樂為一體的、由318隻音箱組成的廣播網絡,分成17個子網,即可獨立運用又可合併應用,適時地給師生播放新聞、英語和音樂。

辦學理念

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發展學生的品質、智能、個性、特長,實施幫輔工程,落實分層教學,重視體育、藝術特長生培養,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學校運用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和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實行開放式教學;校園文化健康向上,校風、教風、學風優良,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薰陶。

學校實施寄宿制管理, 6幢學生公寓設置3032個床位。其中4人間、6人間宿舍均配有獨立的衛生間、洗漱台、整體衣櫃和寫字檯;學校有2個綜合性學生食堂、1個教工食堂、1個回族食堂,按標準配置衛生設備和規範加工區域,進行科學配餐,保障學生每日三餐所需;學校教師公寓設有120個標準間和10個公寓套房,可容納250名教師在校住宿,內部提供配套家俱和相應設施,並實現水、電、網線、電話線和閉路電視線「五通」;實現了後勤、保潔、保安社會化管理,校內商鋪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有2個大型超市,1個書市、1個洗衣房、1個理髮室。校內電子監控設施完備,保安晝夜巡邏,創平安校園。

視頻

蒙自縣高級中學 相關視頻

蒙自市職業高級中學2018年招生宣傳片
蒙自職中招生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