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蓮花竹是百合科龍血樹屬下的一個品種,株形矮小,適合家庭綠化裝飾,布
![](/images/5/5f/%E8%8E%B2%E8%8A%B1%E7%AB%B92.jpg)
置於窗台、陽台和案頭,也可於廳堂內成行點綴,並用作切花配料。
目錄
形態特徵
蓮花竹葉片翠綠,莖稈筆直,圓形似竹。葉卵形先端尖,葉柄基部抱莖。它是極耐陰植物,在弱光照的條件下,仍然生長良好,挺拔強壯。可以長期擺放在室內觀葉,不需要特別養護,只要有足夠的水分,就能旺盛生長。
![](/images/d/d7/%E8%8E%B2%E8%8A%B1%E7%AB%B93.jpg)
生長習性
蓮花竹生長溫度25—30度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8度。蓮花竹喜溫暖濕潤喜散光的植物,喜陰濕、排水良好砂壤土最為適宜,怕積水、最適生長溫度為22—30℃。葉片發黃並慢慢脫落,可能是光照過強或澆水不足。蓮花竹粗生粗長,多栽培於園圃中,有野生,喜陰濕,莖葉肥厚,葉深綠色,主要作觀賞植物,莖杆挺拔,葉色濃綠,冬夏長青。
蓮花竹的主要價值
家居裝飾:蓮花竹,適合水養、盆栽、水培。觀賞價值極高,是少數能長期擺放在室內的綠化和裝飾品之一。蓮花竹株形矮小,適合家庭綠化裝飾,布置於窗台、陽台和案頭,也可於廳堂內成行點綴,並用作切花配料。擺放位置:家庭、酒樓、飯店、辦公室。 淨化空氣:蓮花竹可以吸收氨氣、丙酮、苯、三氯乙烯、甲醛等有害氣體,其株型別致放於辦公桌具有緩解眼睛疲勞的功效。
品種分類
荷花竹主要有綠葉荷花竹、金邊荷花竹、銀邊荷花竹和興起的蓮花竹四類,由於人們對綠葉荷花竹的偏愛,我們平時常說的荷花竹是特指綠葉荷花竹。
分布範圍
荷花竹原名仙達龍血樹,為熱帶常綠觀葉植物。原產於印度洋西部諸島及亞非熱帶地區,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中國大陸,90年代初期開始大量種植,現已成為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
![](/images/a/ae/%E8%8E%B2%E8%8A%B1%E7%AB%B94.jpg)
養殖方法
土壤
澆水
5—9月生長旺期要多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寧濕勿干,但不能積水否則容易爛根。高溫期還應經常用水噴灑葉片和地面,增加空氣濕度,秋冬季節適當減少澆水量。
施肥
蓮花竹在生長期間每月施1—2次液體肥,可促使葉色濃綠、蒼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蓮花竹適應力強,無論在全光照、半光照和蔭蔽處均能生長良好。喜高溫高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喜沙質土壤,忌積水,耐旱。
光照和溫度
適宜生長溫度為20—28℃,可耐2—3℃低溫,但冬季要防霜凍。夏秋季高溫多濕季節,對蓮花竹生長十分有利,是其生長最佳時期。它對光照要求不嚴,適宜在明亮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曝曬會引起葉片變黃、褪綠、生長慢等現象。
繁殖方法
春季將截下的莖幹剪成5厘米至10厘米不帶葉的莖節,或剪取基尖易乾枯。長期在室內蔭蔽處部分生的帶莖尖的分枝,插於潔淨的粗河沙中,澆透水,用塑料袋罩住,保持基質濕潤,置室內明亮處,25天左右可生根。或將剪下的分枝插入水中,25℃時半月左右可生根。
![](/images/7/73/%E8%8E%B2%E8%8A%B1%E7%AB%B96.jpg)
注意事項
病害防治
蓮花竹常見有葉斑病、莖腐病和根腐病危害,可用100倍波爾多液噴灑多次。
葉片發黃
蓮花竹因為缺肥或者缺光或者是灼傷,都會出現葉片發黃。[1]
![](/images/d/d7/%E8%8E%B2%E8%8A%B1%E7%AB%B93.jpg)
莖腐病
該病發引起荷花竹死亡,降低觀賞性。在5~9月高溫高濕時發生較多,主要為害葉片及莖杆。
症狀:種苗莖基部葉片黃化;莖基部腐爛,變黃變軟;莖內部變紅色;病菌從下切口逐漸向上為害。 【防治方法】
- 培育健壯和組織充實的植株種苗;清除病株,集中燒毀;開深排水溝,起高畦25厘米種植。
- 用42%克菌淨粉劑3000倍液,或88%水合黴素1000倍液浸泡種苗下切口24小時。
葉斑病
【發病症狀】發生在葉片上。病斑初期為褐色斑點,邊緣黃色;擴展後病斑近圓形,內灰色,邊緣黑褐色,周圍黃色,在潮濕條件下病斑上出現黑色粒狀物。 【發病原因】為真菌性病害。病菌存活在植株病殘體上,藉助氣流、昆蟲等傳播,可直接從葉片氣孔處侵染危害。在溫室環境下容易常年發病;潮濕條件下發病嚴重。
蓮花竹的花語
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