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縣第一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莒南縣第一中學(Junan No.1 High School of Shandong Province),全稱「山東省莒南第一中學」,簡稱「莒南一中」,在山東省臨沂市,是一所公辦高中,校長是丁兆春。
截至2020年9月8號,學校有南北兩個校區。南校區位於莒南縣城,占地100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有65個教學班,北校區位於臨海新城,占地452畝,建築面積18.52萬平方米,有61個教學班,有正高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40人,一級教師195人,市縣教學能手150餘人。
學校始建於1952年,始稱山東省莒南中學。1956年,學校更名為山東省莒南第一中學,發展成為一所完全中學。1972年,更名為山東省莒南縣十字路中學。1980年,恢復山東省莒南第一中學校名。1995年8月,莒南縣教師進修學校人員合併到莒南一中。1998年,初中部分離,莒南一中成為完全高級中學。
學校概況
莒南縣第一中學,始建於1952年,簡稱莒南一中,學校占地143畝,有70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4300多人,教職工356人。有教學、辦公、實驗、科技、圖書、保健、餐廳、公寓、美術、音樂、體育館等樓房20多座,中、西式建築,錯落有致,美輪美奐,景色宜人,既有透着古樸典雅,又具有現代氣息。
教室全部配備「四機一幕」,雙向網絡貫通,閉路電視雙控;各種功能實驗室齊備,內部配置一流;圖書、閱覽、微機、語音、多媒體教室等與教育部中國基礎教育網及各大網站併網,全部實現數字化管理;大型學生餐廳配置現代化餐具,寬敞明亮,衛生整潔,社會化服務管理;學生宿舍標準化配備,設施齊全,冬日供暖,公寓化服務,24小時值班監護;大型體育館、科技樓、美術樓、音樂樓等內部設施全部按照國家一類標準配置……功能設施的完備和先進,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師資力量
學校目前有專任教師237人,具有研究生學歷11人,高級教師104人,中級教師122人,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7人,特級教師1人,「沂蒙名師」3人,「莒南名師」14人,市縣教學能手、教學新秀75人。其中獲得獲市、縣級優秀教學成績獎的達197人次,市級十佳班主任、優秀班主任、高考先進個人38人次,記縣級個人三等功8人次,省級先進個人2人次。教師結構合理,年富力強,業務精湛,成績一流。學校是省級校本培訓示範學校,教育科研成果豐碩,承擔了省級「十五規劃」科研課題3項,是「中國基礎教育[1]網絡實驗學校」、「山東省多媒體網絡實驗研究基地」、「山東省英語特色教育重點實驗學校[2]」、「山東省高級中學會員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會員單位」。
建設發展
學校貫徹「夯實基礎,突顯個性,分層要求,因材施教,特色教學,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原則,開辦了實驗班、奧賽班、美術班、音樂班、體育普通班、體育高水平班等,配備專業教師進行教學訓練,並聘請著名高等院校專家教授和外教前來授課輔導。學校設立多項獎助學基金,其中「周星增獎助學基金」、「華魯獎助學基金」以及其他社會各界設立的特別獎助學基金和莒南一中獎助學基金等,每年為數百名學生提供了激勵和保障。學校繼續拓展獎助學金來源渠道,以助更多品學兼優的學子早日成才。學校管理規範,制度嚴格,實施「三全式」管理和封閉式管理,努力創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文明校園」和「花園式校園」,是臨沂市文明單位、臨沂市花園式單位和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
教學成績
50多年來,經過歷代一中人的艱苦創業,基本上實現了教育思想的現代化、辦學條件的標準化、管理體系的科學化和學生素質的優良化的「四化」標準,使學校各項工作邁入了全省的先進行列。學校先後為各行各業培養了數萬名優秀畢業生,從這裡走出了數百名碩士、博士,有數百名優秀學子考入北大、清華、南開、復旦等名牌大學。特別是2010年到2012年應屆本科進線數、重點本科進線數和藝體考生雙進線數均居全市同類中學前三名。2004年高考應屆本科一榜進線566 人,全縣文、理科狀元全在一中。2007年高考全市理科狀元,縣文科狀元均出自莒南一中,而且一中高考本科上線第一次突破1000人大關。2008年全校高考成績也十分優異,許多學生都進入民牌大學,如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中國農大、中央民族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等。
學校積極推進「科研興校」戰略,建立教科研獎勵機制,重獎著書立說和教研創新,學校把科研的重點放在如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上,把科研方向定位在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上,把科研的着眼點體現在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上。學校是「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山東省多媒體網絡教學實驗研究基地」、「山東省英語特色教育重點實驗學校」、「中國基礎教育網絡教學實驗學校」等。目前,學校承擔了省級以上「十五規劃」科研課題7項,已經結題5項,並獲省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教育科研成果豐碩。近年來,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3人次,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教學論文300多篇,參編專著50多部,課件製作獲市級以上獎勵16件,獲市級以上講課比賽獎33人次,獲縣講課比賽獎51人次,國家級輔導獎19人次,省級輔導獎60人次。
參考文獻
- ↑ 把握新時代基礎教育發展新要求,搜狐,2020-12-16
- ↑ 有實驗小學、中學、高中,為何沒有實驗大學?「實驗學校」是什麼意思?,網易,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