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莢狀高積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莢狀高積雲自然界的一個奇觀。它是一種高層小捲積雲現象,是正常的大氣現象,不過有時候會被誤會為飛碟或不明飛行物體,所以亦俗稱「飛碟雲」。莢狀高積雲與雨幡洞雲、滾軸雲、乳狀雲、帽子云、波浪雲等合稱為十大奇異的雲彩景觀。

基本介紹

莢狀高積雲,堪稱是天空中外觀最為奇特的雲彩。雲體中間厚,邊緣薄,輪廓分明,形如豆莢或呈檸檬狀,弧分散在天空之上。由於莢狀高積雲不同尋常的形狀,因此經常被誤認為是UFO[1]

形成條件

(英文名:Lenticular cloud)是一種雲形,以透鏡形狀出現在高空,通常形成於順風的右側。按照種類分為:莢狀層積雲(Stratocumulus lenticularis,SCSL),莢狀高積雲(Altocumulus lenticularis,ACSL),莢狀捲積雲(Cirrocumulus lenticularis,CCSL)。當穩定的潮濕空氣在山區或山脈間流動時,一系列大型的背風波就可能在順風方向形成。如果溫度在波峰處下降或低於露點,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凝結,形成莢狀雲。由於潮濕的空氣會流向谷底形成槽波,雲就會蒸發成水蒸氣。在某些情況下,一連串的莢狀雲會像洪峰一樣連續的波,形成所謂的「波雲」。「波系統」造成大規模的空氣立式流動,並可能產生足夠的水蒸氣凝結造成降水。這種雲經常被人們誤認成為不明飛行物,因為這些雲平滑的外觀十分類似飛碟。有時,莢狀雲的邊緣會出現亮麗的顏色

形成原因

引力波

莢狀高積雲通常由引力波形成。包括山脈在內的一些地貌阻礙了空氣流動,在沿山體一側向下移動過程中,空氣往往顯得過於「衝動」隨後又被彈起。空氣會在短暫時間內上演類似震盪,隨着上升氣體逐漸冷卻,引力波向上部分便形成了

除了地貌外,其它一些物體也會導致莢狀雲形成,例如較高的雷雨雲。由於經常在山脈順風面形成,莢狀雲又被稱之為「背風雲」、「波浪雲」或者「背風波浪雲」。山脈能夠形成一系列長波浪雲,但如果這個「減速帶」處於更加孤立的狀態,例如只是一個單一的山脈,便會形成外形類似不明飛行物的橢圓形雲。

氣流

莢狀高積雲形成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大氣中局部上升氣流和下降氣流匯合而成所致[2]。當氣流上升時,因絕熱冷卻形成雲,如果遇到下沉氣流,其邊緣部分因下沉氣流增溫,使雲滴蒸發變薄,呈豆莢狀。

大致形狀

莢狀高積雲 (Ac lent) ,雲體中間厚邊緣薄,雲體中間呈暗灰色,邊緣呈白色,輪廓分明,一般呈豆莢或橢圓形,弧立分散在天空。每當莢狀雲遮擋日、月光線時,即出現美麗的虹彩。

視頻

莢狀高積雲 相關視頻

希夏邦馬莢狀高積雲,瞬間的變化
屏東驚現莢狀高積雲 雲朵千變萬化吸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