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英國宇航海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英國宇航海鷂(英語:British Aerospace Sea Harrier)是一種在航空母艦上操作的垂直起降/短場起降噴射戰鬥機,為多用途戰機設計,兼具偵察機和攻擊機等功能,是由霍克西德利獵鷹式戰鬥機發展而來的。它首先開始服役於英國皇家海軍是在1980年4月,名為FRS1海鷂,並得到了非正式的名稱「莎爾」。在超音速戰鬥機時代開發出這款只能在亞音速操作的空優戰鬥機,在當時很不尋常,但她的性能讓更輕噸位的航空母艦可以得到有限度的制空戰鬥力。

證明海鷂戰機戰鬥力的關鍵是1982年英國阿根廷爆發的福克蘭戰爭。在福克蘭戰爭中,海鷂的主要任務是保護英國特遣艦隊,在戰爭中海鷂擊落23架阿根廷戰機,,沒有任何一架為空戰損失[1]

英國曾試圖推銷海鷂給其它使用小型航艦的國家,但面對美國研改的AV-8獵鷹II式攻擊機競爭銷路受挫,除英國外僅有印度青睞,所有的海鷂戰鬥機在2016年已全數退役。

發展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着英國海外殖民地接續獨立,戰力投射的需求逐漸消失,英國維持大噸位戰鬥艦艇的理由也逐漸失去,而包括戰艦與航空母艦等成為政策結辯的焦點。到1960年代工黨執政後,終止了英國下一代航空母艦的替換計劃,並主張在1972年全面除役航空母艦。英國皇家海軍對遠海航空操作的實質需求,使直升機航空母艦以「全通甲板巡洋艦」之稱呼在國會留下一線生機,這即是是後來的無敵級航空母艦。在1960年代皇家海軍設計無敵級時已經向國防部提出以獵鷹式作為基礎開發的掩護戰鬥機,但這個構想未被英國國防部採納。

到1970年代無敵級開工後,工黨已恢復在野黨身份,同時工黨預劃與美國合作的一干軍事合作項目也陸續觸礁,正規航空母艦因此並未如原先預劃在1972年除役,而是繼續利用到1970年代末期。在1970年代,蘇聯的海洋巡邏兵力已經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遠洋反潛作戰的阻礙,為了增強反潛航艦的空優能力,英國國防部在1973年決議訂購由獵鷹GR.3為基礎研改的艦載機。由於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衰退,使得決議缺乏資源履行。直到1975年才正式發包,計劃生產3架原型機與24架量產機,在計劃執行期間,1977年霍克希德利已經被整並為英國宇航。1978年8月20日,海鷂FRS.1原形機(飛機編號ZX450)試飛[2],總訂單也增加到34架。

視頻

英國宇航海鷂 相關視頻

美國雷電攻擊機和英國海鷂戰鬥機都屬於B級機?它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