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


圖片來自 背包兔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土耳其語:Sultanahmet Camii)是土耳其國家清真寺[1],並且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及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清真寺古蹟。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其中一座因室內磚塊所用顏色而被稱為藍色清真寺的清真寺。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建於蘇丹艾哈邁德一世統治時的1609年至1616年[2]。如同其他清真寺一樣,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包含一個創建者的陵墓、一所梅德雷斯(伊斯蘭學校)及一所收容所[1]。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成為伊斯坦堡其中一個最受觀光客歡迎的觀光勝地。

歷史

吉托瓦托洛克和約(Peace of Zsitvatorok)及對波斯人的戰事失利後,奧斯曼帝國蘇丹艾哈邁德一世決定要在伊斯坦堡建造一座大型清真寺以安撫安拉。這是第一所四十年以上的帝國清真寺。以往的蘇丹都以戰利品來承擔建築費用,但艾哈邁德一世在位時並沒有贏取一些重要的勝利,所以不得不從國庫裡調用資金興建,因此卻引起了阿訇的憤怒。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建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宮上,與聖索菲亞大教堂(當時伊斯坦堡最受崇敬的清真寺)及具象徵性的君士坦丁堡競技場相對。清真寺南部的大部分建築都利用了大皇宮的根基、穹頂及圓頂地下室。一些在建築地點上的宮殿,如索庫魯•穆罕默德帕夏的宮殿,都須出資購買並拆除。

清真寺的建築工程於1609年8月,由蘇丹親自主持了動土的儀式,艾哈邁德一世也有意讓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成為他的第一個帝國清真寺。任命著名建築師希南徒兒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阿加負責這一個工程。清真寺的詳細工程記錄在八卷書籍裡,而現在收藏在托卡比皇宮裡。開幕典禮舉行在1617年(1616年已有通行記錄),蘇丹可以在皇家包廂內祈禱。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在艾哈邁德一世統治後期仍未完工,直至穆斯塔法一世時。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世上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古蹟之一,可與聖索菲亞大教堂媲美。

建築規模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的設計是結合了奧斯曼建築及拜占庭教堂兩個世紀以來發展而得的精粹。清真寺參照了鄰近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拜占庭特色,並加入傳統的伊斯蘭建築,被視為奧斯曼建築古典時期的最後一個大型清真寺建築。這建築綜合了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阿加師父希南的意念,以宏揚清真寺的龐大、莊嚴及壯麗。清真寺由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阿加設計,而被認為是奧斯曼古典建築的最後一個典範之。

土耳其必訪‖藍色清真寺​​​​​​​(蘇丹艾哈邁德
清真寺)美得讓人捨不得眨眼睛!究竟​​​​​​​
是不是藍色的呢?​​​​​​​@伊斯坦堡舊城區 ​​​​​​​
圖片來自網 棉花糖的天空

建築外觀

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用上了大量的物料,特別是石頭及大理石,甚至從其他重要建築上調動資源。清真寺的佈局不規則,因為建築師須考慮到建築地點的限制。建築物的正面是出入口,面對競技場。此外,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又參照希南第一個大型工程塞札德清真寺,具有同樣的方形四葉飾設計及廣闊的前院。祈禱殿的上方是穹頂及半穹頂,中央穹頂的直徑是23.5米,高43米[3],由四條巨大的柱子支撐,這一點與埃迪爾內塞利米耶清真寺相似。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相當小心,運用了誇張的安全邊際,但卻破壞了穹頂優雅的比率。支柱的基部由複合凸狀大理石溝紋組成,而上層則著了色,由一個刻有鍍金文字的嵌條分隔開。整體具有視覺諧和的效果,將人們的目光帶到中央穹頂上。

前庭的風格與塞利米耶清真寺相似,除了邊角穹頂上的小塔。前庭的面積與清真寺相約,被一道拱廊圍繞著,兩旁都設有沐浴設施,中央的六角形水泉與庭院的大小相比略小。通往中庭的通道則自拱廊處延伸出來,半穹頂有良好的鐘乳石結構,頂上有一個較小的肋狀穹頂。

庭院出入口的上方繫著一條鐵鏈,只有蘇丹才可以騎著馬進入庭院,蘇丹得彎低頭進入庭院,這象徵式的動作確保了統治者在這神聖清真寺面前表現出謙卑。

室內規劃

在清真寺內部的基部及柱子上都砌上超過20000塊手工陶瓷磚瓦,全部出產自伊茲尼克[4],磚瓦設計超過五十種鬱金香款式。低處的磚瓦均是傳統設計的,高處的磚瓦則是各種華麗的花朵、水果及柏樹款式。這些磚瓦都是由伊茲尼克的陶藝大師監制的,但蘇丹的法令限制了建築者對磚瓦的花費,而當時磚瓦價格上漲,導致後期所使用的磚瓦欠佳。磚瓦已經褪色,釉料都變得模糊不清,而樓座牆身所用的磚瓦都回收自1574年托卡比皇宮失火後遺留的磚瓦。

上層顏料主要採用藍色,但因素質欠佳。超過二百個設計精細的有色玻璃窗戶採納天然光線,現今則以吊燈輔助照明。在吊燈上置放了一些鴕鳥蛋,用以驅逐蜘蛛、避免蜘蛛結網[5]。室內的裝潢包括古蘭經的經文,出自當代的書法家薩伊德•卡斯姆•古巴里(Seyyid Kasim Gubari)[6]。地面鋪上了地氈,地氈由信徒捐贈,當地氈出現磨損後便會更換。寬大的窗戶予人感覺開揚,底層的窗扉飾以碎塊形工藝(Opus sectile)。每個對話室都設有五道窗戶,部分窗戶被蒙蔽,而每個半穹頂都有十四道窗戶,穹頂則有二十八道窗戶,窗戶上的有色玻璃是由威尼斯領主所送贈,大部分都被藝術價值甚低的現代窗戶取締。

室內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聖龕,聖龕由經過雕刻的大理石所造,其上是鐘乳石壁龕及雙重刻板,附近的牆壁都鋪上陶瓦,但是在附近的窗戶卻不太華麗。聖龕右邊有一個美輪美奐的講道壇,在每個星期五午間及宗教節日,阿訇會站在講道壇上講道。清真寺內被設計成無論多麼擁擠,任何人都能夠看到及聽到阿訇講道。

皇室專用的亭台位於東南角,其中包括一個講臺、一道走廊及兩間小幽靜室,可通往上層的皇室包廂。1826年土耳其新軍叛亂時,大維奇爾在幽靜室設立了總部。十道大理石製造的圓柱支撐著皇室包廂,皇室包廂內有其聖龕,飾以玉玫瑰及金箔,另有一百部古蘭經及誦經臺

燈飾在以往都輔以黃金及寶石<這些飾品都已被移去。

牆上的牌匾寫有哈里發的名字及古蘭經經文,大抵出自十七世紀書法家卡斯姆•古巴里。

本篤十六世的到訪及默禱

本篤十六世在訪問土耳其時,於2006年11月30日到訪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他是歷史上第二位到穆斯林地方進行禮拜的教宗。他在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內面向麥加的方向,並作出穆斯林祈禱的姿態,進行默禱。他除去了鞋子,合上雙眼靜止了近兩分鐘,期間一直與伊斯坦堡大教長穆斯塔法•賈里奇(Mustafa Cagrici)及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阿訇一起。

教宗「為此感謝神聖的上帝」,並且說:「信徒都認為上帝與他們同在,並且是忠實弟兄的見證人。」他認為土耳其「是東西方友誼及合作的橋樑」,並感謝土耳其人民在他到訪時所表達的「摯誠及慰問」,並「感到愛和理解」。

宣禮塔

土耳其共有兩座清真寺附有六座宣禮塔,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其中之一,另外一個是在阿達納。當宣禮塔的數目透露了出來後,蘇丹被批評為傲慢,而當時麥加克爾白的清真寺同樣具有六座宣禮塔,蘇丹於是出資建造麥加第七座宣禮塔。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的角落共有四座宣禮塔,宣禮塔有凹槽、呈鉛筆狀,各有三個樓座,並有鐘乳石沈樑,而且前庭的另外兩座宣禮塔則只有兩個樓座。

報告禱告時的人,必須沿著狹窄的樓梯攀上宣禮塔宣佈喚拜(Adhan),每天共有五次。現今則使用擴音裝置,在舊城可以清晰聽到喚拜,而鄰近的清真寺也會重複喚拜。大群土耳其人及遊客會在日落時聚集在面向清真寺的公園,聽聞晚禱的喚拜。日落時,清真寺會顯得金光閃閃。

參考文獻

  1. 1.0 1.1 John P. Eberhard. Brain Landscape The Coexistence of Neuroscience and Architec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8年: 第110頁. ISBN 0195331729 (英語). 
  2. Robert Furneaux Jordan、Bodo Cichy. European architecture in colour: from the Greeks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ames and Hudson. 1962年: 第129頁 (英語). 
  3. Jayne L. Warner、Talât Sait Halman. Cultural horizons.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01年: 第13頁. ISBN 0815681321 (英語). 
  4. John Carswell. Iznik pottery. Published for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by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8年: 第106頁. ISBN 0500511926 (英語). 
  5. MuslimHeritage.com - Features
  6. Icon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Sultans: Webster’s Quotations, Facts and Phrases. Icon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2008年: 第135頁. ISBN 054666068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