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倫·金斯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艾倫·金斯堡

圖片來源。

艾倫·金斯堡Irwin Allen Ginsberg,(1926年6月3日-1997年4月5日),出生於紐澤西州紐華克的一個猶太家庭,美國作家詩人。金斯伯格被奉為「垮掉的一代」之父,他集詩人、文學運動領袖、激進的無政府主義者、旅行家、預言家和宗教徒於一身。[1]

艾倫·金斯堡對藥物、性與多元文化主義的看法,對官僚主義的反對,以及對東方宗教的開放態度,他被視作「垮掉派」的靈魂人物。後來在五〇年代的垮掉的一代運動與六〇年代的嬉皮士運動間架起了橋梁。

1940年代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第一年金斯堡遇到了本科同學盧西安·卡爾。卡爾把他介紹給了未來的垮掉派作家,傑克·凱魯亞克威廉·S·柏洛茲結識,三人成為「垮掉的一代」文學運動的核心。他抨擊軍國主義、經濟唯物主義與性壓迫。

1955年,在舊金山的一次朗誦會上,以其《嚎叫》獲得轟動性成功。[2] 這首長詩抨擊了美國社會的物質主義,也描寫了美國青年的頹廢生活方式,在形式上模仿沃爾特·惠特曼的長行自由詩,作為一首詩和一部文獻。《嚎叫》可以同艾略特的《荒原》相提並論,它成為金斯伯格和他的同時代人的里程碑。[3]

金斯堡自稱在形式和精神上師承惠特曼,神秘氣氛上得之於布萊克。「別把瘋狂藏起來。」這幾乎成為他在美學上的宣言。他那些發泄痛苦與狂歡的詩作,不僅給詩壇以巨大沖擊,有時也令整個社會為之瞠目。

個人生活

父親名為劉易斯·金斯堡(學校教師,有時創作詩歌),母親婚前名為娜奧米·萊維(Naomi Levy,俄羅斯移民、狂熱馬克思主義者。

1954年,金斯堡遇見了他那位當時年僅21歲的同性愛人彼得·奧洛夫斯基 (Peter Orlovsky),奧洛夫斯基作為金斯堡一生的愛人和伴侶直到1997年金斯伯格去世。 [4]

金斯堡是一位佛教徒,對東方宗教教義有廣泛的研究。他生活簡樸,從二手商店中購買衣服,居住在紐約市東村的公寓裡。

1960年,赴亞洲研究佛教。60年代積極參加反越戰運動,

1973年成為美國文學藝術院成員,繼之又得到了全國圖書獎。美國學院終於迎進了這位粗魯狂野、留着大鬍子的反學院派詩人。[5]

1974年,金斯堡和詩人安妮·沃爾德曼在那洛巴學院創辦了傑克·凱魯亞克無體詩學學院。

1997年,金斯堡在醫院治療鬱血性心臟衰竭失敗,隨後最後一次從醫院返家。他給他連絡簿上幾乎每一個人打電話道別。金斯堡在他最後的病痛時光中仍在寫作,他的最後一首詩《以後再也不會做的事(鄉愁)》[nb 1]寫於3月30日。

1997年4月5日在曼哈頓東村的公寓,他因肝炎併發症導致的肝癌去世,時年70歲,死時身邊陪伴著親友。[6]

詩作

預言

艾倫.金斯堡(譯 / 羅浥薇薇)

隨著我已不再年輕

我似乎再也不能

指望享有更多的歡愉

多麼幸運我能夠自由自在

去寫作有關汽車和戰爭,時代的真實

丟棄老舊而無用的

領帶與

不合時宜的長褲

[7]

作品

1955年,首部詩作《嚎叫》出版。

1961年,第二部詩作《祈禱文》描寫其與已故母親的痛苦關係。

1963年,出版《現實三明治》

1969年,出版《行星新聞》等詩集。

1973年,《美國的衰弱》(The Fall of America)

1977年,《日記: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初》(Journals:Early Fifties,Early Sixties)

1978年,《精神氣息:詩集1972–1977》(Mind Breaths:Poems 1972–1977)

1984年,《詩集:1947–1980》(Collected Poems:1947–1980)

1986年,《白色的屍衣:1980–1985》(White Shroud:Poems,1980–1985)

1996年,《詩選:1947–1995》(Selected Poems:1947–1995)

獲獎與榮譽

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期間,向《哥倫比亞評論》(Columbia Review)文學雜誌、《哥倫比亞傑斯特》幽默雜誌投稿,獲得了伍德伯里詩歌獎(Woodberry Poetry Prize)

1974年,因詩歌集《美國的墮落》獲得全國圖書獎。《詩集1947—1980》收集了其所有的重要詩作,詩歌風格繼承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惠特曼的傳統,並受到當代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影響 。

1986年,在於馬其頓舉辦的「斯特魯加詩歌之夜」上,金斯堡被授予金花環獎(the Golden Wreath),成為自威斯坦·休·奧登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美國詩人。

1993年,法國文化部長授予金斯堡「藝術與文學勳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