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航空航天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and Control for Aerospace Structures)的依託單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要依託學科為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三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以及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1]、信息工程等學科。
機構簡介
實驗室面向高超、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工程和大飛機、「兩機」等科技重大專項,針對我國大型客機、先進戰鬥機、直升機和無人機,超大尺寸航天器以及可重複使用空天飛行器,先進軍民用航空發動機和寬速域空天組合動力等重大航空航天裝備,開展輕質結構高可靠性設計、柔性輕質結構動力學設計及控制、熱結構設計與熱調控、材料結構一體化精確製造等關鍵科技問題研究,發展航空航天結構動力學及控制理論與方法,支撐航空航天裝備結構減重設計、提升性能和可靠性。
創新團隊
實驗室主任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研究方向由郭萬林、宣益民、趙淳生和單忠德四位院士領銜,協同多位中青年國家級人才組成學術帶頭人的高水平創新團隊。實驗室固定人員210 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 [2]3 名,中國工程院院士 1 名,長江學者、傑青等人才 12 名,軍委科技委專家 2 名,國家級優秀青年人才 32 名。
實驗室引領了飛行器結構動力學與控制、智能材料結構力學、納米力學、熱控制與熱管理領域的發展,研製了我國第一台在太空實際應用的超聲電機,為C919、AG600、ARJ21、直-20、殲-15、殲-20、中程高速無人機、WS10和CJ1000發動機等幾乎所有重要軍民用航空型號的研製,以及天問、天宮、嫦娥系列航天任務提供了關鍵技術及人才支撐。成果在200餘家企業推廣應用,並獲國家獎9項、省部級一等獎32項,已建設成為航空航天結構領域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和高水平人才培養高地。
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一:輕質結構耐久性和可靠性設計
1.耐久性設計理論與方法
2.可靠性設計與評價方法
3.全壽命周期安全保障設計
方向二:輕質結構動力學設計與控制
1.極端條件下結構動力學與控制
2.柔性結構動力學設計與分析
3.面向複雜系統的精密驅動與控制
方向三:高溫高壓高速熱結構設計與熱調控
1.高溫材料結構變形與失效行為
2.極端環境下熱結構設計與評定
3.熱結構的多介質氣熱調控技術
方向四:材料結構一體化精確製造及調控
1.材料結構設計製造一體化
2.製造過程智能檢測與監測方法
3.形性調控技術與精確製造裝備。
參考文獻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小方向簡介 ,搜狐,2019-06-28
- ↑ 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少中國科學院院士? ,搜狐,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