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體免疫性疾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1日電)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指出,台灣受到Omicron BA.4、BA.5病毒入侵影響,中重症及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65歲以上年長族群,死亡率上升達33%。
  •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帶領研究團隊,透過「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世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發展。
  • 陳秀熙指出,台灣最近一週受Omicron BA.4、BA.5病毒影響,相較於8月中旬,中症率上升37%、重症率上升15%、死亡率上升近29%,值得各界關注。
  • 其中65歲以上族群,中症率上升43%、重症率上升17%、死亡率上升33%。
    • 陳秀熙指出,年長族群多慢性病、癌症,免疫較為缺乏,應盡快施打疫苗追加劑。

自體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是指人體異常的免疫反應攻擊正常細胞所產生的狀況。

  • 目前發現的至少有80種這類的疾病。
  • 幾乎可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
  • 常見症狀包括發燒、感到疲勞
  • 症狀經常是斷續式的發作。
  • 自體免疫性疾病罹患全身性紅斑狼瘡的年輕女士,臉上有常見的"臉頰紅斑(malar rash)"(另稱蝴蝶斑)。
  • 一些自體免疫性疾病,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會在家族內傳布,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由感染或其他環境因素。
  • 一般常被歸類為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有乳糜瀉、第1型糖尿病、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另稱格雷夫斯症)、發炎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症銀屑病(另稱為乾癬牛皮癬)、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全身性紅斑狼瘡。
  • 有時不易診斷。
  • 治療方式取決於病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 常用到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或稱為非甾體抗發炎藥)和免疫抑制劑
  • 偶爾需要使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 治療通常能改善症狀,但無法治癒。
  • 美國約有2,400萬人(佔總人口7%)患有自體免疫性疾病; 女性發生率比男性要大; 通常在成年期開始發作。
  • 自體免疫性疾病首度在1900年代初期受到描述。
  • 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的疾病。
  • 自從Donath 與Landsteiner提出此概念以來,許多疾病相繼被列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體的存在與自身免疫性疾病並非兩個等同的概念,自身抗體可存在於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別是老年人,如抗甲狀腺球蛋白、甲狀腺上皮細胞胃壁細胞細胞核DNA抗體等。
  • 有時受損或抗原性發生變化的組織可激發自身抗體的產生,如心肌缺血時,壞死的心肌可導致抗心肌自身抗體形成,但此抗體並無致病作用,是一種繼發性免疫反應。
  • 要確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一般需要根據:
    • ①有自身免疫反應的存在,
    • ②排除繼發性免疫反應之可能,
    • ③排除其他病因的存在。
  • 自身免疫病的確切發病機制不明,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 1.免疫耐受的丟失 對特異性抗原不產生免疫應答的狀態稱免疫耐受。
    • 2.免疫反應調節異常 TH細胞和T抑制細胞(TS)對自身反應性B細胞的調控作用十分重要,當Ts細胞功能過低或TH細胞功能過度時,則可有多量自身抗體形成。
    • 3.遺傳因素 自身免疫病與遺傳因素有較密切的關係,下列事實可説明這一情況:

①很多自身免疫病如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等均具有家族史。 ②有些自身免疫病與HLA抗原表達的類型有聯繫,例如人類強直性脊柱炎與HLA-B27關係密切,已有報道將HLA-B27基因轉至大鼠,轉基因大鼠即可誘發強直性脊柱炎。

    • 4.病毒因素病毒與自身免疫病的關係已在小鼠的自發性自身免疫病中得到一些證明,例如NZB小鼠的多種組織中有C型病毒及其抗原的存在,在病變腎小球沉積的免疫複合物中也有此類抗原的存在。

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八種染病症狀

  • 自體免疫疾患可不會每次都敲鑼打鼓宣告病人患病; 很多人病情緩緩惡化卻渾然不覺。
  • 正式確診有可能要花五年左右,而每人平均得求診六到十位醫師才能確定禍首。
  • 這主要是因為各種自體免疫疾患的症狀模糊而迥異。
  • 是故,對症狀有所認知,就顯得很要緊; 這類疾病的常見跡象:
    • 腦部與顱部受影響,如:頭痛、焦慮、思緒朦朧、注意力不足。
    • 臉部紅腫脫皮。成因從粉刺、紅斑,到濕疹、牛皮癬、皮膚炎都包含在內。
    • 鼻竇、嘴部、肺部出狀況,如過敏、氣喘、口乾、經常感冒。
    • 甲狀腺出毛病,導致疲勞或亢奮、體重增加或減輕,整個人心神不寧或焦慮。這可能是橋本氏症(甲狀腺低下)或格雷氏症(甲狀腺亢進)。
    • 關節不舒服,例如:僵硬或作痛。這說不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纖維肌痛的徵兆。
    • 肌肉疼痛無力,或者有貧血或缺乏維他命B12等症狀。你會感到痠痛乏力。
    • 腎上腺疲勞,會讓你「又亢奮又覺得累」,又或者單純只是筋疲力盡。
    • 消化道不適(也許是得了腸躁); 胃絞痛、脹氣、腹脹、腹瀉、便祕,不管只有一項或每項皆有,都是腸漏症病徵。
  • 你也許患上一種以上的自體免疫疾病,也許離患病不遠。有上述任一症狀,請勿置之不理。光希望病症並不嚴重或是會自動消退,對你並無好處。
  • 你得防患未然,找個能檢視你病史與症狀的醫師; 最好對方願意將整合療法列入考量,比如功能醫學醫師。
  • 請和醫師合作,為自身及腸道擬定一套最佳方法來抵禦自體免疫。
  • 自體免疫疾患鬼影幢幢,一開始可能很嚇人; 但我們並非無能為力; 我們可以控制局面; 讓免疫系統回復強健、妥善運作,對身體健康至關緊要; 而治療腸道正是第一步。
  • 想同時強化免疫系統,並且讓腸道具備多元微生物群系,得以迅速恢復活力,微量接觸塵土是一大妙方。 [1]

32097232860_9eb5b41150.jpg https://www.edh.tw/article/14229

肺纖維化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死亡主因

  • 自體免疫疾病位居國內第3重大傷病,每年新增約4,000名病例。若疾病不慎侵犯至肺部引發嚴重的肺纖維化,致死率將大幅提升。
  •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定期追蹤肺部健康,一旦出現「3症狀」且持續2個月未改善,就應向主治醫師反映,把握治療良機。
  • 人體免疫系統猶如駐紮體內的衛兵,伺機抵禦外侮,如若失序,可能反過頭來攻擊正常組織,引發人體多變且難解的表現。
  • 這類自體免疫疾病的種類繁多,像是類風溼關節炎、多發性肌炎、皮肌炎、乾燥症、全身性硬化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過敏性血管炎、川崎病、克隆氏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
  •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人數持續增長,原因不明;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指出,過去10年來,國內患者人數成長73%,目前年增4,000名病例,累計超過12萬名患者。
  • 即便疾病本身獲得良好控制,患者仍可能因免疫系統持續攻擊,使得全身器官如心臟、腸胃道、腎臟、肺臟,陸續遭到侵犯。
  • 在肺臟方面,可能引發肺部纖維化。
  •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說明,患者的肺臟間質會因病產生大量異常的疤痕組織,導致肺部無法進行正常氣體交換作用、肺功能下降,這個現象被稱作間質性肺病。
  • 有研究顯示自體免疫疾病引發的間質性肺病,約有3成會進一步發展成更嚴重的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致死率大幅提升; 另有文獻指出,約有17%的肺纖維化患者隨時可能發生急性惡化,其中高達9成會在1個半月內死亡。
  • 整體而言肺纖維化的患者存活率比其他患者低出許多。
  • 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患者的肺部一旦纖維化,10年存活率只剩其他患者的一半;再以乾燥症患者來說,合併間質性肺病的人,10年存活率降低近3成。
  • 定期追蹤檢查有助及早發現異狀。
  •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明翰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肺功能狀態評估,包括每半年進行一次後背下肺葉聽診以及肺功能檢測,確認是否有肺部纖維化的異常呼吸音或肺功能下降情形,必要時可搭配HRCT電腦斷層掃描,藉此提早對於尚未出現症狀的疾病確診、評估與疾病分級。
  • 生活中也要留心不尋常的症狀,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果乾咳、發喘、疲累持續2個月未改善,就應盡快尋求醫師診治。
  • 在過去自體免疫疾病合併肺纖維化的治療會使用到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抗發炎等藥物,不過這類藥物僅能減緩原有疾病惡化,無法延緩肺功能下降與疾病進程。
  • 即使進行肺移植,新肺仍會持續受到免疫系統攻擊,治標不治本。
  • 藥物持續推陳出新,衛福部9月核准抗肺纖維化藥物可用於持續進展的肺纖維化,這為長年無藥可醫的自體免疫疾病或其他成因引發的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 臨床試驗顯示新藥可減少57%的肺功能下降,其中針對亞洲族群次分析的結果顯示,可降低74%的急性惡化發生與死亡風險。 [2]

參考來源

  1. 喬許.雅克斯(自然療法醫師). 自體免疫失調致全身8大病痛!跟著醫師這樣做,過敏少一半. 早安健康. 2018-02-13 [2022-08-31] (中文). 
  2. 作者 羅真. 首頁看文章醫療其他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出現3症狀 當心高致死率「肺纖維化」找上門. 康健雜誌. 2018-07-31 [2022-08-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