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細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皮細胞 |
上皮細胞是位於皮膚或腔道表層的細胞。上皮細胞根據器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尿常規的上皮細胞,是衰亡、脫落的皮細胞,沒有很特定的指向意義。非SLE的人,包括正常人,有了什麼相關的炎症,脫落下去,給尿常規檢到了,也是有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上皮細胞
- 外文名: Epithelial Cell
- 所在位置: 皮膚或腔道表層
- 形狀差異: 扁平、柱狀 主要分布鼻腔、鼻咽、器官、肺、胃、腸
- 主要作用: 保護和吸收
目錄
1 分類
2 作用
3 培養
分類
上皮組織分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覺上皮、生殖上皮、肌上皮等,而通常所說的上皮就是指被覆上皮。
上皮細胞按細胞層數可分為單層和復層兩類,按形狀可分為柱狀和鱗狀。
柱狀上皮細胞:主要分布於鼻腔、鼻咽、器官、肺、胃、腸、子宮頸、子宮內膜及輸卵管等部位。
鱗狀上皮細胞:被覆於全身皮膚、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道、陰道的全部以及子宮頸。鱗狀上皮細胞分為基底層細胞、中層細胞和表層細胞。
作用
皮膚外層的上皮細胞普遍角質化,有保護和吸收的作用。
腔道中的上皮細胞多分化,有分泌,排瀉和吸收等功能。
消化器官和肺等器官表面的上皮細胞,對於消化吸收、交換氧等發揮着重要作用 。
培養
1)表皮細胞培養
1.取材:取外科植皮或手術殘餘皮膚小塊,以角化層薄者為佳,早產流產兒皮膚更好,切成0.5~1平方厘米小塊。
2.EDTA處理:先置入0.02%EDTA中室溫置5分鐘。
3.冷消化:換入0.25%胰蛋白酶中,置4℃過夜。
4.分離:取出皮膚,用血管鉗或鑷子把表皮與真皮層分開。
5.溫消化:取出表皮單獨處理,用剪刀剪成更小的塊後,置入新的0.25%胰蛋白酶中,37℃再消化30~60分鐘。
6.用吸管輕輕反覆吹打,使成細胞懸液。
7.培養液:通過80目不鏽鋼紗網濾過後,低速離心,吸上清,直接加入Eagle液和20%小牛血清,製成細胞懸液,接種入碟皿中,CO2溫箱培養。
2)乳腺組織培養
直接培養法:(適於培養含纖維少的軟組織)
1.在含有少量培養液或Hanks液的容器中,用鋒利刀片將組織反覆切割成碎塊。
2.把組織碎塊連同液體注入離心管中,再補加少許培養液,用吸管吹打片刻,置試管架3~5分鐘。吸除上層液可排除非乳腺細胞部分。重複2~3次。
3.末次處理結束後,向沉降管中再補加培養液,用吸管稍吹打,使沉降物重懸。不待細胞團塊下降立即通過3~4層無菌紗布濾入另管中。
4.調整好適宜密度,接種入培養瓶中培養。
膠原酶消化法:(適於處理含纖維多的較硬組織)
其過程與培養其它組織相同。
3)胃上皮細胞培養
1.取材:取胃潰瘍或胃癌手術切除胃標本遠端非病變區粘膜少許。
2.清洗:用含慶大黴素(400微克/毫升)和二性黴素(2微克/毫升的Hanks)液漂洗後,用鈍器剝離下粘膜,剪成1mm3大小。
3.消化:在I型膠原酶和透明質酸酶中,於37℃中消化80分鐘。
4.離心:收集細胞懸液,800轉/分離心後,Hanks液漂洗兩次。
5.接種:末次離心後加入含有1%~2%胎牛血清的完全培養基,接種入不同孔數的培養板中,接種量依不同實驗目的而定。
4)肝細胞培養
初代組織塊培養:取新鮮肝臟,先剝除被膜和血管等纖維成分,用刀或剪刀把肝臟剪成1mm3左右的小塊,採用帖壁培養法。
5)內皮細胞培養
1.取產後的新鮮臍帶。如不立即培養可以保存於4℃中,但不宜超過12小時。無菌剪取長10~15厘米一段。其它如胚胎和幼體動物的大血管,亦可用於培養。
2.先用三通注射器吸溫PBS液注入臍帶的靜脈中,洗除殘血,注入口處宜用線繩結紮,以防液體返流。
3.用血管鉗夾緊臍帶一端,從另端向臍靜脈中徐徐注入最終濃度為0.1%的膠原酶,待末端出現液體後結紮之,令充滿血管,注入口亦應結紮,以防液體返流,消化3~10分鐘。
4.吸出含有內皮細胞的消化液,注入離心管中,為獲取更多細胞,可再注入溫PBS沖洗2~3次徹底清除乾淨殘餘細胞,一併注入離心管中離心。
5.吸除上清,加1640培養液,製成細胞懸液,接種入瓶皿中培養,順利時2~3天內細胞即可長成單層。
6)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培養
腫瘤條件培養基製備:
1.取C3H小鼠的S-180實體肉瘤組織。
2.胰蛋白酶消化,Dulbecco改良Eagle氏培養液15ml(含10%小牛血清),接種到T-75 Falcon產培養瓶中培養。
3.在細胞生長接近完全匯合時,收集培養液製成條件培養基;再用含10%小牛血清的新培養液後,也每隔兩天收集一次,可獲得多量條件培養。
4.4000轉/分離心後,再通過0.22μm微孔濾膜濾過,-20℃凍存備用(臨用前融解)。[1]
視頻
參考文獻
- ↑ 人支氣管上皮細胞中的新冠病毒,中國生物技術網,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