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發燒(英語:fever)又稱作發熱(英語:pyrexia)當測量體溫時超過了平常量測的溫度。即體溫超過 38.0 ℃ 就稱為發燒,發燒會讓人感到寒冷。這是身體為了生產更多熱而出現肌肉收縮的現象而產生顫抖。當體溫下降回到正常值時(即為退燒時),患者就會開始感到燥熱,出現臉紅,也可能開始流汗。
發燒是指身體製造過多熱能或身體的體溫調節失調,發燒可能是由許多疾病造成,從小病到重症都有可能,包含了上呼道感染、肺炎、尿道炎、腸胃炎、蜂窩性組織炎是常見的原因。其次,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內分泌疾病、藥物熱也須列入考慮。
發燒是常見的醫學徵象之一。體溫上升可強化免疫細胞,增加殺死細菌和病毒的能力,發燒也可抑制細菌和病毒在體內繁殖。儘管發燒是身體本身的一個強而有力的防衛機制,但是治療發燒本身並不會讓身體的抵抗力降低使得潛在病因的病情惡化。
發燒醫理
超過38℃,發燒了!醫師通常會將38℃定義為發燒,是指耳溫或肛溫達38℃,而口溫37.5℃、腋溫37℃以上亦可能是發燒了。人體許多部位皆可測得體溫,但有些微差距,其中,耳溫與肛溫接近人體中心體溫,但因為新生兒不適合測量耳溫,所以肛溫是嬰幼兒的首選。而測量腋溫及口溫時受影響的因素較多,如衣物多寡、剛喝過水,都會影響到耳溫槍則因操作方便、迅速且準確,所以普遍成為居家測量體溫的工具。發燒分成發冷期、發熱期及退熱期三個階段:[1]。
人體體溫的調節在下視丘(Hypothalamus)的前部,理論上認為在此處有一個體溫定位點(set-point),為了維持固定的體溫,隨著定位點的高低人體會做出各種生理反應;正常體溫為攝氏37度,變動範圍為1至1.5度,一般而言,清晨溫度最低,下午四到六點為最高。[2]。
1.發冷期 《 徵狀 》:全身發抖、手腳冰冷。
人體血管開始收縮、藉發抖來產熱,此期間的長短不一定,會到體溫達新的設定點才結束,通常發冷期愈明顯時,發燒的程度也會愈明顯。
此時的照護應以保暖為主,以預防打寒顫,若有口渴現象,應補充溫水。此階段不可進行物理性降溫,如溫水拭浴、躺冰枕等都應禁止,否則反而刺激體溫中樞燒得更厲害。
2.發熱期 《 徵狀 》:全身溫熱、呼吸心跳變快、頭痛、倦怠等。 此階段已滿足體溫中樞所需要的溫度,但發燒的時間長短卻不一定,一般感染所引起的發燒可在48小時內緩解,腸病毒、流感等可能會持續3~5天,甚至1週,而不明原因所引起的發燒則會超過2週以上。發燒期間的體溫通常高高低低的,需待身體產生抵抗力或致病源消除,就不會發燒了。 此時應注意水分的補充、營養的攝取,並留意是否出現脫水症狀,可視病人狀況給予退燒藥或物理方式降溫。建議在服用退燒藥30分鐘後,體溫若持續高溫時,再以物理方式輔助降溫,減輕病人不適。
3.散熱期 《 徵狀 》:流汗、體溫稍降。 體表會藉排汗來散熱,所以應補充水分、注意適當保暖,並且把汗水擦乾,換穿寬鬆、易吸汗的衣物較佳。
相關醫訊
發燒是人體發炎反應所造成的現象,是身體發出的警訊。發燒是由外來的感染引起,另一則是體內異常細胞導致發炎反應所致,如痛風、免疫風濕疾病、癌症等。這些感染源會使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心,將原本的體溫設定點調高,於是身體就會開始發燒了![3]。
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日益嚴重的威脅,加上現在也是流行性感冒的季節,由於它們的症狀又都很類似,發燒、咳嗽等,可能都會讓人害怕,該如何確認?胸腔科醫師說,先確定沒有去中國疫區旅遊史或與疾病的按觸史,就能排除是武漢肺炎。[4]。
許多疾病都可能引起發燒,它是人體患病時的防禦反應,代表免疫系統正在強化殺死病毒和細菌的能力,幫助身體痊癒。因此,單純而適度的發燒是對身體有利的。那在什麼情況下,發燒才需要看醫生?[5]。
一般正常的體溫是攝氏37度,但是有些人的體溫會高於或低於這個標準,而且通常早上的體溫最低,然後隨著一天的開始慢慢升高。[6]。
由於感冒、流感症狀相當類似,接下來將教大家如何簡易區分流感與感冒,以及流感的預防重點。[7]。
發燒是項歷史悠久且非常普遍的症狀,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曾有過發燒的經驗。臨床上,許多疾病剛開始常以發燒來表現;輕則一般傷風感冒,重至致命的敗血性休克,讓人既怕又恨。[8]。
疾病護理
事實上,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發燒是最不須要處理的,因為發燒不是病,它是生病時一種自然而健康的生理現象。會發燒,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常。[9]。
成人發燒之處理 [10]。
1、增加飲水量(強迫飲水,包括果汁湯類、開水或打點滴,成人每天水分至少2000㏄至4000㏄)。 2、調整被蓋及衣服,並避免直接吹風。 3、室內空氣要流通,避免陣風,提供安靜舒適環境。 4、食用流質飲食,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維他命。 5、注意口腔衛生,按時用漱口水漱口。 6、體溫37.5度時應鼓勵多喝開水,38.5度時應給予冰枕使用,若持續高升應立即就醫。 7、如有胸痛或呼吸困難現象或以上退燒方法已使用三十分鐘後,體溫仍在攝氏38.5度以上者,應立即返回急診。 8、退燒藥物要依照醫師處方服用。
小兒發燒之處理 [11]。
1.輕度發燒:肛溫(耳溫)38~38.5℃ 請多補充水份,並持續觀察。體溫變化。 2.中度發燒:肛溫(耳溫)38.5~38.8℃ 依醫師囑咐予口服退燒藥,若寒顫或手腳冰冷應予穿著適度的衣服,添加蓋被;待手腳溫暖後,減少衣服及蓋被。 3.高度發燒:肛溫(耳溫)超過 38.8℃ 依醫師囑咐口服退燒藥或使用肛門栓劑。若寒顫或手腳冰冷,應予穿著適度的衣服或添加蓋被;另視孩童接受情況可提供溫水拭浴,促使皮膚微血管擴張,並藉由水氣蒸發而達散熱效果。
不可用酒精擦拭身體。 若孩童有抽搐、啫睡、活動力不佳、異常哭鬧、食慾減退或持續 3 天以上發燒,應立即就醫。
參考文獻
- ↑ 常春雜誌 發燒三階段的症狀
- ↑ 痞客幫 發燒(Fever)的機制
- ↑ 發燒不必太緊張?. 常春雜誌 (Chinese (Taiwan)).
- ↑ 發燒咳嗽好怕中招!一張圖表搞懂武漢肺炎等4種呼吸道感染症. 健康 2.0. 2020-02-05 (Chinese (Taiwan)).
- ↑ 發燒何時該警惕?醫:出現這些症狀 就要看醫生. 大紀元. 2019-10-29 (Chinese (Taiwan)).
- ↑ 發燒不一定是感冒. 康健雜誌. 1999-08-01 (Chinese (Taiwan)).
- ↑ 流感、感冒圖表分辨症狀!發燒症狀要提防!. iHealth. 2019-07-21 (Chinese (Taiwan)).
- ↑ 高醫醫訊 發燒是項歷史悠久且非常普遍的症狀
- ↑ 痞客幫 發燒處理方法
- ↑ 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 成人發燒之處理
- ↑ 國泰綜合醫院 小兒發燒之處理
相關視頻
小兒感冒發燒護理的誤區 | 發燒到底會不會燒壞腦袋? |